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浅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及指导意义
熊杰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完整地展现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文章在深入分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四个全面”的丰富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并系统总结“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集体关于治国理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四个全面”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三大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及十七大都明确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战略方针的基本出发点,是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四个全面”为核心的治国理政思想,就是要求全党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要求全党认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现阶段的国内外形势是“四个全面”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一个历史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特征。只有正确把握中国发展的现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并进一步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在咫尺,我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更加艰巨;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同时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腐败现象严重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当今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些新问题,科学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全面把握国际发展的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适应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理论。
(三)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经验教训为“四个全面”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借鉴。“四个全面”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充分借鉴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深刻总结并规避古今中外治国理政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四个全面”为核心的治国理政思想,既充分运用中华民族积累的伟大智慧,又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模式,将我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四)习近平个人宽广视野和综合知识结构是“四个全面”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广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深厚历史情怀和综合知识结构,为“四个全面”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的大视野和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正确地对待历史,准确地把握现实,科学地预测未来,为他有助于他进一步思考和解决改革深水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期基层工作经验和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使其人生阅历和治理经验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脚踏实地、务实亲民的工作风格。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这些都成为“四个全面”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精神财富。
(一)“四个全面”的丰富内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79年邓小平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最早提出的小康社会,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概念是小康之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7年十七大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改成“建成”,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其基本内涵是: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全面深化改革。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并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P50-52)习近平总书记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3]。
3.全面依法治国。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十分重视法制建设。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生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对党的建设作出部署。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此后,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都提出了从严治党的问题。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014 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并对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八点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4]
(二)“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肯定“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5]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三大战略举措,都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根本动力和现实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充分说明了两者共同支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因此,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能够增强党自身的领导能力,才能够使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为其它“三个全面”提供领导保证。
“四个全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党对治国理政的认识提到了新高度。
(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不断清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仅15天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6](P36)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的体现,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并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4]全面从严治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中国梦”开篇,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适应时代特征形成和发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与时俱进。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不断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这一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二个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突破了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开创了社会主义新纪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发展起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历史再次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正确的理论体系。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产生并形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7](P284)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适应我们这一时代特征的理论思维。
(三)“四个全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涵盖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四个全面”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增添了新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注入了法治护航。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必将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4]李章军,李涛.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 [N].人民日报,2014-10-09(1).
[5]严书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崭新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5/0414/c1170 92-26843346.html.2015-04-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占峰]
D60
A
2095-0438(2015)09-0030-03
2015-05-11
熊杰(1989-),女,河北廊坊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