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里的故事(评论)

2015-04-10 12:59杨晓敏
红豆 2015年4期
关键词:百花园光阴谈判

杨晓敏,河南获嘉县人,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州市文联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兼《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主编。

小小说不是故事,它比故事承载着更多的文学特质,但小小说又离不开故事。把一个平凡的故事讲得不平淡,把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讲得尺幅波澜,正是小小说文学性的体现。

每个作家都有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园,有自己喜欢并熟悉的叙事领域。有人喜欢在现实生活中挖掘一口深井,从身边的大千世界寻找、书写,有人喜欢从历史的光阴中打捞,于是一段又一段的如烟往事便从作家笔下旖旎而来。广西作家韦延才当属后者。那些战争年代的陈年旧事,借着一位沧桑老人的回忆与讲述,蜿蜒在读者的视野,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也凝聚着新时代人的反思与拷问。古老的故事,被注入新时代的血液,那些故事便与我们眼下的生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读者眼中格外鲜活起来。

《谈判》就是这样一篇小小说佳作。有史有实,寓大于小,将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谈判浓缩于战场上两个伤兵之间的较量,可谓滴水见太阳。开头尤其简洁漂亮:“说到最后,奶奶总要叮嘱我们一句:‘一江的故事,千万不要往外说。”小小说讲究结尾的余韵留白,此篇小小说开头却是不要铺垫没有渲染直奔主题,除将悬念做足,瞬间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之外,在开头就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个关于“一江”的故事,奶奶肯定已讲了不止一遍两遍,而一句“千万不要往外说”则如一味药引子一样,带着一种神秘的蛊惑吸引读者迫不及待读下去。

“这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斗,但却是一场以少战多、以弱打强的战斗。”

战场上兵力的悬殊,战斗的血腥残酷,像寻常的战争小说一样,作家对此也作了铺陈渲染,也为接下来敌我双方两名战士的谈判营造了氛围。谈判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谈判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双方同时将枪抛向身后的战壕避免了两败俱伤。

此篇小小说妙就妙在最后的“临门一脚”——解放后一江的回忆录里记下当年谈判的真相:“解放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长河。说起鬼门关的那次谈判,他告诉我,其实那次之所以迟迟不扣响扳机,是因为枪里没有了子弹。而我的枪里,同样也是子弹打光了。”

这几乎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结局,无可否认地给读者带来一份阅读震撼与惊喜,然而此时给这篇小小说定论还是为时过早。一个高明的小小说作家如同一个魔术高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之时往往还会留有一手,在热烈的掌声中蓦然抖出最后的绝招后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只留下满座的观众惊诧不已,百思而得其解。

在这篇回忆文章的最后,一江写道:“枪,为什么只能在各自俱伤,且没有了杀伤力之后才肯放下呢?”

结尾一问,荡气回肠,又余音不绝。妙哉!

《寻找钟之国》延续的是作家一贯的讲述风格,开门见山,将读者的视线直接拉向几十年前的那次战斗。可这次奶奶讲述的不再是战场上大是大非的生死较量。她讲了一段温婉又凄美的情感往事:为救“奶奶”而牺牲在“奶奶”怀里的战士小钟,临终之际对“奶奶”说过的一番“情话”催人泪下,也把那一份感情深深地刻在老人心中,伴她走过六十多年又苦苦寻觅六十多年。那或许连爱情也算不上,可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之下,那样的感情却有着圣洁又动人的力量。战争的残酷,战争年代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向往,还有后代人对那一场战争的审视与思考,尽在其中。

韦延才在自己的创作谈中坦言: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故事。只是这些故事没有被我们发现,或正湮没在时间的尘土里。我相信,这样的故事,总是有灵魂的,总有着值得我们去坚守的那些特质与坚不可摧的东西。

有这样一份探寻的热情,也有一份于历史于故事的理性感悟与审视,相信,韦延才会在光阴的深处为我们打捞更多精彩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百花园光阴谈判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被光阴治愈
俄乌第五轮谈判
哲理漫画
给我一段光阴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第十三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
想要有个家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
《百花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