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亚文化表达与微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5-04-10 16:47李琦曾哲扬
视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亚文化群体文化

□李琦 曾哲扬

两岸青年亚文化表达与微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李琦 曾哲扬

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附带着较为复杂的发展走向,它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影视产业格局,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多元传播元素的视像工具。相对于传统媒介,微电影蕴含着更多的信息,它使电影艺术、广告营销以及互联网融合服务极大地与青年群体产生文化关联。因而青年群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体现出更适应于微电影传播的体验能力,微电影从诞生到发展也较大程度地体现出青年亚文化意味。

一、两岸微电影中的地方感塑造:青年亚文化的地方烙印

青年亚文化由来已久,其边缘、异象等特质在大时代环境下自由地发生文化裂变,但相对于主流文化的同存或次生格局,青年亚文化主张的多元性、挑战性等表征要素始终不变。尽管青年亚文化属于对文化环境的异化彰显,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青年主流文化还是亚文化都以同一社会环境为母体,即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土壤共存,分享着同一文化背景或社会生态,这种同源根基的不同反映使得研究青年亚文化需要倚靠大背景进行追溯与分析。

地方感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setting)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维概念,包括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意象等研究领域。①在当下,地方感在商业环境中俨然成为一种营销手段,常常助力于其地方旅游业的宣传与外化,以此加强其地域对于外界的吸引力,加深本地人们的依赖性。而这种空间化的地方感塑造则要借力于媒介角色的积极行为,微电影的平民化特质、营销化的视听多维性以及与网络文化社区的绑定最能适应地方感的外界传输。同时,地方感的营造需要凭借的意象传达、内涵外化等组成部分均自在地与微电影的媒介气质相契合,因而两岸青年亚文化题材的微电影都各自承揽着当地亚文化的在场认同与向外输出的意义,即微电影深刻地反映着亚文化价值迫切向外输出的渴求。以台湾微电影《很远的地方》为例,浓郁的台湾风情嵌入整个剧情,整部电影讲述的是同志恋情,但叙述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地方感,大到岛屿风情、台湾人文,小到夜市事物、主人公校服,都在清晰地呈现出一种出自台湾的文化标识,从而凸显出“这是讲述台湾同志爱情的故事”的地方感。北大青春励志梦想微电影《星空日记》则鲜明地还原出大陆青年气质,成长背景、专业选择、就业压力等都直接挂钩于当下大陆环境,以此表达主人公对成长障碍的摆脱。由此看出,两岸青年生动的亚文化特质均难以摆脱物质层面的主流依赖,青年亚文化本身孕育于社会存在,但其积极表现当地青年的亚文化状态时,出于媒介的昭示性心理,微电影无法回避也不会回避对地方感的塑造,反而以此凸显出文化形态的在场性。

二、刻意与自然:两岸微电影表达青年亚文化的机缘

台湾电影的发展较为波折,但在实践探索后已经寻找到了一条新兴出路——小成本的文艺清新青春电影。因为其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契机与微电影本身的特质存在巧合,台湾电影产业出路的意外与偶然却必然促成了台湾微电影的发展,台湾微电影叙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一般基于成长过程中对主流文化障碍的摆脱,如同志文化、对抗文化等。以台湾同志公益微电影《你愿意了吗》为例,主角Andy与Jeffery的同性恋人关系在主角Andy眼中是突破常态的,在其打算对Jeffery赋予承诺时,却意外发现其父母此时进入了和他们所在的同一家餐厅,为了避免尴尬无奈选择了将深情告白戛然而止,但最终在父母的主动宽慰与积极示意下其愿意将其恋人以恋人身份介绍给父母。这种微电影作品蕴含的后现代精神不仅是一种边缘群体的精神审美,也是一种与主流价值的对抗。而大陆微电影只是作为一种新平台的尝试,并不与整个电影产业的振兴产生巨大关联,同时,大陆电影审美较为多元,因而大陆微电影的取材在反映青年亚文化现象时较为刻意。

三、沉默地聚合:青年亚文化微电影平台与网络青年社区

青年亚文化区别于传统的主流文化,表现出抗拒、叛逆等特征,明显带着后现代的碎裂感。在网络渠道拓宽的表达自由上,青年亚文化的书写获得了充沛的空间,以往的压抑与浮躁在当下网络语境中普泛表现出极大的奔放。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整个解码过程实际只施于自身,这种自身的感受与审美在只以个体为中心时是沉默的,但当其获得认同时,将在凝聚机制中散发非主流文化活力,抗拒主流输出。伯明翰学派对此研究发现青年亚文化群体乐于制造仪式、创设风格。显然,互联网环境促使这种仪式的制造更加轻易——青年亚文化个体能够便捷地找到同好。而网络青年社区则是这份互联网助力的典范,其将同质性的青年亚文化行为进行收纳与集结,搭建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沟通平台,例如豆瓣网等。网络青年社区使得青年亚文化群体在较为开放的网络社区中获得观众或同亚文化行为与心态的同龄人,使其获得在场感,其文化样态获得传播。若其发现外界对其文化样态做出肯定,则迅速找到边缘文化的表现信心,这就使得青年亚文化群体容易在网络环境中簇成网络社区。以网站bilibili的吐槽文化为例,浏览者通过视频弹幕对动漫进行吐槽与观点表达,从而产生聚群性心态,获得心灵认同,而这种认同感只依赖于同样对动漫感兴趣且乐于吐槽的人群。由此推理,网络最大程度地激发了虚拟自由,使得青年亚文化群体从怯于表现的心理中解放。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产生的厌倦与抗拒并不代表其乐于表现出这种抵触心态,也不代表其只沉默于自己的亚文化表现,事实上其具有更强烈的关怀与认可渴求。

四、自然地趋同:微电影的文化内核与青年亚文化

微电影的叙事组合有着明显的后现代特质,因囿于表述时间的紧迫,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完整的宏大叙事。因而微电影呈现出场景较为单一,对个体小人物进行主角创设,故事拼贴化等特征。以台湾微电影《春游》与《远夏》为例,其故事架构基于独白以及琐碎的场景切换,最终以较为开放的结局作为收尾。同样,陌陌广告短片《总有新奇在身边》以各种场景切换与独白进行结合表述,并不存在完整的叙述。因为较难完成完整的叙事铺陈与因果逻辑推理,所以意象手法自然成为微电影制作中最易采取的表述方式,这就使得微电影脱离了传统院线电影的“故事预期”,而由观看者自主建立关联。这种后现代的叙述方式缺乏明确的叙事,但可借用非凡的创意进行弥补,使其脱离性本身与碎裂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产生契合。在此逻辑展开下,微电影即使拥有专业团队打造,出自文化工业之手,但因为其平台投放于更为开放的网络平台,其内在地承担着更加多元的个体解读风险,因而相应地加大了其评价的多元取向组成程度,这种民间的、后现代的特征也相应地倒逼微电影在取材中更倾向于去迎合网络受众的审美口味,如描述边缘群体,反映现实冲突等。

五、批判与重建:两岸微电影青年亚文化表达的不同样式

大陆与台湾的文化背景相差较大,因而同一种亚文化主题文艺作品的表达也具有不同的手段。大陆微电影侧重放大褒贬,惯用正面批判的手法,即使是肯定亚文化的作品也常常以对主流文化的摧毁来达到目的,以放大个体的损害程度来达到主题的彰显。而台湾微电影则侧重探索,乐于表达一种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迎刃而解,通过个体的正面与积极探寻谋求到一种周边环境的认同与和解。这样不同的影视文化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于两岸不同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思维,也代表着两岸亚文化烙印与媒介的载体关系。以“同志”这一主题为例,大陆对同性恋现象常常处于一种激烈争辩的样态,而台湾同志已经可以进行规模性的游行,这种亚文化的压抑程度以及社会接纳容量(即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相处关系)直接影响反映亚文化现象的文艺作品采取的形式。

六、尖锐与柔和:两岸微电影青年亚文化表达的不同效果

台湾微电影对亚文化现象的软性处理不如大陆微电影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进行尖锐抗衡的震撼力强。台湾微电影表现出的清新、温情脉脉着意铺陈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独特审美,使得亚文化现象呈现出一种美学上的合理性,即大部分主流权力在为亚文化现象让步,但这种柔和风格也在自然地稀释掉对立真正的意义,容易使得浏览群体(特指亚文化青年群体)获得一种仪式上的快感,造成一种亚文化战胜主流文化的虚假狂欢,但其问题症结在于缺乏现实关照意义,即亚文化现象仅限在文艺作品中表达诉求。同时,这种叙述与刻画凸显的亚文化具备轻易立足于主流文化的假象,会使浏览受众缺乏一种在场感,即现实与微电影作品的环境压力大相径庭。而大陆微电影的直截了当更具解构主流价值的实力,相对于台湾微电影的艺术功能,大陆微电影则更注重对青年亚文化的逻辑探讨,在将主流文化驱逐出神坛的过程也是重塑亚文化合理性的过程,但整个操作是克制的。

七、迎合与互动:青年亚文化与微电影的创作灵感

微电影的话题设置一定程度上会集纳青年风貌的写实与表现,青年亚文化群体样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微电影产业进行反哺,无论是商业微电影或者公益微电影等都会有所预设地进行青年亚文化解读,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微电影创作。青年亚文化的存在致使很多商家捕获了其自身产品与亚文化行为模式的共同特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向目标群体进行产品灌输。这种有的放矢的创作过程具有极强的消费性,即类似于为某个特定群体或交叉群体定制微电影形态。如社交软件陌陌的微电影《总有新奇在身边》通过对年轻人的特质捕捉,将叛逆、疯狂等具有亚文化色彩的青年生活方式进行强调,以此与其产品风格捆绑,进行营销宣传。台湾微电影更深谙微电影的营销大义,其对青年亚文化的捕捉直接推助其攫取营销点,如台湾微电影《说不出的甜蜜》是一则Kami日式布丁的广告微电影,其仅以一家回转寿司店作为场景,但其深刻反映了现在的青年对手机的沉溺,通过男女主角的眼神、表情、手势交流表述出一种脱离于“手机低头党”的甜蜜,最后通过女主角的情绪变化与其产品进行特质捆绑。

结语:两岸微电影的桥梁作用对两岸青年的互动推力

对于两岸来言,微电影的发展动力是充足的,尤其是其对青年亚文化的书写将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青年成长的塑造与反思,对主流文化的融入以及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群体的关照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然两岸微电影在反映青春这一命题既有相同况味也有表达出入,这就意味着青春微电影对于文化建构具有较为强大的导入能力。表达是千差万别的,但成长与青春是两岸青年每一个时代都将面临的话题,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两岸之间的文化投射,助力两岸青年实现自我认同,同时推助两岸文化交流与青年成长讨论。

注释:

①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

1.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陈晓伟.微电影的意义建构[J].当代电影,2014(5)

3.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

4.陈林侠,宁成凤.当下台湾电影的成长故事、“同志”文化与殖民记忆[J].台湾研究集刊,2010(4)

5.陈霖,邢强.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J].国际新闻界,2010(3)

(李琦: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哲扬: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亚文化群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谁远谁近?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