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岗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职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教育不只是职工操作技能培训,它是指职工全面素质的教育。职工教育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时又是提高企业发展绩效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企业职工教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铁路职工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铁路发展步伐的加快,铁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而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在这一最佳发展机遇期内,铁路作为国企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在实行风险管理、引入铁路局主题经营等领域进行了改革。随着铁路不断提速,大量高铁新线路、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运用,职工素质与高科技设备、工与学之间等方面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强化职工培训效果、综合提高职工素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就变得极为迫切。
八十年代国务院就提出建立铁路职工教育体系,铁路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虽然有了一定的教育基础,但是具有熟练旧技术的老职工尚且不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的需要,更何况近些年来新员工补充主要依靠退伍军人。他们理论水平不高、现场更是经验匮乏、业务素质明显偏低。甚至有些职工由于其业务素质及能力低下,加上责任心缺失,所以导致出现了一些责任性事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下面是我个人对铁路职工教育现状的一些看法:
1.不能合理制定培训计划。铁路职工人员多,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学铁路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初中毕业的复退军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学生文化底子好,学习新知识,要快些。复退军人文化底子差的,学习起来被动,吃力。大学生和复退军人由于所学习、生活的环境的不同,以及文化素养的不同,他们对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和接受也会存在着差别;铁路院校毕业的和大学生非铁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专业理论又有一定的差别;学专业的大学生和高职毕业生在动手实作上又有差别;新职工和老职工又有业务素质的差别;年轻职工和岁数大职工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培训应该因材而异,按需培训,现实却是指令性培训占主要地位,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2.职工学习观念有偏差。许多职工学习观念有偏差,不是为了提高本身素质。前些年,要中专学历,怕下岗;近几年要大专文凭,为转干;现在要本科,为提职。比如说,复退军人上文化补习班时,积极性很高,为的是能进入高职班,进入上学历班后,就消极起来,不好好学习,只为混毕业。动机不纯,行动有偏差,这导致职工教育的内容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部分职工个人素质低下,认为铁路工种是熟练工,自己又没升的机会,满足于不出事就行,这种思想使得其没有上进心,不想学习。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使得职工缺乏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同时,又由于职工要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压力,使得职工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4.职教师资力量薄弱。担任培训的教师应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培训出更多更好的职工,提高整个铁路行业的运营效率。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可是实际是培训教师根本达不到上面的要求:站段的培训教师一般实作能力强,专业理论知识底子薄,讲解传授能力差;基地的教师一般专业理论基础好,传授能力强,现场经验少,实际操作能力弱些;而且,近些年又不能适当的引进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使得整个职教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缺乏主动的进取精神。所有这些导致了职教师资力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培训需求。
5.缺乏培训需求对应的教材。培训所用教材大都是基础教材或是一些老教材,无法适应培训;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虽然实际运用,但却没有及时出版相应的培训教材。这些都造成了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6.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没有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职工培训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培训部门不能有效了解培训的效果,不能为后续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以上铁路职工教育现状已不能适应当今铁路的快速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改进措施。
1.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我们只有全面了解职工素质,以及职工对培训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时才能做的有的放矢。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需求分析,把职工的诉求体现在培训计划中。
职工的道德品德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现,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思想保证。我们要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不仅需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且更要从职工的思想品德,安全文化抓起。在培训计划中要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
针对职工个体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水平的差异,培训计划应进行层次、内容的细分、体现对象化、模块化。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任何一个铁路职工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都代表着铁路企业的形象。我们应从思想上对职工加强教育,从体制上积极引导和创建学习型班组,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促使每一个职工真正体会到学习对自身的益处,从而改变职工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主动作用。
3.建立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职工都有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职工长期脱产学习,怕失去原有的岗位,同时又怕影响工资待遇,导致了培训专业户的产生。因此,首先在选派学员时,要在全面了解职工素质的前提下,挑选有前途的职工。其次,加大对学员学习过程、效果的考核力度,让学员在压力下前行。最后,将学习与人员的任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员感受到培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才能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4.加强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职工培训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应根据培训系统的特点,对职教师资队伍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流动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职教人员到大学、厂家进行业务培训和进修,把职教人员培训列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同时,应打破现有的体制,组织现场教师和基地教师的定期交流,建立大职教的格局,建立一支“双师”型的职教队伍,让他们在职工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编制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是培训中使用率最为广泛的书籍,是为了达到铁路行业培训相关人才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开发的。教材应该包括本工种的基础理论知识,应急处理和实作技能。教材编写完成后,应该把教材的适用性和实效性进行重点实验、反馈,并随时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才能使编写的教材具有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使用这样的教材才能更好地提高培训效率。
6.健全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的对职工培训进行评价和反馈,可以使职教部门及时改进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法,修改教材,避免培训资源的浪费,对职教工作起到督促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培训评价和反馈制度,才能更好的提高培训效率和充分利用培训资源。
7.强化职工教育培训战略作用。职工教育培训不像其他行业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不放到战略的高度,就如同一个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一样,后果可想而知。培养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铁路现代技术、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增强铁路企业自身的竞争和发展能力,既是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现实需要,也是铁路生存的需要,更是铁路大发展的战略需要。要从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保证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