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与效益研究

2015-04-10 16:51张月兰周旬月
山西农经 2015年9期
关键词:稻麦姜堰泰州

□张月兰 周旬月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泰州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与效益研究

□张月兰 周旬月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主要是培育像家庭农场这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与工商企业租赁农户土地,进行农产品的商品化经营相比,家庭农场强调以家庭成员自己为劳动力主体,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雇佣关系,同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效益研究;农场

1 泰州地区家庭农场的主要经营模式

2015年泰州市粮食播种面积达658万亩,稻麦单产水平领跑全省、连续6年超过“吨粮”,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全市家庭农场3000多家,经营面积近70万亩,其中用于粮食种植的土地面积占93%左右。泰州地区家庭农场取得如此好的业绩,归因于采取“1+6+7”的算式。以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桥头镇大杨村为例,全村共有:790户农户、2560口人、159.73hm2耕地、93.33hm2水面。调查发现,该村17家种植类家庭农场中,2家种植规模在 13~20hm2、2家在 6~13hm2,13家在3~6hm2,由此可见,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控制在3~20hm2左右。据了解,该村有12家单独进行稻麦种植的家庭农场,其混合亩均效益在2800元;3家进行“稻麦+西瓜种植”混合种植的农场,其亩均效益在6000元;有2家进行“稻麦+水产养殖”混合种植的农场,混合亩均效益3000元;经过测算,扣除各项成本费用,“稻麦+西瓜种植”模式的农场净效益最高,每亩较普通家庭种植模式高一倍左右。

1+6+7的模式中的“1”是指重点扶持一个经营主体,依托一个载体,该村九成以上流转耕地进入家庭农场。泰州市率先探索“家庭农场”模式的姜堰区桥头镇,全镇1706hm2耕地,97%实现流转,流转的对象为140余家家庭农场,经营者大多为当地农民。如果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过小,其年收入达不到外出务工家庭水平,则大部分家庭农场主就会选择外出务工;如果规模过大,一方面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农民得益过小,经营者得益过大,背离种粮大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初衷。

“6”是多方搭建六个服务平台,“6大平台”包括:一是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三是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四是建立粮油产销合作社;五是建立资金互助合作社;六是建立村级农保服务点。通过搭建这些服务平台,减少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产出效率,切实保障农民的经营收益。

“7”是实现七个提升。一是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提升了农民收入;三是提升了村集体收入;四是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五是提升了农业科技推广水平;六是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七是提升了秸秆“双禁”水平。

2 完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

首先,延长土地承包时间。泰州地区大部分家庭农场的土地承包时间在10年左右,但是有些种植业需要搭建连栋大棚,其成本收回的时间至少要在6年以上,承包期太短,不利于家庭农场经营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根据家庭农场的投资回收时间来看,部分类型家庭农场的承包期应在15年以上。其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目前家庭农场在资金筹措上的困境,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一是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财政、税收 、政策等杠杆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二是进行金融创新,扩大农户可抵押品的种类。如农户的住房、土地收益、存货、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以盘活农民资产,同时允许家庭农场做为经济主体进行信用贷款。三是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产品种类,适当提高贷款期限和信用贷款额度,适度降低贷款利率。

[1]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张晓萍,王彦民.海盐县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效益研究[J].农业经济,2013,10:19-20

1004-7026(2015)09-0026-01

F323.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5.09.15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指导项目2015年课题“泰州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与效益研究”(项目编号201512806020X)的阶段性成果。

张月兰,女(1982.9—),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周旬月,女,(1995.4-)汉族,江苏省姜堰,大专在读,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稻麦姜堰泰州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幸福水天堂——泰州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泰州古韵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农田不同施肥措施的固碳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