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利益往来与矛盾纠纷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能源以及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正在大幅上升且呈刚性增长,传统能源的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问题在“十二五”末期及“十三五”期间也将更加突出。
能源、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理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是经济客体在地表上的位置关系、集聚程度及各经济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亦是自然、市场和政府三种配置力量空间耦合的结果。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地理学界在研究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理、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及其与产业结构关系方面的成果比较密集,影响也较大。
能源效率作为一种效率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义。影响较大和被引用较多的,一是世界能源委员会提出的:能源效率为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二是Bosseboeuf提出的:经济上的能源效率是指用相同或更少的能源获得更多产出或更好的生活质量,技术上的能源效率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生活方式转变、管理水平提高等引起的能源使用的减少。在能源效率的衡量指标方面,Patterson认为能源效率衡量指标主要有热力学指标、物理-热量指标、经济学-热量指标、纯经济指标四类,但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考虑,能源效率主要有经济能源效率(包括单位产值能耗和能源成本效率)、物理能源效率(包括热效率和单位产品或服务能耗)两类,其内涵则是能源消耗对维持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率,既要考虑能源的开采、储存与运输环节,也要研究能源的加工、转换和最终消费等过程。
与经济学界主要针对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以工业能源效率为主)研究不同,经济地理学界的能源效率研究主要针对区域能源效率问题。区域能源效率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全国范围的省际间比较与分析。在研究手段上,既有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也有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中,由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更好地反映能源与地理要素、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被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所普遍采用。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模型中,近年来主要使用的有非参数测算的DEA数据包络分析、使用参数测算的SFA随机前沿函数分析。与SFA随机前沿函数分析相比,DEA数据包络分析因无需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而被广泛使用。
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也是区域能源效率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在理论上,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初是在“结构红利假说”中的一种表达,由于各行业的生产效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差别,能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必然会从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其结果是促进各部门共同构成的经济系统的总效率提高,而总生产率的增长值超过各部门生产率增长率加权和值的部分,就是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能源效率增长的部分。例如,由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耗强度。对于中国20世纪80~90年代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原因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在导致中国能耗强度下降的诸多原因中有35%~45%要归功于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上升。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就一定会带来能源效率的提高?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目前的实证研究也不够充分。因此,对于经济地理学界来说,能源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方兴未艾。
关伟,兼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863计划项目“大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子课题六)、国家软科学项目“北方沿海城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沿海省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和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36项,参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编高校教材5部,参与编著高校教材等10余部;先后在《中国软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