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进军民融合产学研合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本刊编辑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首70年前,一大批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千千万万的国人一起,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战长城,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奉献出全部的智慧、鲜红的热血乃至宝贵的生命。这场抗战的胜利,令人刻骨铭心,也让我们深感国力的重要。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国力强才有真正的发言权,军力强才能有力地抵御外侮。
9月3日抗战胜利日的大阅兵上,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威武英姿和中国军队的高精尖装备,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再裁减军队员额30万。无论阅兵还是裁军,都是为了强国强军,保障国家安全,捍卫人类和平。如何强国强军?习总书记指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是强军之策,是一篇需要军地合力做好的大文章。推动军民融合,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尤其是国家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又能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强大实力的大体系支撑现代国防。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但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强烈的责任感,以强国强军为聚焦点,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统筹做好“军转民”和“民参军”,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经济社会资源与国防建设需求精准对接和互利共赢,切实走活军民融合这盘大棋。
充分发挥军事需求的导向作用,牵引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当前,军民融合已经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全方位、全要素、成体系的发展趋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有的放矢,向对军事需求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和关键领域聚焦。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应重点在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战略物资储备、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增强国家基础设施对增强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功能;在海洋、太空、信息等重要领域,要进一步抓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空间对地观测系统信息共享工程、屯海戍疆工程等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经济社会资源的军民共享共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新华社供图)
紧紧依靠国家主导军民深度融合的制度优势,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集军民之智,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的实施,不断完善上下衔接、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集中统管的领导决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经费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规范军民融合的主要工作和程序方法。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引领,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科技进步是军事变革和军民融合的先导,科技创新的军民融合已成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动机”“倍增器”。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就是我国广大科研人员以科技创新贯彻军民融合要求的成功范例。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国家和国防重大项目的牵引,整合科技资源,突破一大批军民通用性较强的关键性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站在国家发展“关键一跃”的历史关口,科技界、产学研界在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征程中,当更好地弘扬革命英雄们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积极拼搏,锐意进取,努力谱写军民融合强国强军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