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洋
中国经济告别高增长,“新常态”进入第四个年头。宏观“微调”在每一次经济急速下行时都大显身手。循着2014年末经济走势的温和回升态势,你甚至可以得出结论,有了2014年11月的降息,再加上预期中若干次降准,政府驾驭“新常态”的水平日益成熟,似乎无需下探新的增速,中国经济已经可以在中高速中稳定过渡。可如定量化分析,一次降息,央行近万亿元的宽松,换来的只是与上季度等速的增长。不难发现,“微刺激”虽然常态化,但政策效果却出现递减的迹象。
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一个重要的内涵是在“中高速”中换挡,不断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增长模式,逐渐替代老引擎。经济增速的换挡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自从2012年增速落入8%以下,决策者也不再以保“8”为目标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行至第四个年头。拉动经济增速的三驾马车中,只有消费引擎在稳定上升,置换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的地盘,而经济运行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因素并未得到解决。至少,在号称改革攻坚年的2014年,制造业产能过剩和融资成本高企两个最显著的矛盾并未解决,留给2015年的改革任务变得尤其繁重。
正因为要为改革预留出空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社科院无一例外下调了2015年增长预期。新常态下第四个年头,改革这个不得不迈的坎迫近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