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璇
《礼记》产生于战国至西汉初期,是一部儒家礼学论文的思想汇编。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较为重要的“轴心时代”之一,诸侯争霸的时代特征造就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宴,呈现出了继往开来的繁荣盛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和基本格局。作为“三礼”之一的《礼记》,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把它列入经书之列,自此取代了《仪礼》、《周礼》在儒家经典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一。成后代士人必读书目。
中华的文明发端起源于等级社会,人有了高级贵贱之分于是产生了“礼”。“礼”最初产生的目的是上层贵族阶级控制下层人民的思想意识,是统治阶层的一种“无形工具”。上层统治者为了更好地领导整个社会,制定出了一套礼仪制度让人们来遵守执行,以此来达到服务本阶层的目的。《左传》隐公十一年记君子肯定郑庄公有礼,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国家统一建立新秩序需要礼学,这为礼制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而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是从个人心理学的层面探求了“礼”产生的本源。人性的欲望本是无穷的,统治者要想更好的治理国家就必须制定出以礼仪规范来控制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适当的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上的欲望,使两者相峙而长以达到平衡。
关于“礼”的定义,首先“礼”最初由风俗习惯演化而来,它的制定须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礼记》中记载,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人,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孔子认为礼法的制定必须合乎自然界乃至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尊重天时地利的运行法则,不能随心所欲的制定一些规则去强制人们遵守。其二,礼的本质是规范、定制与行为,它制约着人的情感、欲望以及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记·曲礼篇》:“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至也。”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同时也规范自身的礼仪行为,使人达到修身养性。其三,礼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政,《王制》、《月令》、《文王世子》等各个篇目中有详细介绍到国家的政令法度,都是以礼为基础。在《王制》篇中,关于祭祀、丧祭、赋税、巡守等各项制度均是以礼的规定标准而制定。这说明了“礼”已不仅仅是作为风俗约定而存在,它已上升为国君统治臣民的例行法则。
1.关于个人道德。个人道德观是指用来指导个人行为的规则与原则,它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礼记·曲礼篇》有:“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意思是说,一个正人君子,在社交场合应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立毋跛,坐毋箕”,个人的品德养成应该从约束个人的行为习惯开始。“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毋有。”面对不劳而获的巨额财款,我们不能窃喜的归于私囊;当灾难来临,祸不单行,我们要有临危受命的紧迫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势,不要侥幸自己可以避免,任何一次的磨砺都是我们下一次成功的资本。当内心足够强大之时,才能灵巧自如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礼记·大学篇》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着,先治其国;欲治其国着,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归结到底,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核心,“自天子以致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个人品德的养成于内可以强健体魄、修身养性,于外可以施展抱负、治国平天下。从《礼记》中可以看出儒家学者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对此后人们磨砺自身品质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为个体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具有极强实践意义的道德序位。
2.关于家庭伦理。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每一个家庭的和谐才能构成整个社会的安定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和冲突,人们的幸福感指数才会节节攀高。家庭美德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处理家庭问题矛盾时所遵循的的道德规范,其内容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礼记》中对于家庭伦理的描述很多。“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争。故乡党州闾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作为人子之礼,父母在冬天的时候应该感受到温暖,夏天应该感受到清凉,傍晚可以安然入睡,早晨叫醒父母享受一天的早餐。儒家理论较为重视“孝”,这也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孩子出门必须告诉父母,使父母有所牵挂,回来之后一定要和父母见面,让父母安心。出门游玩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也要确定自己的专业。在父母的面前一定不称自己是老者。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意识的养成靠习惯,习惯的养成靠细节。正是家庭里对日常小事的重视,才形成中国独有的家庭伦理美德。同样,不仅家人间要和睦相处,邻里之间更是如此。“远亲不如近邻”是不置可否的,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友好相待,邻里有事要相互帮忙。《礼记》曰:“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适墓不歌,器曰不歌。”
3.关于人际关系。
第一,对待长着要有“礼”。对待年老的人,我们应该以“礼”以待。“侍坐于长着,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和长着坐在一起的时候,不可以穿着鞋子,要把鞋子放在门外。“侍食于长着,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和长者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主人如果亲自送进食物,要拜谢后再吃,主人如果未亲自送进食物,就可以不拜谢,自己拿食,要对主人有礼,不能只顾自己吃,吃饭时不要搓手。“侍饮于长着,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陪长者饮酒,看见长者与自己对酒,应赶紧起立,拜后双手接杯;当长者还没有喝尽酒时,晚辈不敢饮酒。在路上遇到自己的老师,不应该越路而与人言,要跟在老师的后面,慢慢的走。迎面遇见老师,要拱手正立。老师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我们对待长着要有礼貌,包括领导、老师和年岁较大的人。
第二,对待朋友、同事要有“礼”。《礼记·曲礼篇》说:“将适舍,求毋固”。朋友之间或者同事之间相处,难免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别人推辞或者不便帮忙的时候我们应该相信他人,不必过度追问,造成尴尬气氛。如果知道借故推辞,也不要给别人难堪,应该思考是否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有不周到之处,造成朋友间的误会并以后慢慢改正。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要我们注意生活中的小事。这不仅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更是自重的品格。
第三,对待陌生人要有“礼”。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相互尊敬。《礼记》记载,“户外有二屡,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在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我们要懂得举止有礼。进入别人家或者领导办公室,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判断,进退有度,不能莽撞的径直进入,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看到两个人在低声说话,不要侧着耳朵偷听;毋嗷应,毋淫视,毋怠荒。其次,人际关系要懂得礼尚往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接受别人的好意,要回以别人同样的礼敬,只有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持续下去。但往来之礼也应该注意适度原则。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它只是在表达人之间的敬意答谢。
第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礼记·月令》篇目中,古人告诉我们,顺应自然法则办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古代的人们早就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铺张浪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便是儒家的取物顺时观念,要根据大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节律,适当的时候“取”,这样就能持续的享有大自然给与我们的富饶物产,使其既能满足人类需要又给大自然再生长的时间。在之后的各家学者如孟子、荀子等都做了更为系统的阐释,为国君更好的治理国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机制。一方面百姓能得到足够的物质,另一方面保护了自然资源,为后代谋取了福利。
我国自古就是讲礼仪的文明之邦,研读《礼记》一在可以认识先秦古人在自身修养、人际交往中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二是要借鉴《礼记》中有价值的文明,继承和发扬。和朋友交际要讲究诚信与平等,对待长辈要尊敬爱戴、孝字为先,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国家领导人提倡发扬传统文化,从传统文明中借鉴治国之礼。作为公民,我们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加重视先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呼唤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1]姜义华.论《礼记》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1996,(14).
[2]赵逵夫.《礼记》与现代精神文明[J].西北师范大学,2008,(1).
[3]杨明.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理想[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罗顺元.儒家生态思想的特点及价值[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