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特种玉米栽培技术探析

2015-04-10 16:51周鹏建
山西农经 2015年9期
关键词:晋南时间段特种

□周鹏建

(河津市农委名优中心 山西 河津 043300)

晋南地区特种玉米栽培技术探析

□周鹏建

(河津市农委名优中心 山西 河津 043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晋南地区特种玉米栽培技术,作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特种玉米;栽培技术

通常来讲,我们会把那些拥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特别用途的玉米称之为特种玉米,比如,高油玉米、鲜食玉米等。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特种玉米的农户越来越多,对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有更多的要求,为了使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如下技术要点。

1 精选种子

1.1 高产性与优质性

和一般的玉米有很大的差别,其具有的独特性就是其价值的具体表现。所以,在选择与其进行杂交的玉米品种上,一定要更加关注其所具有的独特性,生长的最佳周期通常应该90~110d。

1.2 抗病虫性

因为玉米用来杂交的品一般都是采用两个自交系的品种进行的。这就造成了遗传的组成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在遭受病害的侵袭的时候,更加容易被感染,甚至死亡。因此,在选用杂交品种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抗病害更强的品种,同时还要适合本地区。

1.3 杂交种的纯度

一定要选择那些颗粒匀称,大小适中的,作为杂交的品种,同时,种子的品种一定要纯正。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覆膜保墒

首先,在选择土地的时候,一定要比较肥沃才可以。其次,还要把那些墒情不好的土地,补足水分。同时,在对土地进行耕种的时候,要保持土层的深度在25cm,保持土地平整,反复的进行耙耱,最终做到,土层松软,水分充足。

如果要想让玉米鲜穗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一定要考虑到玉米所需肥料的特点,例如,100kg的玉米,那么施肥的数量应该控制在,氮肥2.24kg,磷肥0.85kg,钾肥 1.61kg。而农家肥则可以作为基肥,0.067 hm2应用到3000kg,磷酸二铵6~7kg用来作为基肥。如果采用地膜进行栽培,一般最好使用宽80cm,厚0.007~0.008mm的超地膜;而假如在早春蔬菜的田间里面进行玉米的栽培,则就可以采用宽50cm宽的超地膜。

3 隔离种植

特种玉米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胚乳性状的隐性突变体,在和其他种类的玉米进行杂交的时候,这一代生长出来的玉米就会丧失特种玉米的特性,变成了普通的玉米。因此,特种玉米的种植必须进行隔离,同时,不同种类的特种玉米,还要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隔离距离,直接进行销售的商品鲜玉米的隔离距离一般为200m,而进行速冻加工的玉米的隔离距离一定要在400m以上,当遇到丘陵,树林和其他天然屏障,隔离的距离一般能够进行适当缩短;采取时间隔离花期则一定要保持30d以上的时间段。

4 适时播种、合理密度、培养匀苗

首先应该注意5~10cm土层的温度,如果温度保持在1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播种了。如果想要播种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播种量的要求一般为定植苗数的2~3倍;3~4叶根据苗情偏施苗肥促平衡;5~6叶除弱苗,依品种特性定植密度。一般按大小行种植,宽行80cm的窄行40cm,株距30cm,每穴2~3种子,播深3~5cm,一般留苗约3500株/0.067hm2。如实是用来进行销售和加工的特种玉米,一般可以通过分期播种的方法让采鲜的时间得以延长,这样就可以保证销售和加工的供应。通常可以分开5~10d进行一次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覆土护膜,及时覆土保护地膜。

5.2 修剪枝杈去除多余枝芽,因为特种玉米具有很强的分蘖特性,所以,一定要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让壮苗得到及时的生长。

5.3 去除过量玉米穗,通常情况下,当玉米吐丝以后,会出现很多果穗,这样就会造成养分散失,大穗就无法形成,所以,应该立即进行去除。

5.4 科学控制,首先就是掌控好喷洒的时间段。其次就是喷施的浓度一定要把控好,一定要均匀地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部。

6 适时收获

建议采收的时候,应当在授粉后的20~25d这个时间段之内,才是最适宜的时间。此时玉米的味道和口感都是最好的。

结束语

总之,在特种玉米的种植技术方面,一般都是需要十分高的标准的,要注意每一个步骤与环节,如果不然,特种玉米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就会荡然无存,对经济利益将会产生十分大的影响。

1004-7026(2015)09-0057-01

S51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9.37

猜你喜欢
晋南时间段特种
特种侦察,身怀绝技
特种侦察游骑兵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古代“特种战”:每一场都是一部《战狼》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