张琳琪
现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会前进发展中对于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突出。为了迎接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职院美术教育不得不从原先的局限圈子中脱离出来,积极探索出一条光明且充满希望的改革实践之路。
1.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在高职教育中,教师着重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其尽快养成一种极富创新想象力的优良品格。学生能够通过美学去充分感知到现实生活美好的一面,与此同时,还可促进自身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解放天性是极为重要的,美术教育则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教育学者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感知美,同时也可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故事内涵接受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2.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中都极为重要,对21世纪新时代而言更是如此。高职院校中的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困难挑战时始终保持一个不急不躁、沉着冷静的状态,妥善解决各类突发问题。与此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习到的审美态度,其所具有的艺术创造性和人格魅力也能够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活动提供帮助。艺术教育并不是单单指培养专业性的艺术人才或艺术从职人员,而是指全面促进学生的认知及智力发展所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进行中,较为主要的教学活动便是对学生的视觉进行科学训练,提升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为一些较为常见、标准化的事物增添一抹创造性的色彩,如此一来,便能够极为全面充分的解放学生天性和激发创造性思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主要是对一些专业领域中的人才进行培养,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则更加需要改变传统、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训练,这也就是美术教育真正想要给予学生的东西。
1.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现今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其所遵循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其落后点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化的美术教育观念过于执着,以致于长时间以来都无法也从未想过对其进行突破、更新化处理。在美术教育中始终运用一个计划性、转移性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从而致使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僵化,缺少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从本质上而言,此种美术教学观念及其相关的内容、形式是无法在新时代中生存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在部分美术教育学者进行观念更新、改革时,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过于重视,相应的未给予基础美术知识必要的重视,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
2.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首先,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进行美术专业设置时,其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区别性不够突出。最终致使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极为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对教学资源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另外,在进行美术教育专业设置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其社会发展性缺乏必要的关注,与社会发展需求完全脱离。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走向社会可能会出现无门可投的情况。在专业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内容未包括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必要学习,致使美术教育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中,与其自身的特点性质完全对立。
3.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由于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其教学模式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陈旧、单一化问题。在现阶段,大部分的职业学校所设立的美术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继承,所以缺乏一定的实践现实意义,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关注过多。另外,职业院校对于自身学校开办中的热门、特色专业较为关注。相应的对于美术教育的关注度较少,缺乏必要的重视。在教育模式选取中未运用一个长期发展性的目光进行审视,人才资源出现了巨大的浪费,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完全忽视。
1.更新转换美术教育观念。第一,高职院校在进行美术教育之前,需着重关注对任课教师的选拔,积极引入一些专业技能强、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师人才,以此对传统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予以巨大冲击。第二,加强先进美术教育观念的宣传,不断引导教师相关交流各自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地将陈旧教育理念给予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缩减到最小。第三,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现代化的美术理念、技能、实际应用等知识,确保其自身的美术思想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2.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从美术教育教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入手,便可给予学生一个较为优良适宜的美术教学。在完全明确美术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可将一些专业课程进行合理性的弱化处理,相应的加强基础类课程的教授和研究。也就是指实行一个项目化的教学,在专业教学课程中适当加入一些基础课程相关内容。另外,有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中,其学习态度较不端正,过于散漫无序。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走上社会工作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则需在对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充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对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调整和改变,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改革美术教育模式、方式。高职院校中的美术教育属于一种解放天性、多元化的教育。因此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方式均需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在教育中需积极培养一些极具创造力的学生。所以,在美术实践教育中,教师需将原先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完全摒弃,积极引入运用一些现代先进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一个灵活多样的美术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也应适当对美术教师的薪资、地位进行提高,硬件配比逐步优化,给予其必要的重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为美术教育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提供帮助。
4.结合学生特点实行美术教育。在开展高职美术教育时,需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特色化教学,促使美术教育真正融入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其实,美术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们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术的元素。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及身心发展都需要加强美术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后能够对实际生活充满饱满的热情,对未来生活充满热切的希望。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中,尽可能加强美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引导其充分了解美术,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美的事物。具体而言: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术活动,增强其艺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促使其在接受教育时能够感知到美术的艺术魅力。另外,生活自身便是教育的源泉所在。如果在教育中将其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那么教育的大方向则会完全丢失,其创造活力也完全丧失。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一个大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其主动走向自然及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美、感悟美、感受美。
5.优化学科组合,加强提升基础及综合素质。现代美术的本质便是文化多元化,美术自身也具有多元开放性。现今对于人才的培养,需在指导其掌握较为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综合素质水平一定要高。从现今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学生能否寻求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取决于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在现今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需做到这么几点:第一,将艺术规律、审美能力、美术技巧等教学内容放置于对学生个性思维的挖掘、培养中。第二,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充分鼓励引导学生忠于自身的心理感受,指导学生运用一门真诚的语言对自身的美术感受进行艺术表达。在美术教育中,促使学生始终运用饱满的热情及兴趣态度积极投身于美术技能的学习之中,最大化的提升美术学习的效率,尽可能多地获取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新,在基础及实践课程内容的学习中置入创作元素,运用创作为提升美术技能提供帮助。一个极富艺术性及创造性的人,才是新时代前进发展所需要的美术人才。
在现今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美术教育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也一直停滞不前。在对现今美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全面的了解掌握之后,为其制定出科学有针对性的改革实践策略,才能够为全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如此一来,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发展才能够再上一个台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黄燕虹.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学校美术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2]刘东昱.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3).
[3]夏鸿盛.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心得[J].艺海,2012,(12).
[4]杨慧,刘启存.论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性[J].文理导航(下旬),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