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中日的“安全困境”及其缓解——基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
李璐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安全困境”涉及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它被视为国与国之间相互猜疑、恶性竞争的一种紧张对立的国家关系状态,是大国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障碍与阻力。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双边关系却一直受到“安全困境”的严重制约。近年,围绕钓鱼岛领土主权、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双方矛盾层层升级,中日“安全困境”进一步加剧。本文集中探讨中日“安全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困境的加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途径,即不同文化背景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
安全困境;安倍遏华右翼路线;中日双边关系;跨文化交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翰·赫茨在《自由主义者的国际主义与安全困境》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安全困境”的概念。赫茨认为:“‘安全困境’或‘权力与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当权力单元(例如国际关系中的国家或民族国家)比肩共存时会发现不存在凌驾于他们之上、能规范其行为和保护其免受攻击的权威。在此条件下,从相互怀疑和恐惧而来的不安全感迫使这些单元为寻找更多的安全而进行权力竞争,由于完全的安全始终无法最终求得,竞争只能导致自我失败。”[1]英国学者阿兰·柯林斯将“安全困境”总结为四类,一是对他国安全的损害,强调一国如何因其所采取的行动而无意间损害了邻国的安全;二是所有各方安全的减损,一国为加强自身安全所做的一切诱导反映,最终使其与以前相比更不安全;三是意图的不确定性,侧重国家间进攻与防御的互动;四是缺乏适当对策,关注国家是否采取行动,都处于被动绝望的境地。[2]综上所述,“安全困境”就是安全两难,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即便是出于防御的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他国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因而体系系统中不论什么样的国家都难以摆脱这种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运用“安全困境”这一理论来考察中日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和重新审视中日关系。
(一)历史积怨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开始执掌政权,其对待侵华战争的历史及其责任的认识逐步右倾化,总体表现为否认侵略历史、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反省和认罪。在修改历史教科书方面,日本以“正义战争”为名隐瞒侵华历史,企图从根本上否认其进行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靖国神社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和军国主义的象征。首相中曾根、小泉和安倍违犯战后宪法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并触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民族情感。在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问题上,战后日本政府从未有过正确认识,更未对中国真诚地认罪。因此,敏感的历史积怨一直横亘在中日之间,不断加剧着双方的疑忌,是双边关系面临威胁、缺乏安全和信任感的难解之结。
(二)领土争端
领土争端属于中日历史遗留问题,争夺的焦点在于钓鱼岛。正如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指出的那样:“钓鱼岛等岛屿原本并非无主之地,而是明确属于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以后,日本明治政府乘胜利之机,瞒着中国及各国窃取的。”[3]美国战后擅自将钓鱼岛划入冲绳信托统治权限范围之内,为钓鱼岛主权争议埋下祸根。钓鱼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日双方为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必将围绕钓鱼岛主权展开长期激烈的争夺,日本更是将其所在的东海视为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核心战略基地。
(三)地理邻近
地理邻近是国家间产生“安全困境”的现实敏感要素。美国著名学者斯皮克曼认为,国家是依据地理因素统筹规划安全政策的。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是一个典型的海陆兼具国家;日本则是由东海和日本海将其与亚洲大陆分离开来的太平洋弧形岛国。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邻国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则平原狭小、灾害频发、资源匮乏。日本与具备先天地缘政治优势的近邻为伴,潜在的威胁恐惧情感与生俱来。
(四)中国崛起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持续20年以上经济高增长的“日本世界第一”的奇迹破灭,进入经济泡沫化低迷期,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强邻的崛起,日本心情复杂,“中国威胁论”应运而生,日本著名战略家左博喜一认为:“即使中国主观上没有扩张的意图,但仍有可能对周边国家形成扩张主义和强权主义的威胁。”[4]因此,日本将中国视为取代其亚太地区领导权的竞争对手和需要抗衡的威胁力量。
2012年12月安倍内阁成立以来,日本的新右翼化倾向和政治军事野心不断加强和膨胀。对内推行右倾修宪战略,大肆美化侵略战争;对外蓄意挑起领土争端,加大防卫力量投入,增强地缘政治优势。一时间,中日“安全困境”各个层面的因素综合作用,在双边关系的重点领域产生了消极影响,未来可能会呈现出持久化、结构化的发展趋势。具体地说,安倍遏华右翼路线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修宪强军,扩大军事作用
和平宪法一直是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法律障碍。2014年5月,安倍政策咨询小组向其提交了建议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报告书。其基本方向是企图用诡辩的论证方式推翻此前日本政府所作的正式解释,在回避修宪的情况下,解禁集体自卫权,从而摆脱宪法对日本军力的束缚。7月1日,日本联合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和公明党达成一致,通过安倍晋三政府拟定的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2015年5月,日本内阁又通过安全政策重大调整法案,日本军队将获准出国作战。对此,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新一轮政策动向严重削弱了中日间的政治互信,令中日关系笼罩在不安和仇视对抗的阴影之下,“安全困境”愈发凸显。
(二)离岛防卫,恶化钓鱼岛争端
2013年2月,首相安倍在参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国际法上,尖阁诸岛都显然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原本就不存在应该解决的领有权问题”①引自“新闻”、2013年3月1日《安倍首相施政方针演说の全文》。。这表明新一届安倍内阁坚决否认钓鱼岛争端存在主权争议。对此,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并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则以“离岛防卫”备战钓鱼岛争端,连续增加防卫费用(2013财年防卫预算总额为4.7538万亿日元,2014财年为4.8848万亿日元,2015财年高达5.05万亿日元)、建设“综合性机动防卫力量”、加强夺岛部队配备并开展“离岛夺回”演习训练。日本离岛防卫部署已进入高涨阶段,中日敌意情绪和危险对峙持续升温。
(三)制定“俯瞰地球仪外交”战略,进一步建立遏华包围圈
2013年1月,首相安倍在国会发表的首次施政演说中提到:“外交,不能仅着眼于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还要像观察地球仪那样俯瞰整个世界,基于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基本价值观,开展战略外交。”②参见首相官邸网站、《安倍内阁大臣施政方针に关する演说》、平成25年1月28日、http://www.shujiin.go.jp/index.nsf/ html/index/_kaijiroku.htm(2014年1月28日)。表面上其致力于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但是纵观近两年的外交实践,我们看到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及中国重要伙伴非洲,尤其是那些与中国尚有一定矛盾关系的国家,其中印度和澳大利亚是日本争取和联合的主要对象。2014年9月,日印首脑会谈在东京举行,安倍不仅在内阁决议有限解禁集体自卫一事上获得了莫迪的支持,将印度拉入日本安全战略,而且双方还就加强安全与经济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并发表了“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在2006年“价值观外交”基础上,安倍内阁新一轮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战略。对此,中国政府和民众极度敏感和警惕,敌意情绪与日俱增。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中日“安全困境”问题涉及层面多、领域广、程度深,走出困境并非能短期简单解决,但中日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高且同属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对双方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缓和困境迫在眉睫。
陈雪飞:跨文化交流论[M],北京:时事出版设2010年版,第1页。跨文化交流主要指不同文化背景(包括国家、民族、种族甚至性别)的主体相互交流的过程,既包括语言交流、也包括非语言交流。它不仅关注交流的发生,还关注控制交流的各种文化规约。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主体间的交际。
根据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杰维斯的观点,心理因素是“安全困境”产生的深层动因。他认为由于决策者易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误判,其决策和行为也随之偏离了实际,最终事物的发展结果就与决策者的原本意图不相吻合。[5]由于心理的加工过程深受文化的影响,并且文化可以建构心理及行为。在此观点的启发下,笔者认为文化是人类一切领域的DNA,只有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善行为主体的心理加工过程,重塑心理认同;才能使交流主体客观全面地了解对方民族传统和文化内涵,实现最大限度的包容与协作;才能客观看待历史,搁置历史争议,摆脱历史包袱,培养对对方的敬意之情。因此,缓解中日“安全困境”必须加强双边跨文化交流,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交流
发展中日友好,必须寄希望于两国青年,两国青年交朋友会使老一代开创的中日友好传下去,做到一代传一代,一代好于一代。[6]未来走出中日“安全困境”,构筑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双方要从展望5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长远角度,着力扩大跨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培养能够加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青年人才。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开发针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旅游、访学项目。如设置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双边中学生假期“夏令营”活动项目和短期互访企业参观践习项目。另一方面,坚持以制度机制为保障,两国政府分别设立专门主管机构,订立国际访问者项目,由双边领事馆挑选政府部门、商界、传媒、教育、体育、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杰出、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到对方国家进行短期参观访问;或建立中日青少年特色项目委员会,如定期互办文化艺术节、互办高等教育展、互办青少年运动会,互办汉语日语交流协会等,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两国优秀青少年代表定期沟通反馈意见。再者,还应增加中日友好高校间的年度交流人数、项目和规模,鼓励优秀青少年进修,使其切身感受异国多元化授课方式,并融入对方的生活实践之中,以此为基础建立深厚的友谊。通过开展以上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可以从多个领域克服两国青少年学生的认知障碍,化解情感对立,逐步消除错误理解,为发展未来和谐的中日关系奠定基础。
(二)知识交流
第一,举办学术研讨会。两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就某一共同课题展开相关研究,着重加强有关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学术研究,在交流和协作中,逐步化解历史积怨,达成共识,增进情感;并通过学者的身份,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客观准确地将有关中日历史文化知识、民族情感、价值观念代代相传,从而稳步推动构建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第二,促进两国新闻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由于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民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使命,促进中日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知识交流能改善沟通,交流思想,增进共识,为缓和中日关系扬帆掌舵。第三,加强两国从事专业翻译工作人员的交流。优秀的翻译工作者,能准确地传递对方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民族情感,使民众真实准确地认识对方文化内涵,减少误判,客观冷静地应对“安全困境”,妥善处理中日关系。
(三)人文交流
在这一层面,中日应积极借鉴中俄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举办一系列规模宏大、多姿多彩的民间交流活动。一要加大两国传统艺术团体交流。如日本的歌舞伎、能等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京剧、越剧、秦腔等传统艺术文化在日本的流传,在丰富两国民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促进双边关系的改善;二要传播食文化。日本料理以其食材新鲜,色泽艳丽受到各国喜爱,近年逐渐被中国民众所熟知;而中华料理凭借做法丰富,种类繁多,口感多样著称。食文化的沟通能最有效、最直接地拉近两国民众内心的距离,潜移默化地增进信任,塑造新型大国关系。三要加强中日动画产业的交流。日本动漫拥有集动画、漫画、游戏及相关产业于一身的产业链,且普及程度高、面向全年龄段并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中日动画产业交流不仅能使中国动漫产业更具艺术性和技巧性,还能潜移默化地化解两国人民间的认知偏见,进而促进两国关系改善。最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寄希望于中日两国民众在开放的平台,及时客观地传播正能量,正确认识双边关系的曲折性,在扬弃的过程中,推动中日关系朝“亲、诚、惠、荣”的方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中日“安全困境”问题由来已久,虽然中日经济利益相互需求性和依赖性越发增强,但中日关系仍旧敏感多变、复杂联动。为有效缓解进一步恶化的中日“安全困境”,就必须促进和加深两国间的跨文化交流,通过中日文化主体的互动实践和文化的同情与移情过程,再经过文化环境的互动与跨文化适应,久而久之便可以对对方行为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反馈,构建相互信任的心理机制,从根本上克服“安全困境”的束缚,真正实现对彼此政治文化和民族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理解,推动构建长期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
[1]JohnH.Herz,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M].NY: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59:231.
[2]Alan Collins,The Security Dilemma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M].Edinburgh:kcclc UniversityPress,1997:11-14.
[3]井上清.关于钓鱼岛列岛的历史和归属问题[M].香港:香港四海出版社,1972:28.
[4]蒋立峰.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构想[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7.
[5]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3.
[6]张历历.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1949—20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62.
【责任编辑曹萌】
C933.3
A
1674-5450(2015)04-0155-03
2015-04-11
李璐,女,湖北大悟人,兰州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