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微 赵晋丰 殷 瑛 张 迪 刘伟立 李连杰 武小梅
中国.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 △通讯作者 E-mail:jfjmm@163.com
自杀是“一个人有意识地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军人长期承受高强度军事训练、严格军事化管理、急难险重军事任务等多重压力,如不能顺利应对则可能发生严重应激症状,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是发生自杀的高危人群。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美军的总体自杀率为10~13/10 万,自杀成为美军非战斗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而我军虽至今未见详细数据报道,但鉴于自杀事件的极端恶劣影响,自杀的预防与干预已成为我军心理卫生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学者提倡从强化自杀保护性因素、开展积极预防的角度实施自杀防护。保护性因素是指与较低的自杀风险相联系的那些特征[2],包括开放的认知风格、积极价值观、自信坚韧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为全面做好军人自杀的积极预防,首要是发现和科学评价军人自杀的保护性因素,即通过测量学方法探索保护性因素结构并编制实用、科学的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自杀评估工具有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3]、自杀意念量表(SSI)[4]、自杀可能性量表(SPS)[5]等,专门用于自杀保护性因素评价的工具尚未研发。我们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文献分析,明确对军人生命具有保护性的因素结构和内容,进而编制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旨在揭示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整体结构,并为军人自杀预防提供指示性的评价工具。
初始问卷施测: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部抽取370名官兵(有效)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其中义务兵273人,士官及军官94人,缺失3人;年龄为(20.62±2.49)岁;军龄为(2.16±1.87)年;籍贯农村234人,城镇124人,缺失12人。
正式施测: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 个建制连共727名官兵(有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5人,女性99人,缺失3人;农村394人,城镇320人,缺失13人。
1.2.1 行为事件访谈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部建制连选取军人10名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列兵3名,上等兵3名,士官4名。访谈围绕两个方面开展:①具体描述入伍后发生的让你感到悲观、绝望甚至想要结束生命的某件事;②后来你的想法或感受的如何发展变化,导致改变的原因。访谈过程中笔录要点,同时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全程录音。
对访谈内容以词组为单元进行编码,通过频数统计和归类分析,最终归纳出对5 个军人自杀意念保护性因素:①社会支持,包括家人、领导或上级以及战友间的关心、帮助与支持;②职业归属感,包括对军人职业的认同、对所在集体的归属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等;③弹性特质,指在挫折、困难等应激情境中促使个体心理恢复常态的特质,包括内控性、问题解决倾向、幽默、乐观等;④应对能力,包括适应环境变化、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等能力;⑤生命价值观,包括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得失观等。
1.2.2 项目编制与初始问卷形成 项目编制:①以访谈研究中形成的5 个维度为框架,依据访谈内容整理出的项目集,借鉴国内外测量社会支持、积极情绪、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等内容的已有工具,编制出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项目共85 个;②选取基层部队2名军官、2名士官、2名义务兵对所编条目进行评估,纠正表述不清、难于理解或有其他歧义的条目,并使条目语境符合军人的工作和生活特点;③邀请2名军队院校心理学教授、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成专家小组,对收集到的问卷条目进行评估,通过专家小组各成员的删除或合并,最终得到76 个题项。
初始问卷形成:将所获得的76 个题项随机排序,编写指导语,要求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评判问卷所述题项。计分方式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1~5 分。
1.2.3 施测过程 由课题组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主试,以建制连为单位团体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被试说明问卷填写的方法和要求,澄清保密原则,当场发放问卷由被试独立填写完成后收回。
采用Epidata 3.1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及独立样本t 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采用AMOS 1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决断值法和相关法对初始问卷进行分析,对决断值(CR)不显著(P >0.05),以及相关系数小于0.3 的题项进行删除。分析结果显示,第8 题的决断值不显著,第1、7、14、21 题的相关系数<0.3,对这5 个题项进行删除,其它71 个题项予以保留。
2.2.1 数据的适合性检验 对初始问卷试测数据进行KMO 检验和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935 >0.9,Bartlett 球形检验显著(χ2=13027.223,df =2485,P <0.001),说明这些项目适合做因子分析。
2.2.2 确定因子个数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初始分析,采用极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删除最高负载小于0.4 的题项,删除在两个或多个因子上负载大于0.35 的题项,共删除36 项,剩余35 项。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解释率大于40%、碎石图陡降的原则,确定提取5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4.014%,具体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
表1 因子负荷矩阵(±s)
表1 因子负荷矩阵(±s)
项 目F1项目 负荷F2项目 负荷F3项目 负荷F4项目 负荷F5项目负荷T2 0.620 T22 0.708 T10 0.363 T6 0.690 T80 0.558 T4 0.524 T24 0.719 T13 0.604 T11 0.700 T83 0.720 T25 0.499 T68 0.666 T27 0.777 T15 0.680 T87 0.768 T43 0.710 T74 0.759 T38 0.617 T16 0.308 T48 0.454 T75 0.642 T44 0.734 T55 0.413 T52 0.462 T85 0.659 T49 0.693 T56 0.710 T53 0.555 T58 0.633 T82 0.553 T65 0.672 T69 0.671 T70 0.693 T81 0.557 T86 0.599特征值 5.929 4.198 4.018 2.418 2.343方差解释率(%) 16.939 11.994 11.480 6.908 6.693累计解释率(%)12.479 28.933 40.413 47.321 54.014
2.2.3 解释因子 根据专家意见,因第53 题与因子含义不符,予以删除,最终形成包含34 题项的正式问卷。根据每个因子所含题项含义进行因子命名。F1:弹性特质,反映个体自信、乐观、内控性等积极的性格特质,共13 个题项。F2:职业归属,反映对军人职业的归属感和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共6 个题项。F3:应对方式,反映个体面对挫折、困难等逆境时采取的应对策略或方法,共7 个题项。F4:情绪调节,反映个体在逆境中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的能力,共5 个题项。F5:家庭支持,反映来自家庭及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共3 个题项。
对正式问卷施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五因素结构模型作为假设模型,数据拟合结果显示,χ2/df 为3.321,符合1~5之间的标准,RMSEA 为0.057,符合小于0.08 的标准,CFI、IFI 皆大于或等于0.88,符合可接受标准[6],见表2。综合以上指标,《军人生命保护性评价问卷》五因素结构模型较为合理。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数
2.4.1 信度检验 本研究以Cronbach's α 系数、Spearman-Brown 系数为指标,对正式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657,各因子Cronbach's α 系数在0.607~0.889 之间,表明内部一致性较好,问卷Spearman-Brown 系数为0.770,各因子Spearman-Brown 系数在0.598~0.875 之间,表明分半信度较好,见表3。
表3 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信度系数
表4 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r)
2.4.2 效度检验 ①内容效度:在本问卷编制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行为事件访谈,整理、归纳出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结构和内容;然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特别是借鉴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等方面已有量表项目,由心理学专业人员编制了初始问卷项目;通过基层官兵对条目的评估、修订,以及专家小组的讨论和筛选,使问卷项目可以综合反映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水平,并使语境符合军人生活与工作特点,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②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问卷5 因子结构模式清晰合理,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另外,对各因子及问卷总分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相关系数在0.575~0.901 之间(P <0.01),各因子间相关系数在0.366~0.705之间(P <0.01),每个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均高于与其他因子间的相关,说明本问卷各因子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且与问卷总体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问卷具良好的结构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采用夏朝云等编制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作为效标,考察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的效度。结果显示,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得分相关系数为-0.677(P<0.01),各因子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得分相关系数在-0.697~-0.289 之间(P <0.01),表明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具有较高效度,见表5。
表5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与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的相关
从积极预防的视角出发,全面开展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监测,做好保护性因素的针对性强化,是有效减少军队自杀意念、降低自杀率的突破口。现有的自杀评定工具无法实现对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综合评定,因此,本研究以军人群体为量表应用对象,在文献分析、行为事件访谈及专家评定的基础上形成初始问卷,经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包含弹性特质、职业归属、应对方式、情绪调节、家庭支持5 个因子的正式问卷,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5 因子结构较为合理。
本研究发现,军人的自杀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弹性特质、职业归属、应对方式、情绪调节和家庭支持,这与许多国内外自杀行为研究结论相一致。弹性特质可以帮助个体战胜逆境,并从逆境所带来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是影响应激条件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心理品质[7]。瞿晓理[8]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心理弹性训练能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的可能性。具有高度职业归属感的军人,被认为更能抵抗挫折、失败等应激事件,美军确认出的自杀防护因素中就包括归属感、团体凝聚力、同事之间的友谊和团队支持等[9]。应对方式是决定个体能够有效克服困境、应付应激的重要心理变量,国内诸多研究[10-13]表明,消极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积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另外,李艳兰[14]研究证实,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积极认知、积极行动)是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保护因素。褚成静[15]等在家庭环境对自杀意念影响研究中发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和温暖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初步探索出对军人自杀具保护性意义的因素及其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问卷结构的理论构想,构建初始问卷,经过问卷施测研究证实了该问卷的5 因素结构,并形成正式问卷,在研究方法上做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保证了研究结论科学合理。信效度检验表明,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具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问卷项目内容能反映生命保护性因素水平,因子结构清晰、合理,与自杀意念自评问卷得分相关显著,综合来看,信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因此,该问卷可以作为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的评定与监测工具。在下一步的研究中,一是需要扩大样本范围,在各军兵种、各地域军人群体中检验该问卷的信效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问卷项目;二是可针对5 个保护性因素制定一整套方便、可行的强化方案,促进该问卷对自杀防护工作指导性作用的发挥。
[1]Shaffer D.Suicide and suicide prevention in the military forces:report of a consultation[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7
[2]汪微,武小梅.保护性因素在自杀防护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1110-1112
[3]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等.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4]Beck A T,Kovacs M,Weissman A.Assessment of suicidal intention: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9,47(2):343-352
[5]Cull J G,Gill W S.Suicide Probability Scale(SPS)Manual[M].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1982
[6]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6-156
[7]瞿晓理."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81-185
[8]梁宝勇,程诚.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69-277
[9]贺岭峰,高旭辰,田彬.军事心理学:临床与作战中的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1-111
[10]李艳兰,王小桃,胡海青,等.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0):743-745
[11]薛朝霞,梁九清.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71-1073
[12]王斐然,高树刚,叶红,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3):59-65
[13]徐东,李献云,张学立,等.重复与单次自杀行为者的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2):111-115
[14]李艳兰.大学生攻击性与情绪调节策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6):695-697
[15]褚成静,潘艳云,杨敏,等.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6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