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政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建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的思考
罗政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基层一线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总结近年来基层一线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选人用人中面临的新问题,对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选人用人中面临的新问题,把这一科学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体现好、落实好。
所谓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就是指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工作要从基层开始逐级进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干部成长链条,以此来保证处于不同级别和位置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实践证明,有过一定基层经历的领导干部,由于与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血肉联系,他们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考虑人民群众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各种问题。
第一,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走出来的领导干部能够获得最直接的实践经验,这对以后更好地工作是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基层一线领导干部长期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最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
第二,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符合干部成长规律。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和培养干部,其实质就是从条件艰苦的环境中选择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条件要差一些,生活要艰苦一些。但条件越是差就越能磨练人的意志,环境越是艰苦就越能锻炼人的能力。实践证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在经验上的确有很多优势。因此,让年轻的同志到艰苦的地方去,是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同时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意义,对于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很大作用。[1]
第三,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是改善现有领导班子结构的现实需要。进入新阶段,我国干部队伍出现了一系列阶段特征,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干部队伍入口越来越规范,但来源日益单一,实干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渐显露。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成了领导干部队伍的主力军,高校毕业生考试录用数量占每年干部増加量的一半还要多。总的来说,这些从学校门到机关门的干部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接受新事物快,改革创新意识、民主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比较强,想干一番事业。但他们经历简单,有的甚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了解不多,很少经受复杂环境、长期艰苦实践的磨炼,其中相当数量的同志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缺乏经常联系、同人民群众缺乏真挚感情、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缺乏直接接触,导致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与群众沟通的能力明显不足。弥补当前干部队伍的这些不足,就需要选拔和培养一些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走出来的领导干部。
第四,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拨培养链,是提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实践能力的需要。干部队伍的阶段性特征,简单地说就是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年龄轻、学历高、实践能力低。强调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拨干部,正是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不了解基层,不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不直接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不直接参与处理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实际能力不可能提高,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机关病不可能根除。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实践能力,很容易出现失误,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已经看到了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大了党政人才培养的工作力度。中央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鼓励原有的领导干部走进基层和生产一线,真正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也注重对基层一线领导干部的晋升和提拔。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了正确的导向,但是在从基层一线选拔和培养党政干部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部分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不够,存在等待观望、因循守旧、求稳怕乱、满足现状思想;有些单位只是口头喊喊口号,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许多基层干部学历不如机关干部高、理论素质不如机关干部好,对一些重要岗位舍不得腾出来选拔基层干部;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本位主义和盲目排外思想,认为“菩萨还是自己庙里的灵”。
二是缺乏规范管理和长效机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从基层一线选拔和培养干部还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规范,选拔和培养的资格、条件、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较多,公务员身份以外的其他优秀人才如优秀村干部、企业管理人才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选拔途径较少。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在机构改革中编制和职位有所精简,机关工作人员相对饱和,而公开招录公务员等占用了大量的编制和职位,可用于选拔基层优秀干部的编制和职位就更为有限。
三是选拔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相对单一。目前,对基层一线党政干部的培养主要依靠公开选拔、提拔交流、选调和考录等途径;而上级领导干部到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主要靠挂职、任职等途径。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选拔和培养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仍然突出。此外,选拔和培养基层干部的方法有些还不够科学。比如,聘任制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工作程序相对复杂、繁琐,且操作方法很不透明。公开选拨的时间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一次公选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完成,经费支出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四是部分通过公开选拔任职的干部存在“高分低能”问题。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干部被公开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后,由于工作的性质、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时难以适应。这些同志在新的岗位适应不了,原来的单位又难以回去,既尴尬又无奈。通过公开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在笔试上成绩优秀,处理实践问题上却失误连连;而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历和经验的基层工作者,却因笔试成绩差就失去了面试机会。
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大选拔和培养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的力度。现在一些干部削尖脑袋往领导身边钻、往上级机关挤,就因为大机关晋升机会多,提拔得快。这类干部往往由于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没有多少领导工作和实际工作的感悟,一旦遇到一些复杂棘手问题,要经受住考验是不容易的。那些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吃得了苦,对老百姓感情真挚,能挑重担,相比较而言,他们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更能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干部选拔工作应该改变以前的传统思维,把干部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表现纳入其考核范围,并作为晋升的重要指标。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应拿出一定领导职位面向基层一线实行定向公开选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都有一定比例的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任职,并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中央国家机关应当带头做表率,特别是政府综合部门、决策部门、涉农部门,可以考虑拿出一定数量的司局级副职面向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定向公开选拔,让他们有机
会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进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二,要完善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制度。“逢进必考”是《公务员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防止公务员录用中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完善。这一制度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成为所谓的“三门干部”,缺少社会实践能力,直接从家门、校门走进了机关,这种干部虽然自身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其实践能力和群众基础的缺失又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2]要通过完善“逢进必考”制度为基层干部进入高级别的机关单位开辟一条通道。比如,各级领导部门可以拿出一定的岗位,专门面向有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在招聘时,不同岗位的考查内容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差别。应加快试点步伐,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行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的做法,对于其中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从近年来中央机关招录公务员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家招收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人数呈上升趋势,这正是一个良好开端。[3]
第三,要将实践能力考察作为选拔基层一线干部的重要标准。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不是仅仅靠“死读书”就能得来的,还要靠经验的积累。选干部不是考秀才,选拔干部不能完全靠考试,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不一定擅长考试,而擅长考试的不一定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党政机关选拔领导干部时应逐渐扩大基层一线领导干部的比重。选拔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应在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的基础上以考察为主,通过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识人选人的准确性,以工作实绩、群众公认、廉洁状况论优劣。此外,必要时可在条件相近的人员中辅以考试手段,进行有限竞争。在考题的设计上,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符合工作实际,使考试能够真正反映出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基层干部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领导班子要想做到正确决策、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要由各个年龄段干部构成,这样才能充分考虑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同时,其他年龄段的领导干部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各级都要配备一批年轻干部,而且年轻干部的年龄是“层层递减”的,以保证能够为上一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干部。但是,这个年龄结构是结构性要求,不是“一刀切”的要求,是对少数人的要求,而不是对多数人的要求。也就是说,领导班子年龄“层层递减”是针对部分、少数人选,而是不针对全部、多数。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县乡领导班子成员的大多数人选,应该以到退休前能够干满一届为提名年龄界限。这样才能发挥各个年龄段领导干部的作用。
第五,要实现上级党政机关干部下派的多元化。目前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数量较大,应进一步拓宽基层挂职锻炼的渠道,尽快让更多的机关干部补上基层工作经历这一课。可采取组织部门集中选派、单位选派、对口扶贫选派等多种形式,灵活安排时间,多方面为挂职锻炼干部提供便利。要逐步弱化下派挂职锻炼形式,强化下派任职锻炼方式,真正形成在基层和一线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导向,防止把“去基层锻炼”变成“去基层镀金”。同时,应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扎根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在一起,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基层发展得更好,并完善保障机制,使这些领导干部能够下得去、上得来。
[1]魏淑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2.
[2]丁晓强.党内民主:党的建设与工作的生命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8.
[3]刘友田.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86.
(责任编辑:曹木易)
D262.3
A
2095—7416(2015)06—0089—03
2015-09-21
罗政(1990-),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