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基于目的论的满族民俗文化词汇英译研究
王文彬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民俗文化词汇可谓民族特色和文化之镜像折射,恰当、得体的民俗文化词汇翻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推介具有积极意义。鉴于学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以满族民俗文化词汇英译为研究对象,分析满族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目的,结合具体的译例提出满族民俗文化词汇英译时可以适当采用音译加注、直译加注、意译与图文结合等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满族民俗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满族;民俗文化词汇;目的论;英译策略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越发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关注和青睐,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向往亲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了让国际游客高效地获取民俗文化信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翻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总体而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译介数量少且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在外语界、翻译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民族学界也被忽略,似乎是我们民族学界学人思考中的一个盲点”[1]。作为民族特色和文化的镜像折射,民俗文化词汇“大都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提炼,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2]。因此,对这些民俗文化词汇进行翻译,将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国际游客对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感知以及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影响尤为显赫、文化较发达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由此衍生出诸多民俗文化词汇,反映了满族在民居服饰、饮食习惯、歌舞游艺、婚丧嫁娶、节日节庆、生育习俗、礼俗禁忌、宗教信仰等方面独有的文化特征。这些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往往缺乏对应的表达方式,无疑为译者的翻译设置了障碍。鉴于此,本文拟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为依据,通过分析满族民俗文化词汇英译的具体案例,探讨满族民俗文化词汇的英译策略和方法,为满族及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德国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其雏形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凯瑟琳娜·赖斯提出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对等原则。在此基础上,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进一步提出了翻译目的论。他认为翻译并非是简单的语码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翻译整体过程的首要因素。“弗米尔将翻译行为的目的概括为三种: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实现的目的。但通常‘目的’一词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3]。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行为活动,翻译行为所要遵循的最高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所应选用的策略及方法,目标受众是影响翻译目的实现的关键环节,而源语文本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一种途径。“与等值论不同,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文预期功能和目的来确定翻译策略和方法”[4]。
目的论对满族民俗文化词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俗文化翻译的目的在于对外交流,能否实现有效的交流应视为民俗文化词翻译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民俗译词,应该尽最大可能地传递原有的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同时能很好地在译语文化中被接受。”[5]满族民俗文化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翻译这些词汇应该以目的论作为指导,准确传达词汇所承载的民俗文化信息,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知识背景和心理期待,灵活选择最佳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目的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有其目的性,翻译活动要以实现目的为出发点。因此,在翻译满族民俗文化词汇时,译者要始终考虑如何跨越语言的障碍,搭建沟通的桥梁,以达到传播满族民俗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就需要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译例分析对此进行探讨。文章选用的译例主要取材于满族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展馆、民俗风情园及相关文化网站的外宣资料。
(一)音译加注策略
由于民俗文化具有独特性,一些满族民俗词汇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属于文化空缺词汇。翻译这类词汇时,可采取音译加注的策略,即保留和模仿这些独特事物的源语读音,利用目的语语音资源对它们进行拟音移植,并且加上必要的注释来传达词汇的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以“萨其马”为例。“萨其马”是一种富有满族特色的传统甜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对它的翻译可以模仿其满语读音译为“sachima”,并加以注释:Sachima,a kind of Manchu candied fritter,is made by kneading flour and eggs into noodles,frying with oil,mixing with syrup,putting into a square mould,and cutting into small pieces toserve.It tastes sweet,crisp and delicious,and yet not greasy.这样目的语读者不仅领略了“萨其马”的满语音韵特点,还了解到其食材原料、制作方法、口感味道等信息。
东北城乡的满族传统民宅烟囱,其特点是建在地面上,而不是设在房脊上,高逾屋檐,逐级上敛,形如小塔,满语谓之“呼兰”。译者可以直接取其读音译为“hulan”,并加以解释:Hulan,or the chimney of the traditional Manchu house,is built with brick or mud fromthe ground on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house rather than on top of the roof.It looks like a small pagoda,taller than the roof and thicker in the lower part while thinner in the upper part.通过音译加注,既保留了民俗物象的满语读音,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颁金节”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具有深厚的满族民俗底蕴和特色。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后来满族人将每年的农历10月13定为族庆之日并以各种方式进行庆祝。“颁金”在满语中是“出生”“兴旺”之意,在翻译可保留其源语读音Banjin,因此“颁金节”可译为“The Banjin Festival”。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节庆民俗文化,还应对“颁金节”的日期、内涵、起源、庆祝活动等相关信息做简要注释:The Banjin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 13th day of the 10th lunar month,is a specifically Manchu tradition.“Banjin”in the Manchu language means“birth”or“thriving.”It marks the day when the ethnic group renamed themselves“Manchu”in 1635.People perform traditional songs and dances,and prepare copious meals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二)直译加注策略
直译指的是用目的语中的对应词语再现源语的字面意义,这是一种既能保持源语言形式和特征,又能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其含义的翻译策略。然而,由于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词汇外延宽泛,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在字面直译的同时适当地附加注释便成为一种有效传递文化信息的方法。例如,满族的“口袋房”可以直译为“pocket house”。但是单纯的直译令人感到“译”犹未尽,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满族传统居室的建筑风格,还应简要介绍“口袋房”的名字由来,即满族人的房屋多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房门大多开在东边,整座房屋形似口袋,俗称“口袋房”。因此,在直译之后,还应增加必要的文化注释:The traditional Manchu house faces south and is usually built in three or five divisions.Its door is open on the eastern side,which makes the whole house look like a pocket,hence the name.
在翻译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时,可以将其直译为“pearl ball”,并在译文后面附加注释说明“珍珠球”来源于满族古老的采珍珠生产活动,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因此,“珍珠球”可以译为pearl ball—a kind of traditional Manchu sport evolving from the ancient activity of fishing for pearls which have long been deemed to be symbols of brilliance and happiness by the Manchus,这样更有助于目的语读者认识“珍珠球”,引发其好奇心,增强该运动项目的吸引力。
满族人把婴儿降生称为“落草”,可以直译为“falling on grass”。但是仅仅直译还不够,还要增加适当的注释才能为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际上,“生儿落草”是满族独特的生育习俗,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满族妇女临产时,得先把炕上的被褥卷起来,然后得把铺的炕席卷起来,并在上面压块石头,然后在炕上铺层谷草。妇女将孩子生在松软的干草上,既防湿又保暖。因此,在“落草”直译为“falling on grass”之后,还应附加注解:The Manchus refer to the birth ofchildren as“fallingon grass.”When a Manchu woman isabout to give birth,the bedding on the kang(heatable earthen-brick bed)will be rolled up with a big stone on it,and then some dry grass will be spread over the kang. Children are born on the soft dry grass that can resist moisture and cold.That’s why their birth is called“falling on grass.”The tradition reflects the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 plainness ofthe huntingnationality.
(三)意译策略
意译是指舍弃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采取跨文化语用对等的词汇来传递源语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一些满族民俗文化词汇极具特色内涵,如果一味按照字面意思或语言形式去翻译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很可能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是文化误解,这时候译者可以选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即不受民俗文化词汇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的拘束,选用目的语中语用对等的词汇来传达其真正内涵。以满族特色菜肴“白肉血肠”为例,若直译为“white pork and blood-filled intestine”,单从字面上看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然而,稍对这道菜与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这种译法不妥。首先是“white pork”(白色的猪肉)会让目的语读者感到困惑,而“blood-filled intestine”(灌满血的肠子)很可能会令他们反感,因为西方人大都忌讳吃动物内脏之类的食物。实际上,“白肉血肠”是满族文化特色十分浓厚的一道菜,以猪肉、血肠为主要原料。煮熟的猪五花肉薄片肉白肥嫩,故称为“白肉”;“血肠”是把猪血加入其他作料灌进肠衣煮制而成。这道菜的做法简言之就是将煮好的白肉薄片、血肠段,加上酸菜丝、粉条等配料放在一起进行炖煮。据此,可以将“白肉血肠”意译为“stewed pork and blood sausage”,与直译“white pork and blood-filled intestine”相比,更能传达其文化特质,同时也顺应了西方饮食文化习惯,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龙斗虎”是满族的一种地道主食,指的是用高粱米、稻米、红豆合焖的饭。因“斗”与“豆”谐音,高粱米、稻米喻之龙虎,故此得名。翻译时若拘泥于字面意思,一定会让生活在异质文化中的西方读者感到费解。即便加以注释说明这道主食名字的由来,也会因为文字过于冗长而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因此,不妨舍其形式而取其真意,译为“steamed sorghum,rice and red beans”,从而准确而清楚地传达出其内涵意义。
“驴打滚儿”又称豆面卷子、豆面糕,是满族的传统风味儿食品,也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其做法是将把黄米面或糯米粉用水和匀,中间裹红豆冰糖馅卷成长卷蒸熟,长卷下铺炒熟磨细的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放在豆面上滚动,然后切成段即可。“驴打滚儿”这一称谓虽属雅号俗称,但已约定俗成。关于它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其最后制作工序是把长卷滚上黄豆面,颇似驴儿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由此得名。对于这样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如果照字面译成“rollingdonkey”(翻滚的毛驴),目的语读者将难解其意,甚至误认为其中有驴肉的成分或驴子被鞭打痛得打滚。因此,应该采取意译的策略,将其译成“glutinous rice rolls with sweet bean flour”,这样就体现出该食品的原料、配料及味道,便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和选择。
(四)图文结合策略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行为活动,这种行为活动可能涉及言语成分,也可能包含如插图、计划、图标等非言语的成分。满族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向目的语读者传递词汇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内涵,而由于民俗文化纷繁复杂,有时候单纯用文字进行传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谓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即一图胜千言,便是道出了图片较之文字在描述事物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翻译民俗文化词汇时可以适当采取图文结合策略,把民俗事物的图像与音译、直译或意译结合起来,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移植,这样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民俗文化意象,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趣味性,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满族妇女所穿“旗鞋”(qi shoes)可以在译文旁边配上“花盆底”鞋(flowerpot shoes)和“马蹄底”鞋(horse-hoofshoes)两种旗鞋样式的实物图像。类似的例子还有满族妇女典型发饰“两把头”(liangbatou)、“大拉翅”(dalachi)等等,均可以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让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译文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民俗文化词汇承载着各个民族独特而鲜活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恰当、得体的翻译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而翻译的关键是如何在充分传递词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目的论将翻译视为基于源语文本的带有目的性的交际活动,对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翻译满族民俗文化词汇,译者应明确传播满族民俗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这一交际目的,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知识背景和心理期待,灵活选用音译加注、直译加注、意译、图文结合等翻译策略和方法,准确生动地译介满族民俗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踏上民族文化体验之旅。
[1]孙洁菡.翻译生态环境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的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4(10):118-120.
[2]马慈祥.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3):109-111.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7-28.
[4]曹立华,王文彬.景区公示语英文翻译失误分析:目的论视角——以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4.
[5]麦红宇,关熔珍.广西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93-96.
【责任编辑詹丽】
H315.9
A
1674-5450(2015)04-0023-03
2015-01-20
王文彬,男,辽宁东港人,辽宁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