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泰州225300)
网络媒体兴起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
刘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泰州225300)
网络媒体目前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它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其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已经呈现后来者居上的势态。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规模惊人,比美国、俄罗斯、日本三国的总人数还多。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体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虚假新闻、炒作跟风等现象层出不穷。大众媒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而不少网络媒体恰恰还不具备甚至是缺失,因此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就不足为怪。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加强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管理刻不容缓。所有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应该正确认识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对我国网民以青少年为主,在结构上呈现低龄化,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实际,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帮助年轻一代的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加以完善和规范,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增强“把关”的能力和水平,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应对自如。不仅如此,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管理也应该纳入到体制内。
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编辑管理;制度建设
DOl:10.11965/xbew20150611
短短十多年时间,新闻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被网络媒体所颠覆。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性表现在快速、方便、互动、海量等方面,集中了众多传统媒体的特点,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点,也使得它产生不少问题,特别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出现了低俗信息、虚假信息泛滥现象,网络平台在提供便捷言论的同时产生网络暴力,各种恶意炒作事件不断发生,使公民隐私难以维护[1]。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作为把关人,其道德修养、政治业务水平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
郝倩倩[2]与张师维[3]认为,网站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甄选新闻的能力以及懂得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姜瑞娟[4]在《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一文中,从网络新闻编辑传者与受者合二为一的双重角色入手,探讨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天津大学期刊中心的郑建辉[5]提出,应针对我国的国情,对网络媒体和网络编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总体上来看,已有不少的学者对于网络媒体的编辑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还未提出一整套的管理方法与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近年来网络蓬勃发展与网络媒体新闻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网络媒体的政治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使网络媒体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
(一)网民规模逐年扩大
互联网发展在中国起步较晚,1994年5月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Internet接入互联网。在短短20多年历程中,互联网已然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2008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和宽带网民数同时超过美国;2009年底,中国境内网站达323万个,网民人数为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2012年,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42.1%;2013年,网民规模猛增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为40%)。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到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达到6.49亿人,当年新增加的网民超过30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半年之后的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又增加了1900万人,规模达到6.68亿人,相当于日本和美国互联网人口总数的两倍,互联网普及率为48.8%[6]。
据统计,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20岁至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到2015年上半年,我国25岁以下网民已经超过总数的一半,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度很高,而互联网作为“双刃剑”的效应也得以显现:一方面它能够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被利用来散布各种文化垃圾。年轻人心智尚不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互联网既为年轻人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新的广阔天地,与此同时,这也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网络媒体必须肩负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好网络媒体阵地。
(二)网络媒体发展迅猛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一种称之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悄然出现。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首次提出了新媒体这个概念,并将其称之为现代新型高速公路[7]。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融合了多种技术,并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上,集约化处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使得发布的信息数量成倍增加,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空前扩大。因此,有人这样评价网络媒体,说它为民众提供了“三个空间”,即言论空间、表达空间和话语空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8]。
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能够了解它的人为数不多,当然也就更不会把它作为媒体看待。20年前,我国《神州学人》、中国贸易报等一批报刊开始上网,当时都称之为电子版、电子报,并没有把互联网视为独立的新兴媒体。一直到2000年,网络媒体这个名词才在我国出现,次年新华网举办了“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网络媒体这个名称于是很快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随后被广泛使用。网络媒体不仅发布的新闻数量大,而且速度快,点击率也高。每当国内外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往往不是传统媒体,这也促使网络媒体更受到关注和欢迎。据报道,中国选择电视作为获取新闻渠道的比例,远远低于美、英等国。这表明,网络在中国已成为更为重要的新闻渠道[9]。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的历程相对于传统媒体时间上大大缩短。在美国,广播、电视、有线电视成为标准的大众传媒分别用了38年、13年、10年,而计算机信息网络只用了仅仅5年。我国网络媒体成为普及率达到20%以上的大众传媒也只用了14年。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较2014年底增加3572万,增长率为6.9%。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3.1%,比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60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4420万人,增长率为10.6%,网民使用率为77.4%,相比2014年底增长2.8个百分点[6]。
(三)网络媒体优势突出
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其快速发展势头引人关注,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优势之一是它的互动性。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受众不再是只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自由,而没有选择内容的自由。这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由传播者决定完全不同。受众在网络中不仅占居了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对各种现象、各种问题还随时能够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既可以“点赞”,也可以“吐槽”,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优势之二是它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度。也就是所谓的开放性和平民化,使得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这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优势之三是它的跨地域性。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国界之分,这是其他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之四是时效性。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页制作的过程既不像电视镜头需要经过编辑才能够播出,也不像报纸需要对版面进行排版才能印刷,它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就可以了。因此,一般国内外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往往是网络媒体[10]。此外,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比较简易,运营成本也比较低廉,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具备相当大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有很大不同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一般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将新闻处理到位。传统媒体常常是编辑、责任编辑、分管总编,甚至总编层层把关,相比较而言,时效不如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大都追求的是时效、是点击率,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常常抢发一些未经核实过的消息,甚至违背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造成种种乱象。
(一)过多的负面新闻报道,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负面题材报道是“以对人类社会产生消极甚至恶劣影响而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题材,经由报道者的采访调查、加工制作而成并用于媒体传播的新闻作品”[11]。对现实生活中假、丑、恶的批评,可以弘扬正能量,但这类负面报道如果过多,其宣传效果不言而喻。群众关注的拆迁暴力、腐败、污染、群体性事件、城管打人、官二代上位之类丑闻应该予以揭露,但一些网站以一种猎奇、欣赏、把玩的心态去报道某些负面新闻题材,扩大人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负面效果。有不少网站为提高点击率,刻意迎合所谓的“受众需求”,只要是负面的新闻,往往来者不拒。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方针。网络媒体不仅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还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全报喜,也不能全报忧,对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客观反映社会现实,不要畸轻畸重。如果凶杀、抢劫、车祸、污染等各种负面新闻密集地出现,往往会给人消极的心理暗示,感觉到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的社会之中,这不仅不利于人们客观认清现实,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虚假新闻的发生,破坏了新闻采写秩序
新闻学对虚假新闻的定义是,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实报道。虚假新闻由来己久,无论是国内国外、中央地方传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互联网与虚假新闻之间不能划等号,也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由于网络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受众日趋庞大,这一平台逐步成为虚假新闻的多发地带也就不足为奇。从社区论坛、博客,再到微博、微信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发布者,这在源头上为虚假新闻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而一些传统媒体从网络媒体取材,复制加粘贴后就发稿,随后网络媒体又迅速转载,起到“放大器”的作用。
2013年全国十大虚假新闻中的“2014年放假安排”以及“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两条假新闻,就被传统媒体官微广泛转载。一些网站片面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弱化了对新闻内容的审核,甚至在转载时还添油加醋,加剧了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2015年9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全国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予以严肃查办和问责,共有15家媒体和17名采编人员被处罚和处理。这些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有的是新闻单位转载未经核实的互联网信息,有的是新闻记者根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编写,反映出当前一些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作风浮躁、制度虚置、管理松懈的问题。一些新闻单位为吸引“眼球”,无视新闻报道必须履行的审核程序,一些新闻记者为“抢发”新闻,无视新闻采访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导致虚假新闻传播,严重破坏了新闻采访秩序,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严重败坏了新闻队伍形象,也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12]。
(三)低俗化的新闻,导致社会诚信度下降
网络空间既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也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在眼球经济时代,相当部分商业网站为追求所谓的点击率,把低俗、暴力、色情信息作为卖点,媚俗倾向比较严重,甚至把新闻变成“腥”闻、“星”闻、“性”闻,这种现象在文化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中尤为普遍。有的商业网站经常发布用新闻包装起来的所谓软广告等等,危害受众利益。还有的制造争议话题、故意抬杠,营造出某种话题受到千万网民关注的假象,恶意炒作。作为“网络传谣第一案”的主犯秦火火,曾在网上大肆造谣,污蔑张海迪、杨澜拥有外国国籍,称罗援“当逃兵”“家人供职国际大公司”等等,因而受到法律制裁。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低俗化对社会和网民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低俗化的泛滥趋势可能会导致社会诚信度下降,人们的道德水准下滑,娱乐之风愈演愈烈等负面现象。倘若我国网络空间由低俗、暴力、色情信息所主导,不仅会严重损害我国的良好形象,而且会极大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断送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年初以来,政府部门和互联网企业都瞄准了网络低俗化这个问题,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净网”行动,对涉嫌淫秽、色情及低俗等信息进行打击整顿,关闭查处淫秽色情等各类违法违规网站两千余家,关闭违法违规论坛、博客、微博客、微信、QQ等各类账号两千多万个,清理各类违法有害信息逾十亿多条。打造社会化的治理体系,是整治网络低俗化的关键之举。
(四)编辑能力不强,发布新闻不严谨
一是有些网络新闻编辑原封不动地拷贝报纸的新闻标题。报纸新闻标题与广播、电视、网络是有区别的,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作网络新闻的标题,但大多数并不适合“拿来主义”,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再制作。二是不尊重原创新闻知识产权。从报刊和其他网站上转载过来的新闻稿未标明出处。三是一条新闻在同一频道或栏目中重复发布。四是把频道或栏目杂志化。不少网站在新闻频道开设了深度报道栏目,这本身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但如果这类栏目设置得过多,文章过长,短消息、动态性新闻数量不足,就会有悖于网络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五是狭隘地理解“本土化”。这主要是针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的。除非发生特别重大的全国性、国际性新闻事件,不少网站首页最抢眼位置、强势部分几乎总是被当地新闻占据。全国化、全球化与“本地化”并不矛盾,不是排斥关系,如果对本地化的理解过于狭隘,那么国内、国际新闻的编辑发布量就必然大大减少,因而点击率也必然下降,从而会对网站的访问量产生影响。六是片面追求软新闻。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一般把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服务性新闻纳入其中,在形式上它比较通俗,也注重趣味性。这类新闻点击率比较高,说明不少人上网时愿意阅读,但硬新闻也有许多人喜欢阅读,并非喜欢阅读软新闻的就不去阅读硬新闻,也并非喜欢阅读硬新闻的就不去阅读软新闻。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读者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过分刊载软新闻,甚至登载一些迎合低级趣味的媚俗新闻,是对读者需求的漠视。七是舆论导向意识不强。网络新闻编辑既是网络新闻的编辑者,也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同时网络新闻编辑还是网上舆论的掌控者。当前有些网络新闻编辑的舆论导向意识不强,对网上的各种论坛监控不力,网络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一旦出现失误,舆论导向产生偏差,就有可能危害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国有300多万个网站,网络新闻站址规模也很大、从业人员众多。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采集录入编辑,也称之为信息录入员。他们对海量庞杂的新闻筛选、归纳,然后加以分类;第二种是对材料进行加工的编辑。对搜集来的素材,由他们负责萃取加工和编排;第三种是总编辑。负责整个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总策划,对各个编辑之间的工作运行关系作出协调,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目前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大都是从传统媒体(如报刊、广电)编辑、记者、网站管理员等职业中转岗来的,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而假如网站新闻编辑的职业素质低下,那他选择的新闻、调整的页面就很可能存在风险[13]。因此,如何把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管理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十分迫切,而且非常重要。
(一)增强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抵制各种低级趣味,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发布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这是网络媒体也是新闻编辑应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所以网络媒体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闻编辑队伍,要让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充分运用网络的多种特性,履行好肩负的社会责任,自觉遵纪守法,遵循并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把社会责任意识渗透于每条稿件播发的始终。要切实承担政府和受众之间的桥梁沟通责任,使其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场所,成为党和政府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特别要承担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不仅要传递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青少年网民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二)建立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培训制度
对于网络媒体新闻编辑来说,既要具备传统新闻采编业务技能,又要具备现代化传播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传播的规矩。除了从业资格考试前的集中培训外,也要对获得从业资格之后的网络新闻编辑定期开展培训。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年度在岗培训机制,将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规划,加大投入,分期分批,分级分类,最好每一两年进行一次,以什么方式培训、培训多长时间、培训课程的安排等都要有具体要求,同时要对网站作出硬性规定,对不按要求组织网络编辑参加业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对网络新闻编辑定期开展培训充电,才能使其政治思想、编辑视野、业务技能得到提升,从而带动网站宣传水准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切实规范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工作流程
科学的工作流程可以让网络媒体新闻编辑有规矩可依、有程序遵循。这一工作流程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稿件从何处采集、采集到的新闻稿件如何编辑、每天的工作程序以及上下班交接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内容。特别是在对新闻事实核准上如何建立制度,对合作媒体群每个栏目的评估体系如何建立,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原则如何确定等。
(四)提升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新闻价值往往蕴含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之中,不少新闻网站籍此在短时间内能够大大提升人气。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网络媒体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力量进行报道,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派出精兵强将,不是每个网络媒体能够做到的,这些用于攻坚的“特种部队”需要在平时加以培养,经常磨炼,在实践中建立起高效率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好突发事件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做出专题报道。
(五)增强网络媒体新闻编辑“把关”水平
网络传媒为了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常常把“软新闻”作为“杀手锏”,对于追求浏览率的网站,不可否认“软新闻”是需要一定比例的。但这只是一种佐料,主流媒体的标志性核心产品永远是“硬新闻”。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不能以媚俗与娱乐元素为偏好,不能一味迎合受众的这种求软心理,在编发新闻时要防止新闻煽情化,既要多考虑时效性、趣味性、可读性,也要考虑思想性、人情味,这样编发的新闻才能有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六)实行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管理全覆盖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宣布,2015年起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新闻网站记者纳入记者证管理范畴,填补了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对于网络类别的采访编辑人员新闻实践上的法律空白,为新闻网站记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网的精神。但目前商业网站的新闻编辑人员尚未纳入记者证管理范畴,这种缺失需要及时加以改变。建议要实行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人员管理全覆盖,制作统一规范的培训证书,做好培训证书发放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培训证书申领、核发、使用、更换长效机制。加快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人员资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从业资格证书申领和核发制度,切实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培训证书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做到人证合一、专证专用、遗失即补、离岗即交。认真开展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人员培训证书登记备案工作,每年定期将持有培训证书的人员名单及时登记注册,并向社会公示,便于群众监督。
(七)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的监管
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管理工作体制,加强对网络媒体管理工作的统筹,依法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编辑从业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不良行为记录登记、申报、审核、查处机制。定期对从业资格实行注册,注册时要对资格持有者的职业行为进行鉴定,如果注册人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故意制造假新闻,出现宣传事故等情况,可以不予办理注册,其上岗资格自然取消。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不良行为举报平台,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加强对不良行为的审核,依法严格控制不良行为人员再次从事网络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确保互联网新闻工作依法、有序、健康开展。各非新闻单位网站应将取得从业资格的网站新闻编辑公示于众,社会公众可以对其予以监督和举报。
网络媒体已成为与电视、电台、报纸并驾齐驱的主流媒体,并且发展潜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没有地域限制,而且速度快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这些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显示出十分突出优势。但网络媒体对新闻的反应速度快,与受众的互动性比较强,这些特征使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温床,也就是容易造成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滋生蔓延;原创性较差,转载的东西过多,不少还是重复的新闻;此外,在公信力和权威性上,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不可同日而语。网络媒体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成长,其传播的东西如果不与社会进步相向而行,就违背了它的本质,就不能承担起社会守护和舆论引导的作用。网络媒体新闻编辑是“守门员”,履行把关的重要职责,对他们的管理必须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桂钰涵.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EB/OL].(2014-04-03)[2015-09-09].http://media.people.com. cn/n/2014/0403/c383206-24817578-4.html.
[2]郝倩倩.浅谈网站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5(6):91.
[3]张师维.如何强化新闻网站编辑的社会责任意识[J].2015(3):128,116.
[4]姜瑞娟.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31-133.
[5]郑建辉.从网络媒体的性质看网络编辑的管理[J].天津科技,2011(2):95-96.
[6]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68亿人[EB/OL].(2015-07-23)[2015-08-20].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 2015-07/23/c_1116022351.htm.
[7]方汉奇.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9]新浪传媒.我国74%受访者表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EB/OL].(2012-12-20)[2015-09-09].http:// news.sina.com.cn/m/2012-12-20/145625857749.shtml.
[10]魏旭峣.谈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1-113.
[11]丁柏铨,陈相雨.“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0-136.
[12]总局通报15家媒体刊发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EB/OL].(2015-09-28)[2015-09-30].http://news. xinhuanet.com/zgjx/2015-09/28/c_134667244.htm.
[13]晋雅芬.虚假新闻是媒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EB/OL].(2011-02-19)[2015-09-05].http://www. jcrb.com/zhuanti/whzt/xjxw/gfps/201103/t20110312_510913.html.
责任编校:梁雁
Management of News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Media
LIU Hong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The Internet media currently become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people to get news and it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news spread.It provides new experience to audience in terms of seeing,hearing,and feeling 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has been increasingly large.At present,China's Internet population is the total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Russia,and Japan.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dia,the advantage of Internet media is obvious.But at present,the Internet media generally has som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especially false news,hype and copycat phenomenon emerge endlessly.The mass media should have social responsibility,but a lot of Internet media just do not have.Therefore,they lead to the loss of Internet media credibility.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the status of the Internet media is also rising,so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ternet media news editing.All Internet media news editor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 and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Particularly,the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are young adolescents,whose actual level of education is generally low.Therefore,the editors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help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Internet users set up the correct world,life and values outlooks.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Internet media news editors working proces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for network media news editors,and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control in the face of sudden emergencies.Moreover,the Internet media news editors’management should als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
network media;news edition;edition management;system construction
G231
A
1672-8580(2015)06-0094-08
2014年度江苏省期刊协会立项课题(2014JSQKB039)
刘红,副编审(E-mail:539838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