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彬
学贯中西,联系实际——对郑杭生老师的追思和悼念
杨雅彬
我今天来到这儿首先非常感谢学会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发言机会,遗憾的是我接收电子邮件不方便,知道郑老师去世的消息非常晚,最后没能送他,我很难过,也感到太突然,这是我们社会学界的损失。我们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中国文化书院外地巡回演讲中认识的,之后又在社会学界合作了20多年。他近两年见到我就跟我说,咱们合作20多年还挺好吧?我回答“挺好”。我一直称他为郑老师,实际上他只比我大三岁,但他在我们这一代,就是我们转行研究社会学的这一代人中,我觉得他确实是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所以我称呼他为郑老师。
我一直认为首先他很勤奋。我们这一代人转行来学社会学是很辛苦的,社会学开始恢复以后他已经45岁了,但他还是去英国进修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学,这样就为他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功底。回国以后,他先是建立了人民大学的现代西方哲学教研室和社会学研究所,之后又建立了社会学系,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不但研究社会学理论,而且很关注研究我们中国的社会学的历史,非常熟悉中国老社会学家的理论和实践,很注意中国的社会思想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他还调进中国社会思想研究方面有水平的老师,充实对本国理论的研究,充实学科的力量,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他在我们这一代里,对西方的社会思想比较了解,对中国也了解,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只有他先具备了这个条件,然后才来培养青年一代,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这一代人里,他确实是很优秀的。
郑老师力图在社会学理论方面达到中西贯通。郑老师对中西社会学的理论和中国社会的实际结合做了最大的努力。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中国现实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前沿问题相结合,并力图提出和建立自己的理论。我们学会每年前沿问题论坛他都是第一个发言,所以这就是很好的证明。后来,他在人民大学又建立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他就更加着力地指导和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理论和政策性的建议。
郑老师为什么这样辛苦来学习中外的理论,并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辞辛苦地带领学生去调研?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他是我们老一代社会学家认识、传承历史的先驱,老的社会学家这一代就有历史的社会责任感,我觉得青年一代应该向他们学习。郑老师带头这样来做,我觉得他继承了老一代社会学家历史责任的传统,也是他培养下一代社会学者的使命、责任和宗旨。他的学生讲的我觉得都已经佐证了这一点。希望大家向郑老师学习,学习他力图中西贯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能够提出建设性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总之,郑老师力图中西贯通,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研究社会学,并培养了很多学者,有的现在已经成了知名专家。他为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对郑老师的追思和悼念,也是我对青年学者的期望。我希望能不断地看到青年学者的好文章,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成就和贡献!
作者简介:杨雅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