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思考
——以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为例

2015-04-10 16:47周剑王婧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神曲后现代主义后现代

□周剑 王婧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思考
——以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为例

□周剑 王婧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对音乐的发展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以时下流行的一首神曲《我的滑板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及其社会传播方式,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对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后现代主义;传播方式;我的滑板鞋

作为直观的情感艺术,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后现代主义确确实实地存在,并对于文艺作品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音乐呈现出解构中心、多元化、个性化、通俗化、草根化、网络化等后现代文化特征,譬如《我的滑板鞋》这首神曲,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音乐风格,从其诞生之日起,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争议。

一、认识约瑟翰·庞麦郎与《我的滑板鞋》

“似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2014年7月,一位名为“约瑟翰·庞麦郎”的90后网友上传了一首自己填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我的滑板鞋》。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易懂,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就是讲述一个小男孩找到自己梦想中的滑板鞋然后炫耀的心理过程。这首歌被词曲作者“约瑟翰·庞麦郎”定义为“民谣、朋克、电子、舞曲”。他用方言说唱的方式,以扁平的音乐形式,脱离了流行音乐在编写上甜腻的旋律、精致的空洞。也没有使用常规的流行唱法的技术来进行演绎,此种演绎方式被称为“取消艺术的专业性”。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叫约瑟翰·庞麦郎,本名庞明涛,1979年出生(网传1990年1月19日出生),现居陕西,职业歌手、舞蹈演员,作品有《打吊针》《我的滑板鞋》《我要打败你》《他们的力量》和《阻止你哭泣》等。约瑟翰·庞麦郎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说唱歌手;唱着有一天他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滑板鞋的快乐心情。

一方面,这样的作品有存在的空间,但并不会成为主流思潮,一般通过新媒体技术使之传播。而另一方面,《我的滑板鞋》不同于以往观众熟悉的《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等爆红的“神曲”,《我的滑板鞋》并没有占领广场舞“神曲”的“地盘”,而是流传于青少年之间。与此同时,歌词中的“时尚时尚最时尚”“摩擦摩擦”和“似魔鬼的步伐”等歌词像病毒一样,如魔音绕梁,成为2014年延伸至2015年上半年最为炙火的流行语。

由此可见,不论是《我的滑板鞋》这首歌的形式、内容,还是词曲作者约瑟翰·庞麦郎本人,都引起了较大范围的讨论。

二、神曲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解析

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起飞阶段,经济重心逐步转向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与之相应的后现代文化也解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对于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尤其从精神层面上,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价值观压缩的同一时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出现的后现代价值观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庞麦郎《我的滑板鞋》走红网络以及青少年群体,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仔细分析一下,这首“神曲”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特质。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音乐

后现代主义发端于上世纪中期,它最早出现在建筑学领域,它反对和批判古典建筑风格,更是背离现代建筑风格。后迅速波及音乐、文学、电影、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对现代辩证性的逆反,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个巅峰之后的逆转,它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注重创新思维和分析方法,以否定、批判且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其核心是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虽然对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界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还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种争议性恰恰也成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特点之一,“解构”“颠覆”和“多元”等后现代的关键词普遍被学术界认同,这也是我们了解和运用后现代理论的先决条件。

传统范式即大小调体系,现代主义范式即各种除大小调体系之外的有体系和没体系的结构样式,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包括解构的和多元的两种样式。这三个范式的区别是足够明晰的:传统型有序,但只有大小调体系这一种结构;现代型也是有序的,但是却有许多种非传统的人工结构;后现代型是无序的,无论是反形式或多风格拼贴。另外,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还包括通俗音乐、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和综合样式的音乐,它们的存在型态和存在方式都不同于传统型和现代型。当然,就像后现代主义是非“主义”的主义一样,后现代范式也是非范式的范式。

音乐的后现代主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具有反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反理性、反中心、反基础、反本质,其主要表现就是解构,典型表现如全局性的偶然、随机以及行为化等,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消除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和等级,颠覆了人们的审美习惯。

二是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导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后现代主义因其复杂的内涵而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主要表现在音乐复合风格上,,即将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拼贴、糅杂。

三是广场音乐。摇滚乐为典型,它以非音乐厅的方式构成大众广泛参与的“主体零散化”活动。

四是媒体音乐。它借助电子设备储存、复制、播放和传播。并产生“人一机互动”的音乐消费方式,它的欣赏与传播也采取非音乐厅方式。

(二)神曲《我的滑板鞋》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传播特征

受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中心、多元化等思潮的影响,《我的滑板鞋》音乐形式呈现出个性化、通俗化、草根化、商业化、网络化等后现代主义的传播特征。

1.个性化

后现代音乐的解构和多元价值取向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人们评判价值的标准不再拘泥于传统和定式的束缚和限制,他们更多地以个人为中心,遵从于个体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中表达和彰显个性。正如这首《我的滑板鞋》,“约瑟翰·庞麦郎”将其定义为“民谣、朋克、电子、舞曲”,但实际上旋律非常简单,演唱形式整体采用RAP,融合了嘻哈、电子和叙事民谣等元素,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风格。同时,庞麦郎的RAP演唱并不规范,节奏、音准方面都存在瑕疵,还带有浓浓的地方口音,颠覆了人们对该类曲风的根本性认识。另外,从歌词方面来看,没有韵律、对仗、排比等传统意义上的作词手法,使得这样一首歌完全贴上了“庞麦郎”的标签。从歌手本人来看,他给自己起了“约瑟翰·庞麦郎”这样一个很个性化的名字,而且其身份、年龄、原籍等信息都存在疑义,当然,这不是我们要探究的内容,不管怎样,其个性化的风格显而易见。

2.通俗化

后现代主义音乐表现出了通俗化、浅显化的特性,音乐变成了单纯感官的东西,是反理性的,具有典型的“平面感”,不再透过作品本身对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度探求,仅仅是表象的一种罗列和表达,不重结果、只重过程,只是在陈述过程中感受、参与。很显然,《我的滑板鞋》整首歌的歌词就像是小学生的流水账,通篇表达出的意思就是他想要一双滑板鞋,因为滑板鞋很“时尚”,后来买到了滑板鞋,开心地跳起了“魔鬼的步伐”。当然,不少的网友试图对这首歌想要表达的内涵进行解读,甚至有网友把这双滑板鞋的品牌以及样式都进行了分析,但最后还是回到了歌词本身已表达出的意思,过多、过深的挖掘反而显得矫揉造作。

3.草根化

后现代主义提倡的草根化使精英主义音乐逐步瓦解走向世俗,尤其是当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及发展,解构了人们创作、表演和视听的传统方式,打破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对时间、空间、个人状况、经济条件的限制。甚至草根音乐人或者普通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社会的看法和审美意愿等欣赏、创作音乐,施展个人才华,表现出人人都可参与、人人平等的无中心自我状态。如果不是《我的滑板鞋》,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认识这位长相草根、口音草根、生活草根的庞麦郎,也正是这样的草根特质,使得这首歌迅速地蹿红。

4.商业化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驱使把后现代主义与商品化联系起来,音乐作品的拷贝及复制彻底打破了艺术的独特性,文化也被当作商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消费社会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后现代音乐生产与消费逐渐产业化、规模化,特别是借助网络进行生产与消费的音乐。一方面,网络运营商为用户提供有偿或免费音乐下载,网站点击率为商家和音乐创作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高点击率成就了音乐的创作者。《我的滑板鞋》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神曲”,离不开背后的商业化运作,而也正是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最终成就了庞麦郎,成就了这首“神曲”。

5.网络化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造就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让音乐作品与大众的距离大大缩短,为许多有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和展示自我的音乐平台。我们很容易从网络上下载一款录音软件,自己编曲、演唱,某些软件的强大功能甚至可以对自己的演唱进行修正,然后借助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分享出去,完成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后期”和“发行”。

(三)基于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神曲的流行性分析

基于上述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回过头来再看庞麦郎的这首《我的滑板鞋》,能够成为“神曲”流行起来显然是“理所应当”的。

1.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不走寻常路”,突破园囿、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风格激发受众的好奇心;2.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星星之火瞬间可以“燎原”;3.这是一个消费主导的商业化时代,只要你愿意看,我就敢做;

4.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时代,不管您唱的怎样,或者长的怎样,只要够“奇葩”,你就可以是焦点。

三、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现实价值参考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其本身是传统、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进步性的一面,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做的,是在肯定后现代主义正向价值的同时,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后现代主义的负面价值。

(一)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正面价值意义

后现代主义在音乐领域的正面价值主要表现为对现代主义反叛所带来的多元化,这给音乐以发展机遇,满足人们更为广泛的审美需求。

首先,后现代主义为音乐的创作开拓了更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主张颠覆权威、消除中心,使得传统的中心论和权威被打破,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这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异常开放的创作环境,所有的人都可以运用多元化的解读方式,从反传统的视角理解和把握世界,进而满足不同层次、结构人群的消费需求。

其次,后现代主义为人们理性反思提供了空间。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化的话语模式,引发了民众表达自我的热潮,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反思、表达自我的平台。后现代主义也表现为一种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主义的深刻批判和揭露,极大程度上引发了民众对于当下社会的反思,更加关注自我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多地关注劳动者自身的幸福与快乐,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

再次,后现代主义引导人们更加关注边缘群体。后现代主义的去主体化、去中心化特质,使得权威的、普通的个体不再备受关注,更多地把矛头指向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这对当下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比如:中央电视台在2015年第二季度推出的国内首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邀请了来自中韩两国10位明星分别奔赴中国各地拜师学习京剧、越剧、川剧等传统,最后在电视呈现中融入现代风格、时尚元素的新派戏曲节目。明星们的演绎方式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节目一经播出,在年轻人之间引起不小的反响,各大门户网站也是相继报道和好评。这样的节目对于普及和弘扬中华的智慧文化,培养新一代中华人,崇尚社会道德规范,迎接“复兴中华梦”全盛时代的到来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音乐的负面影响

显然,后现代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先天的缺陷,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等思潮使人们精神世界产生了一种流浪意识: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理想、信念,对社会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多元化消解了音乐的纯粹,一些非理性、非常规的音乐符号、元素肆无忌惮地糅杂、拼接,直接影响音乐赋予受众美的享受。

其次,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娱乐化消解了人们的意志。追求快乐原则是人类的共性,人类总是在寻找快乐,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反而是应积极倡导的。但是,后现代主义音乐所追求的快乐浮于表层,摒弃了理性,消弭了艺术本真的正面价值和意义,艺术不再承担价值引导的重负,而总是被娱乐所替代,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消遣娱乐的功能,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狭小空间,甚至夹杂着颓废情绪,宣泄自己的庸俗和低级趣味。

再次,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商业化消解了音乐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音乐不再以纯粹艺术形式存在。高回报的商业化运作致使音乐创作带有了明显的趋利性,必然导致其本身作为一门艺术的品位和内涵的牺牲,忽视了对社会价值的贡献。另一方面,音乐的商业化直接诱生了“一夜成名”“标榜时尚”和“人人都能成功”等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人都渴望从一个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而对这条“捷径”的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不再那么重要。

第四,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世俗化消解了人们的审美标准。由于对后现代主义解构中心的曲解,导致部分人价值取向严重偏差,缺乏关注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生活,自我疏远主流文化、高雅音乐,世俗化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理性文化相对弱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感性文化日益扩张,逐渐消失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使文化成为一种公众的消费产品并被消费。价值观的偏离带来了低俗的审美情趣,受众在审美与审丑之间徘徊游离,价值尺度也变得随心所欲。

由此可见,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一方面丰富了音乐类型,尤其在娱乐方面生产出了无限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小觑的负面效应。对待后现代主义音乐,我们不应急于全盘否定,但也不能消极放任,因此客观冷静地审视后现代主义的音乐特征及影响,对于把握和引导大众音乐需求的价值取向大有裨益。

四、积极应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几点思考

总的来说,《我的滑板鞋》这首神曲与其他诸如《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类的神曲有着很多的不同,其流行范围基本限于90、00后的青少年群体,甚至是作为当前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都无法认同这样一首别具一格的神曲,这正是由于这首神曲的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所决定的。由此可见,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本能的爱好,他们常常对新事物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展开热烈的追逐。因此,后现代音乐思潮作为当下最前卫的艺术思潮,无论是其中哪种类型的音乐,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出现的后现代价值观已经影响到广大青年各方面的价值取向,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和颠覆。进一步来说,通俗化的流行音乐与青年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流行歌曲和青年价值观有交互作用,流行歌曲反映了青年一定时期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又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了青年的价值观念。面对后现代音乐思潮产生的多元影响,我们应该妥善应对,积极加以引导,摒弃其固有的负面因素,促使后现代主义音乐正面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趋同一致,从而达到音乐应有的社会价值。

(一)积极倡导积极向上的音乐风格,全方位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对待后现代主义,不能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极端沙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权威与生俱来的反叛,一味地压制只能是驱使其走向自由的极端,需要辩证地批判、分析和引导,要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反思,通过评论认真分析、鉴别,吸收,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譬如它的宽容性、多元性等进步性的特质,我们可以引以发扬;而对于诸如商业化、庸俗化等特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巧妙地引导,进行一个文化整合,以全面的、积极的、发展的原则对其进行综合筛选和改造。首先,音乐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祛除商品经济时代的虚荣与浮躁,通过真实音乐的创作来展现自我价值。其次,音乐的发行商应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关系,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促长。第三,作为媒体应当在音乐价值评判中不仅要承担起“裁判员”的角色,对音乐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批判,更要担当起“引导员”的角色,积极倡导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引领风清气正、生动活泼的音乐风尚。

(二)加强对传媒及文化市场的管理引导

大众传媒对后现代音乐思潮明显而直接地起到传导作用,商业化运作等特点也常常使青少年在追逐后现代元素中产生一些消极的现象和问题,如为了寻求新闻效应,话题炒作音乐明星的“花边”新闻来迎合青少年猎奇的心理等等,这些对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强化、利用大众传媒的管理与导向,来引导后现代音乐市场中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一方面,大众传媒重视经济效益,但也应尽最大的努力追求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对社会、青少年的正确导向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种社会自觉;另一方面,要加大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

(三)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对后现代音乐的分析鉴别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直接相关,经验则与年龄相关。因此,从总体分布上,审美能力强的人相对偏向年龄较大的群体。但是形态相对简单的艺术产品往往会拥有较大的受众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会以年轻人为主,这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接受度更高,在培育对后现代主义音乐分析鉴别能力上,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群体,而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是引导青少年对后现代音乐思潮追逐中的思想行为的治本之策。

首先,培养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能力。要培养青少年对音乐的审美理解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引导青年理性、有意识地对音乐进行比较和分析,体味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通过解读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与社会推动力来提高青少年对音乐的选择能力和欣赏能力。

其次,提高青少年的音乐鉴别选择能力。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当代音乐时尚,扩大音乐审美视野,培养多方面的音乐审美情趣,学会对各类音乐进行比较分析鉴赏,提高对音乐的分辨能力。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在校青少年是各种潮流文化的传播先锋,所以,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应经常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以倡导主流的文化意识。比如主动组织相关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讲座、文学评论等,对学生进行主动引导。倡导各社团举办的集体活动要具有思想性、知识性、高雅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促使大学生社团活动健康发展。

第四,通过教师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传道授业解惑”是在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比拟的影响。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人道、人性及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从向往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这一艺术观点出发,旗帜鲜明地维护具有历史传承意义且又符合社会公众审美情趣的审美理想,引导青少年学生牢记“真善美”的艺术本质。笔者在校学习期间,利用教学实践的机会,在“自强与服务学习中心”开设了“音乐鉴赏与实践”的课程,旨在以自己浅薄的音乐知识,与参与课程的同学共同分享、探讨音乐理论知识,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达到通过音乐自我修养的目的。

第五,加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使学到的课堂知识加以运用,并牢固地内化,缩小理想与现实社会差距,使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再盲从、怀疑,而是有主见有思考,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笔者在为广西大学“自强与服务学习中心”开设的“音乐鉴赏与实践”课程中,就设计了音乐实践的内容,让参与课程的同学亲身体验音乐录制、制作全过程,以及去专业媒体、社团近距离接触音乐行业,从而达到对产业化音乐制作的重新认识。

结语

后现代音乐思潮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深刻剖析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利弊,去粗取精,扬长避短,让音乐世界得到良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1.徐寅.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的解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

2.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1(1)

3.印成平.网络音乐的后现代特征及思考[J].黄河之声,2013(21)

4.郝俊杰.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J].四川戏剧,2013(4)

5.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周剑系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婧系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是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大众媒介与大学生‘粉丝’现象探析”(XGS13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神曲后现代主义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90后现代病症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