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军
彼得·蒂尔(PeterThiel)刚刚完成了他的中国之行,他在中国所受到的礼遇,相信一定会使他印象深刻。40几岁“高龄”的他,在中信出版社的助推之下,得到包括徐小平、牛文文等本土创投领域的大咖为其背书和点赞。更重要的,是其所到之处,几乎是被中国的创业者们簇拥着完成他那“对未来商业世界的洞窥”。
可能你会问,彼得·蒂尔是谁?当然,彼得·蒂尔肯定没有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和谷歌的拉里·佩奇那样知名,但他做过的事情,却足以让大多数人,尤其是创业者们震撼。
彼得·蒂尔在美国被誉为硅谷的天使和投资界的思想家。他在1998年创办了PayPal并担任CEO,后来陆续地投资过Facebook并担任过高管。蒂尔参与创办的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过早期资金。
总结他的履历,好像只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创业,蛮成功。一个是投资,比创业还成功。当这样一个成功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着他号称可以让普通人进化为创业者的新书来传道授业,得到热捧是和在青年创业者中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是没有疑问的。
彼得·蒂尔在书里说,0指的是水平进步,1指的是垂直进步。他还进一步举例,认为前者就是从1到n,是数量的变化,而后者就是根本性的质变。在未来趋势上,蒂尔则抛出了全球化和科技两个论题,鲜明地表示不认同那些认为全球化决定未来的观点。
蒂尔硬生生地把全球化和科技相决裂,可能是收到了弗里德曼的影响。后者曾经站在社会分工和供应链层次来讲述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这种未来趋势。仅仅是从蒂尔作品中来看,似乎没有办法论证全球化和科技。一个是哲学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生搬硬套近似于鸡同鸭讲,讨论全球化和科技哪一点对未来更有价值,前提就不成立。
从零到一,深层次追究这是一个博弈论的问题。水平抑或垂直,却是商业模式的范畴。我并不认同蒂尔对其的分解式解读,所以也不建议创业者们对其马首是瞻和全盘借鉴。
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肯定比蒂尔更早思考过类似的问题。他创办正和岛时,初衷就是寻求负和、零和之外的正和,希冀在商业领域实现共赢。目的上来看,并无差别,反倒是刘东华更接中国商业的地气。
我较为认同的,是蒂尔在术上对于创业者的激励和指导,也就是他基于创业和投资实践所得出的真知灼见。蒂尔也提到了中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通过复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辉煌,但如果通过开拓式的创新,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加惊人的奇迹。
时下的中国,正在筹谋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蜕变,“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一股新的创业潮呼之欲出(参见本刊特别策划文章《中国式创客,崛起在新工业时代》)。来自中国的创客们,需要像蒂尔这样的先行者,尤其是他在创投领域的成绩,对于中国新生代的创业者无疑会产生激励的作用。
对于中国的创业者,与其过分关注商业的未来会怎样,不如把创业和投资设定在商业层面的现实需求上。至于世界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哲学家吧!毕竟,倒腾理论不是每个创业者的强项。解决好现实中的需求,才是本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