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5-04-10 14:49:14蕉岭县实验小学
师道(教研)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老师

文蕉岭县实验小学 陈 静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文蕉岭县实验小学 陈 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课堂。”然而,不管语文课堂如何气象万千,扑朔迷离,异彩纷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课题,正如幻想之于科学,爱情之于艺术一样,永远值得探索和追求。

一、创设“问余何意‘悦文章’,笑而不答心自闲”的阅读氛围

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促进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最佳土壤,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潜在力量。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进入角色,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导语,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使学生动情入境。

教学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小语S版六年级下册)时,我这样设计导语: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有许多流传久远、深入民心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同学们都听过哪些神话和传说故事呢?

学生对神话和传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纷纷介绍自己看过的各种故事,我顺势引入新课:这一单元,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神话与传说”之旅。再辅予声情并茂的诵读,和生动活泼的动画片段,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空前高涨,“问‘汝’何意‘悦神话’”,自然是“笑而不答心自闲”。

古诗的教学历来是解词译句悟意境,学生向来觉得枯燥。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一曲优雅的《烟花三月》,画面上如梦如幻的烟雨江南,烟波浩缈的长江,片片白帆,点点沙鸥……学生自然进入古诗营造的送别情境中。

“唯见长江天际流,那么诗人不见的是什么?”

“不见繁花似锦,莺歌燕舞。”

“不见杨柳依依,碧波荡漾。”

“不见小草青青,蝴蝶飞舞。”

“孤帆远影碧空尽,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思念。”

“不尽的是忧愁。”

“不尽的是友情。”

如此情景交融,怡然自得,学生自然是“问余何意‘悦诗词’,笑而不答心自闲”。学生与文章相融,与作者相通,与教者相悦,课堂阅读自然高效。

二、倡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一把钥匙。

一个人读书时,我常常会读着读着热泪盈眶或是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这种体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当阅读者带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时融进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时,自然会沉浸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文本,带着强烈的个性特征,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进行富有创造性的解读,鼓励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求解。即便是同一篇课文,学生个体的不同,关注的角度也有不同。如学习《永远的歌声》一文,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孩子们为了老师冒险进山采药、捕鱼的举动,从中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一片赤诚的爱;而有些学生则是从孩子们对老师的敬爱中,思考老师受喜爱的原因,探究老师是如何关爱孩子的,他们更关注老师搂着孩子们“哭了”的细节。对于学生的不同感受,只要是不违背编者、作者初衷,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出问题和困惑,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就有学生提出异议:父亲这样的批评太不留情面了,巴迪这么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受得了?批评也要注意方式。这就是学生的不同见解,他们在尝试对人物言行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满足学生各种阅读需求,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语文课堂个性飞扬。

三、培养“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读书习惯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说:“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至伟。”可见,引导学生熟读深思的确是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一剂良药。语文课堂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体会道理,揣摩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感,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读要有层次,有目的。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细读,理清脉络,圈点勾画,思索探究;精读,品词析句,理解情感,领悟写法;熟读,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读还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变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引导学生在动情的诵读中,用眼感知文字,用耳捕捉声音,用心体会感情,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帮助记忆;默读,让学生静思默想,用心与文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从而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迸发思维的火花;分角色读,虚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情感活动的积极性。

“‘读’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读’则殆”,读与思是密切结合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用心领悟,边读边想,质疑解难,圈点旁注,读中想,想中读。“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熟读深思,沉浸其中,如鱼在水,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才能使文本包蕴的思想感情渗入学生的心灵。学生善于阅读,教师自然“功至伟”矣。

四、铺设“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读写平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可谓是源远流长,不愧为提高阅读教学成效的传统秘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铺设读写结合的平台,为学生的读写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

读写的结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老师可引导学生从摘录好词佳句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补白、续写、改编,进而进行个性创作,不断提高读写能力。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练习表达。课文采用生动修辞的句子,可让学习进行仿写练习;课文中欲说还休的部分,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想像加以填补;文本意犹未尽的结尾,让人不由自主地关心人物命运,可以让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叹不已,可以进行改写;情节丰富的文章,或是引人遐思的文字,可以编成剧本和故事……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总能找到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

如:读《牛郎织女》中的一段话,“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可让学生依照句式进行写话;《穷人》一课中,描写桑娜心情的句子,用了不少省略号,可让学生想象填补,并续写渔夫夫妇收养孩子后的故事;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把《将相和》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把古诗改编成故事,编写诗歌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在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又有了写的平台,自然能下笔成文,挥洒自如。

五、促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阅读迁移

每一册语文课本仅有二三十篇课文,作为语文能力基石的阅读,如果仅靠数十篇的课文,那只能是杯水车薪。学生单从课文中获得的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信息量,拓展阅读,给学生的阅读引进源源的活水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一道桥梁。

作为课文的补充、延伸,拓展阅读可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课前的拓展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相关资料,为课文学习储备能量。如学习《开国大典》,让学生了解建国始末,激发爱国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课中的拓展阅读是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疑难,恰当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教学《赤壁之战》,学生问:“曹操为什么不怀疑黄盖是诈降?”适时地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故事,就能帮助学生解疑了。

课后的拓展阅读是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延伸。如学习《老人与海》,让学生读读原著,学习《鲁滨逊造船》让学生读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争吵》,让学生读读《爱的教育》,学《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积累送别诗。

只要我们教师想方设法地为学生铺设阅读的桥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源头活水不断,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历程充满活力,让学生享受更精彩的阅读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在这条探索的路上,会有困难,会有挫折,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的教育人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绚丽。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老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