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双向度影响*
朱颖原,令狐国芳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给农村社会和生活带来双向度的影响。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导致农业生产低效化、农村生活缺乏活力、农民家庭问题突出等负面影响。只有焕发农业活力、增强农村的吸引力,改善经济环境、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强化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竞争力,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多向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双向度影响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8.010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5-08
[作者简介]殷冀锋(1978-),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医科大学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法学。
[收稿日期]2015-05-21
[作者简介]王福山(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就将“三农”问题提到新的高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调动广大农民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造就更强大的农业、更富有的农民、更美丽的农村。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间,伴随着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断流动、反复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大体包括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两种形式,即农村人口离开农村向城镇流动进行生产和经营,或仍然在农村但离开第一产业从事非农生产和经营。这两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都对农村社会和生活产生双向度的影响,即提高农民收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低效化同在、经济条件改善与农村缺乏活力并存、新的观念和传统思维碰撞交汇。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效应
从积极的意义和长期视角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动潜移默化却深刻长久地改变着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第一,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着农业的生产方式。贫困和相对贫困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摆脱贫困则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力。本课题组调研显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家庭贫困的效果十分显著。在面对个人的“就业取向”问题的调研中,近一半的人选择外出务工。问及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人认为50%以上的收入来自外出打工。在探究外出务工的原因时,大部分人首选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山西南端一处村庄的一位受访者为笔者算了一笔细账:当地人均土地1.9亩,一年两季,种植小麦和玉米,小麦亩产600到700斤,收购价每斤1.2元;玉米高产达到每亩1500到1600斤,每斤收购价1.05元。以收成好的年份来算,全年毛收入4788元,加上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小麦每亩90元、玉米80元,总计不过5000元出头,除掉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机械收割等开支,所剩无几。当地农民种粮食不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因为其目的不是为了出售,主要是作为口粮。在他们看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而外出务工,按城市最低收入,去除个人在外的生活费,少则一年每人也有两到三万的纯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活。经济条件的好转,加之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用人成本增加,迫使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农用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使用呈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在许多地方粮食的种植和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这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方式。
第二,拉近了城乡距离,改变着农村的生活方式。外出务工极大地拉近了城乡的距离,许多人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乡务农,随时在城乡之间来往。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获得了较之农村更多的收入,并在城市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下改变着生活方式。当逢年过节回到农村,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就会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尤其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回乡创业,更是把市场信息、经营管理等理念带回乡村,影响着周边的人。在农村,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非常普及,超市购物、网上购物正在被人们接受。农村道路改善、交通工具升级换代,摩托车、电动车很普及,私家车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液化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得到广泛使用,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进入家庭,庭院的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一些落后的生活习俗正在渐渐淡出,传统的婚丧嫁娶风俗、卫生饮食习惯等都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第三,带来了新的观念,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带来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当今青壮年处于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阶段。农村青壮年在与城市密切接触过程中,容易获得新的信息和观念。他们的婚恋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自由和财富有着更多的向往和追求;在婚恋问题上要求更多的自由和自主,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对就业选择和转移,也有自己的考虑和抉择。有些青年人在外出求职、务工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断碰壁后,认识到自身文化、技术、教育程度的缺陷,激发了重新学习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各类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随着能力和技术的提高,带来收入提高的同时,学习的需求和欲望就会不断增强,形成了能力越强、收入和社会认可度越高的良性循环,构成了现实的榜样和示范。在走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许多人确确实实地感到,技术改变命运、知识带来财富。山西的许多农村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许多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比较积极主动,尊师重教之风比较浓厚。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下的乡村问题
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为农村和农民带来生活改变、经济改观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趋于低效。劳动者是生产力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农村改革以来,农户家庭作为独立的生产单位,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做出自主选择,以求得利益和效益最大化。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受到相对较高教育的青壮年,获得技能和信息的能力高于那些低教育文化水平的人,他们比较有能力流动到城市并找到就业岗位。随着大批青壮年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外出,一些村庄出现劳动力的妇女化和老龄化。受到自身的体力、智力因素的制约,致使土地缺乏有效管理,处于低产低收状态,甚至导致土地撂荒等,在一些地方呈现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下降趋势。同时,农业新技术、农业新品种、耕作新方法的运用和推广受阻。老龄化、妇女化的劳动者受着教育程度、认知水平、劳动体力以及年龄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相对滞后,往往更愿意采取传统的、保守的劳作方式。劳动者的要素导致新技术要素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使得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后劲乏力。
第二,农村生活缺乏活力。本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呈现常住人口下降的趋势。在太原市娄烦县的一个村庄,全村原有人口1100多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后,目前常住人口只有不到100人,而且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他乡村也大致相同。在走访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农村除了赶集和逢年过节等重大日子外,平日里,鸡犬之声相闻,却鲜见人来人往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条件稍好一些的人也将子女带出农村,近几年倍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在一些地方已经越来越少。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和老龄化,村子里的各项工作推进都十分困难,村容村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活动开展、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留守人员都缺乏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整个农村生活显得刻板、沉闷,缺乏活力和生机。
第三,农民家庭问题突出。其一,养老问题。近年来,国家实行农村“新农保”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到每月80元,基本解决了农村老人柴米油盐等日常开销。针对农村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都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基本上可以解决其最低的生活保障问题。但这笔钱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日常开销,一旦遇到生病、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就会捉襟见肘。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淡化甚至退出,不少农村子女的养老意识淡薄,尤其是离开家到城里务工的许多年轻人,一年甚至几年都不回家。条件稍好一些的会寄些钱给父母。留守老人,除了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务农,顾及农田的耕种,需要为城里的儿女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有的还需要为进城务工的儿女抚养下一代,因而,生活负担比较重,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精神状况都比较差。其二,夫妻关系。尤其是年轻夫妻,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留守,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势必造成双方感情淡薄。前几年大部分是男性外出打工,女性留守。近年来,随着城市工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对男性用工需求量减少,一些男性劳动力重返农村。而伴随着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大量农村妇女进入外出打工的行列。而有条件夫妻双方一同外出并在一处打工的并不多。长期的夫妻分离造成家庭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劳燕分飞。其三,子女教育。留守儿童往往由老人照顾,老人由于身体和文化素质等原因,对孩子仅限于生活照料,对他们的学习、思想、心理等问题无能为力。随父母外出的孩子,也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和照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子女教育问题日渐凸显。
三、增强农村活力,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农村,根本主体还是农民本身。只有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生活、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农民才能够真正“留得下、待得住”,愿意将农村和农业作为人生的根基、事业的根基。
第一,焕发农业活力,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农村要想留住人、吸引人,必须焕发农业经济活力、增强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实际收入。2015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从政府和政策层面上,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发展条件的责任,各级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发挥农业补贴的政策功效。从市场层面上,保持农产品的合理价格水平,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从农村经济本身来看,需要在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方面下大工夫;推进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农村成为宜于居住、宜于就业、宜于创业的美好家园。总之,通过各级政府凝聚各种社会力量的综合持久的工作,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提高农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逐步增强农村和农业的吸引力。
第二,改善经济环境,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农村的广阔天地蕴含着无限的机会。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法律保障、社会秩序,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创业提供更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招商引资、吸引人才,鼓励具有技能、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的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就业、返乡创业。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整合资源优势,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植业和养殖业,培育特色农业,形成粮食种植与加工、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与加工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形式。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民感受到农村的吸引力,感受到事业之根在农村,愿意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投入到农业和农村,形成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氛围,从而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就业创造条件。
第三,强化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竞争力。农村之本在于农民,农民之困在于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必须改善农村教育。全面改善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的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中小学阶段教育,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在强化国民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大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民获得了一技之长,一方面,使农民获得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农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奠定劳动者要素的技术技能基础。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不断强化农村经济基础、美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发展吸引力、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单向性,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多向性和多元化。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克服由于劳动力流失对农村和农业的消极影响,发挥劳动力的积极效应,构筑劳动者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2-01.
[2]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1-20.
The Two-way Influence of Labor Migration on the Countryside
Zhu Yingyuan,Linghu Guofang
(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2013年度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历史观与当代价值研究”(2013JK329);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唯物史观与当代价值研究”(GD13XMK13)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