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当好受众,再当好编辑
——创作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的心得

2015-04-10 16:47李众焱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宇笔者妈妈

□李众焱

先当好受众,再当好编辑
——创作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的心得

□李众焱

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一直为新闻工作者所关注。生活中,群众尊称媒体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为“老师”。笔者认为,这不能仅仅看作客套,而是他们认为媒体人类似学校教师,也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那么我们与学校老师一样,也应“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我们宣传、教育别人时,有没有想到“先受教育”、“先当学生”呢?

新闻工作者也是普通百姓,我们有家有孩子,受众想了解什么信息,想获知什么政策,想解决什么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想的。笔者与许多家长一样,有了孩子当起妈妈之后,“天然地”当起教育者来,担负起教育责任,有过揪心的纠结,有过辛勤的探索。与其说是新闻工作的职业需要让笔者找到了节目素材,不如说是一位母亲对自身的提高与对孩子成长的思索才发现了新闻典型。

一、自己的生活选为新闻素材

身在县级台,很多同事都抱怨地方小,素材难找。而笔者认为,或许小地方难做“高大上”的节目,但是如果把目光锁定在熟悉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身边的闪光点。原来,自己生活中并不缺少感人的故事,而且有时自己就在故事中。

2011年,儿子的一篇作文引起我的注意,作文题目叫《想说出的爱》。文中讲述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要对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到第二天在班会上作汇报并进行讨论,再把这个过程写成作文。那一天,他一次次想对我说出爱,却一次次被不知情地打断。眼看到第二天要上学了,孩子一心寻找说出口的机会,在紧张中忘记带书包,遭到了我的严厉斥责。儿子没有完成“口头作业”,完成了书面作文。他在文章中诉说了委屈,却原谅了妈妈的粗暴,理解了妈妈平日的辛劳和付出。这篇作文让我内心愧疚和震动。笔者访问了孩子的班主任、分管校长、语文老师后得知,原来这是五年级下学期课本上的一个作业。老师们告诉笔者,这样看似简单的作业却让每一届五年级的孩子们感到难办。孩子们在作文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尴尬:“我支支吾吾了半天,脸涨得像个红苹果,怎么也说不出口”;“我踏进房门的第一步后又紧张地缩了回来,妈妈见我脸通红,就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我心里七上八下,一下子就忘了词了”;“吃着吃着,忽然有个灵感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我怎么没想到在夹菜的时候对妈妈说出那三个字,我看准了一块牛肉,紧闭双眼,一夹夹给了妈妈。咦!怎么感觉不对呢?我顿时傻眼了,怎么夹成了胡萝卜?”……“我爱你”这简单的三个字居然让孩子们窘态百出,是什么难倒了孩子?为什么他们对待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是他们最爱的人都无法开口说“爱”?笔者把这个小故事做成了一档专题节目。为了让节目真实生动,我预先邀请儿子参与节目创作,把我们的这段经历制作成广播剧,并由他担任主角。因为说的是自己的故事,孩子表演起来很有激情。笔者还邀请了孩子的班主任当嘉宾走进直播室。直播节目中,笔者一边播放广播剧,一边和老师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一起探讨“爱的作业”。笔者想告诉收音机前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孩子,应该理解和宽容辛劳的父母;作为家长,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沉浸得太久了,和孩子的沟通更多的是站在了考分、名次这个冰冷的平台上,缺少了爱和温情,我们渐渐变得焦虑和功利,忘记了情感教育,忘记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题节目《想说出的爱》受到好评,并获得了省奖。笔者认为这个褒奖与其说是送给一个编辑、主持人的,不如说是给予一个母亲和一个受众的。今年夏天,儿子考上上海市重点中学,分班考试后编进了实验班,并在开学军训和班级演讲比赛中有着较好的表现,这一切反映出他在素质教育中取得了进步。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党的全面素质教育方针都不难理解,难在落实上。笔者认为如果真的为孩子的幸福考虑,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出发,再难也要在实践中落实。当我们实践了,落实了,也就有了做好媒体节目的本钱。

二、身边的故事就是节目蓝本

2013年,笔者担任电视栏目《道德讲堂》的编辑和主持工作,走访了许多道德模范,整理出八万多字的采访记录。怎样让道德模范的正能量在少儿节目中发挥作用?2014年,笔者再次邀请上初二的儿子加入节目组,共同创作了广播剧《跟着妈妈去采访》,故事大致的内容是:初三学生张小宇学习优异,却只关心分数,对他人漠不关心。因为学业紧张,衣食住行都由奶奶包办代替,使他处处依赖别人。小宇的妈妈王燕是市电台的编辑,她意识到儿子成长面临的问题,借做节目采访的机会,带着小宇拜访了家住乡镇的道德模范李大忠,让儿子增长见识。初到农村的小宇因为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差别,和李大忠的女儿梅子发生了冲突,又和李大忠的干儿子小亮产生了摩擦。但梅子的朴实、善良一次次触动了小宇的内心,小亮在李大忠的影响下也懂得关心别人。乡村一日采访活动让小宇开始审视自己,懂得了关爱别人、关心社会是一个人应有的责任。

剧中人物小宇代表了应试教育背景下被家长过分关爱的孩子,本剧的所有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故事中的妈妈王燕和儿子小宇实际上就是源自我和儿子的真实生活,剧中的采访对象李大忠的原型是本市基层的道德模范。把真实的生活通过虚构的情节编成完整的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真实性、典型性,对家长和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广播剧《跟着妈妈去采访》也得到了好评,并获得了省奖。这就使笔者更加坚信,媒体人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践行者。笔者只是用真实的生活告诉受众,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都会有宝贵的收获。

三、乡土民情里藏着模范典型

2014年,笔者创作的节目《乡村课堂里的“票友”师生》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原创少儿节目”一等奖(政府奖)。这档节目讲述的是一所乡镇中学进行京剧特色教育的故事。

初次走进新集中学,笔者认识了戴忠胜校长和陈久珑老师,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笔者先以一个家长的眼光观察这个学校:在充斥题海、排名、强化班的教育领地,真有一个“桃花源”吗?笔者看到这个学校没有张贴考试排名,没有一张类似“苦战考名校”的标语,有的是孩子们欢快的面容,展示着他们漂亮剧照的专栏,各种兴趣班的消息挂在墙报栏,成绩优异的“小票友”们随时会来一嗓子,这里传统文化的气息弥漫。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在谈应试教育的弊端,谈如何给孩子减负,但多年过去了,似乎改变不多。人们一直以为,乡镇学校里的农村孩子负担会更重:他们没有良好的师资,优秀的老师都被调到城里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磨工,农村学生没有休闲娱乐,想跳出农门就只能多吃苦。而新集中学却能够实实在在地实施素质教育,让笔者这个“城里人”大开眼界。

中午笔者与校长、老师们一起去学校大食堂就餐,没有高档的设施或者装修,笔者就坐在孩子们的饭桌前,前方有一个宽敞的舞台,戴校长告诉笔者,每个学期都会让孩子们自己排练并在这里表演,一直疯到尽兴。面对这样的老师和校长,笔者心中的钦佩和感动油然而生。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地道的农村孩子、留守儿童,这里的老师缺少城里同行那些资源和条件,他们靠的就是自己钻研、吃苦和奉献。陈久珑老师,一个执着于梅派京剧艺术的票友,让笔者感受到了什么人才是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有趣味,有修养,有学识,爱孩子,爱祖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大家都说素质教育很困难,笔者见到太多的推诿、等待。陈久珑老师和戴校长他们没有等待,他们继承传统,却没有因循守旧,敢冒着被社会责难的风险,义无反顾地开展国粹艺术的教育实验,对孩子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教育。进行艺术和情感教育的尝试,他们吃了很多苦,在这四、五年里不断探索前行,他们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心中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他们力求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有修养、有品格的中国人。

作为新闻工作者,作为媒体人,我们平时想的最多的是金点子,好创意,声音动听,视觉震撼,担心的是缺少生动的故事和先进典型。“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人民群众担负着民族崛起的重大责任。我们首先是新思想、新政策宣传的受众,我们积极学习新人新事,才能做好宣传新人新事的光荣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小宇笔者妈妈
老师,别走……
趣味成语故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猜猜我是谁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