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容
水稻病虫的防治对策
□杜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产量也越来越大,农民的丰收越来越多。但是近年来,很多地方的水稻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虫灾害,严重制约着水稻的增产。一些地方采取了传统的农药杀病虫做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损害。本文针对现在水稻病虫严重的局势,提出了各种防治病虫的措施和方法。
病虫灾害;防治对策;水稻丰收
1.1病虫防治不及时
个别地方的水稻病虫防治不及时,由于一些地方的气候问题,比如南方的夏季,会持续较长时间的多雨高温天气,为一些病虫提供了生存的养分,尤其像稻飞虱的虫量更是急剧上升,有些地方的甚至出现“火旋团”,由于一些农民的轻视,不及时施药防治,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损失。
1.2农药调配技术不过关
一些偏远地方,缺少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个别地方的病虫对水稻十分严重,农民采取惯用的农药和方法进行防治,但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灾情,水稻病虫蔓延越来越严重。另外,很多农民对一些隐蔽性的病虫灾害认识不够,没有提前用药预防。
1.3重虫害,忽视病害
病虫灾情,其实是包括“虫害”和“病害”,一些农民只是注重虫害的防治,忽视甚至不懂“病害”的防治。比如条纹叶枯病,其实是一些病毒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很多农民基本不了解它的原理,只是注重对虫害防治,却没有对病毒加强防治,造成许多病害引起水稻减产的现象。
1.4忽视前期的防治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稻农一般重视病虫后期的防治,前期的防治却不够重视。这样就会错过了防治害虫最佳时期,到了后期,已经到了难以防治的地步了。另外,病虫蔓延繁殖,这样会增加防治的压力,增加防治的成本和时间。
购买便宜的农药,这样可能用到一些伪劣的农药,错过了杀害病虫的最佳时间。农民在喷洒农药上面,不够细心,喷洒的土地不均匀,对于一些角落和田埂的位置忽略,这样会给部分害虫提供生存的环境。
1.5防治方法比较单一
仅仅重视病虫的防治,却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很多农民自身环境知识和绿色知识比较薄弱,仅仅是为了杀害病虫,却不顾生态环境的危害。比如大量使用农药,虽然能杀害病虫,但是也杀害了很多的益虫,甚至对农民自身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2.1把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在水稻病虫方面,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不是等到出现严重的灾情再去做治理的工作,这样并不是最佳的方案。作为稻农,要定期去巡查稻田,将水稻里面的一些垃圾,包括一些动物的尸体、还有一些出现枯萎的稻苗清理,减少对害虫的吸引。稻农在巡查水田的时候,要将一些病虫的虫卵清理掉,以防它们滋生成长。
2.2加强对农药调配技术的培训
过去往往由于农民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对于农药选择,农药调配等技术都不过关。因此,要邀请一些农作物专家给农民进行辅导,培训他们的农药的相关知识,让农民能够做到科学用农药,合理施药,做到不浪费,不忽略,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防治病虫的经济成本。
2.3采用多元化的防治方法
传统的水稻病虫防治,仅仅是停留在农药防治上面,没有综合使用其他的防治方法,所以导致水稻土地农药过多,防治病虫的效果不好。农药防治病虫,还要借助物理防治病虫,比如安装一些特殊的照明灯在水稻边,可以驱赶一些病虫的靠近。另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比如在水稻附近种植一些能够吸引且杀害病虫的植物,这样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还有其他的化学防治,根据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发展条件,然后配置相关的化学物品进行防治。
2.4推广稻鸭共作、稻田养殖
为了减少农药对水稻的影响,就应该采用绿色防治害虫的方法。稻鸭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在稻田里面养一些鸭子,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鸭子去驱赶病虫,减少病虫对稻谷的伤害。还可以通过在稻田养殖其他蛙类,可以通过蛙类将一些害虫驱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方法。
2.5做好秧苗的筛选
很多时候,水稻的病虫,并不是在丰收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些水稻,在秧苗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病虫了。作为农民,在插秧的时候,应该仔细认真对秧苗进行筛选,将那些有虫卵、有黄叶病等秧苗清除掉,不能让这些病秧苗插入稻田,这样会滋生更多的病虫。在筛选秧苗也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可以邀请相关的农业专家过来给农民培训,让大家清楚和了解哪些秧苗是健康的,哪些秧苗是不健康的。
水稻病虫的防治工作,始终要围绕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争取在病虫灾害的早期就能够将其杀害清除。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不能牺牲环境,要结合各种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绿色环保防治的技术。另外,水稻病虫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农民要时刻关注水稻是否有病虫的危害,避免病虫的清除不够彻底导致后面的病虫灾害。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木老乡农业服务中心)
[1]孙丽华,沈凤云,杨荣芳.绿色农产品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
[2]林世方,钱月霞.应用模糊聚类方法确定水稻病虫发生程度[J].病虫测报.2000(5)
1004-7026(2015)03-0091-02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