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五虎少林会”的传承与发展

2015-04-10 08:28王晋伟张永进原彩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五虎花会武学

王晋伟,张永进,原彩萍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北京理工大学 附属中学,北京100081;3.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100069)



民俗体育“五虎少林会”的传承与发展

王晋伟1,张永进2,原彩萍3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北京理工大学 附属中学,北京100081;3.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100069)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北京郊区“五虎少林会”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梳理了其历史渊源、内容形式、传承困境,并给出相应建议。旨在弘扬民间优秀体育文化。

五虎少林会;传承;发展

民俗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要灭一民族,先灭其文化”,可见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民族价值观念的完整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业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民间体育的发展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其生存和发展还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作用。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利用民间体育,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传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1]。

“五虎少林会”并非是一个组织,而是一项体育活动,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京郊房山区,长阳镇公议庄村的“五虎少林会”,正向世人再现这博大精深的中华少林武术精华。为了使五虎少林会后继有人,保持并发扬民间传统体育特色,经武术协会大力宣传及精心组织,目前五虎少林会有会员1000 多人,他们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和表演,获得各方面好评[2]。这项体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集武术和故事情节为一身。它取材于民间故事《赵匡胤董家桥斗五虎》的传说。之所以称为“五虎少林会”,是因为在众多角色当中,有董家的“五头虎”,而其整套武打动作则传承于少林武术。除了五头虎之外,主角还有13人、5个丫头、红脸、黑脸、柴王,共计60人,表演时一个个人物穿插于锣鼓声中,既通俗又喜庆。少林会集个人单练拳、双人或多人拳脚对打、武术器械单打或多人兵器对打表演于一身,以舞剧的形式展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传承过程中它融合了中华传统武术与民间花会的双重文化内涵,极具武学和民俗学价值。

1 五虎少林会的内容形式

五虎少林会是北京民间花会中的一档武会,正所谓开路打先锋,五虎紧跟行。花会的表演分文场和武场。其文场鼓乐,每班9人,有操大鼓1人,小鼓1人,大拨6人,小拨1人,奏乐时,文场站成圆形,操小鼓者居中而面向武场,其排列形式如众星捧月一般。操大鼓者为小鼓之后,操大拨6人面向小鼓,时刻注意小鼓的指挥,所有文场节奏变化全凭操小鼓者指挥,其指挥方式有时是以手势动作,有时以鼓声变化,在操小鼓者按鼓不动时,由小拨指挥全场。鼓乐的曲牌有:围场,调乡,回乡,引阵,蝴蝶扑,十三场,七棒,鸳鸯楼,五虎参驾等。

武场上场便是五虎棍的表演,表演内容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宋太祖赵匡胤路过董家桥,遇到董家五虎,路见不平与之打斗,其中表演的引阵,破阵的各种武打套路。少林功夫的表演则是灵活多样,刀枪剑戟,可以任意选择。其表演有少林拳、三皇炮捶拳、四平拳、子母阴阳拳、燕青短打等拳术。演员们挥舞出各种动作,隆重热烈,各具特色,昂扬向上,鼓舞人心,震撼观众。

2 五虎少林会的历史演进

五虎少林会的前身是少林会。“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学与民间武术始终呈动态交流状况。一些民间武术家投身少林,将自己门类武术带入少林;少林武僧参与民间活动甚至为朝廷建功出力,传授俗家弟子,又将少林武术传播于民间。史料记载:至晚在宋代,少林寺已大规模招收俗家弟子。在这一背景下,少林武术在民间广泛传播,以宗族、团练、联庄会等形式存在并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不同规模的“少林会”。北京房山区公议庄的“五虎少林会”,是由“少林会”衍生而来,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宋元、明初时期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起初,公议庄的少林会是以少林武术为基本内容,平日自己练功,节庆日当众撂地表演,不化妆,无剧情,没有确定的民间花会的组织管理程式。之后随着当地民间花会的不断发展,少林会根据“赵匡胤董家桥斗五虎”的故事传说作为剧情进行了集体编排,又引入勾脸化妆的扮相,使得五虎少林会应运而生了。

2.1 民国二十四年(1936)在良乡为国民党宋哲元部炮兵八旅作慰问演出,士兵士气深受鼓舞,喻为“就像打冲锋一样”,武术李教官对老师傅们的武功非常钦佩,旅长赠黑绒面黄金龙镶边坐督锦旗一面,上书红字“尚武精神”,另有门旗一面。实物在文革中已经损失。

2.2 1958年“文艺百花齐放”时期,北京昆曲剧团的侯少奎老师等人,来公议庄村体验生活时,观看了“少林会”表演,给予很高评价,说“你们的少林会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并在演员化妆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

2.3 1991─1995年连续五届参加龙潭湖“全国民间花会大赛”,前四届连续荣获本市会档最高荣誉“二等奖”,有“优秀奖”奖旗、奖杯、荣誉证书。第五届获“三等奖”,有“表演奖”奖旗、奖杯、荣誉证书。以上成绩镌刻于龙潭庙会主会场大理石碑上。(有一届遗漏没刻上,联系组委会补刻,未详结果)另有个人表演奖四人次(邓建华、李秀颖、许海林、李娜),编导奖一人次(张友林)。

2.4 1998年经花会专家 隋少甫老师傅推介,参加天桥文化广场花会演出。

2.5 1999年之后几乎每年参加莲花池庙会,深受欢迎。

3 五虎少林会的传承价值

3.1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公议庄“五虎少林会”包含少林功夫和民间花会的双重文化内涵,是少林武术民间化,民俗化的实证;是中华传统武术(少林功夫)民间传播的鲜活标本,如其中的传统徒手、器械、对练等武术套路,是寺僧武学民间化的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广泛教习武术,足以健体强身,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民族身体素质。

3.2 民俗价值

公议庄“五虎少林会”是民间花会十三档正式花会的重要会档(“开路”打先锋,“少林”紧跟行……),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传统节庆日、庙会上的演出,足以展示民族传统文化,渲染喜庆气氛,促进民众对民族归属感的认同,起到教化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3.3 文化价值

公议庄“五虎少林会”武术内容尤其以器械对练见长,是当今武术界所罕见的器械实战的标本宝库,其中蕴含了攻守统一、进退有据、将器械特点充分发挥等许多哲学的、武学的、艺术的、文化的,属于本民族的精神内涵,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剧情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伤亡情节,只有战败而退的场面,这同儒家思想的“以和为贵”融会贯通。这种“草根艺术”的民间花会,正是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3.4 武学价值

对于有些濒临失传的武学,例如单多头、散多头、六七式、罗家枪等,公议庄“五虎少林会”对传统武术的发掘整理具有弥足的武学研究价值。“五虎、五丫头手徒手阵法表演场”对研究武学“阵”,又提供了线索和可挖掘的素材。

4 五虎少林会传承现状

4.1 传承方式

公议庄的五虎少林会在管理模式上成四世同堂的特点,分别为:坐场老师傅,一般由会里资质最长的老先生担任,起到仲裁作用。即当大家对角色演绎产生分歧时,由他来进行权威的判断;教场师傅,一般由上一代扮演赵匡胤、郑子明、柴荣角色的会头单独或共同担任。其主要职责在于教授技艺,组织练习和主持会里事务,是会里“当家的”;挽手(扮角的),一般由同一辈里技艺较突出的学员担任主要角色,形成以赵匡胤等为核心的扮角部分;大学徒,就是指会里的后备力量。以练习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为今后进一步扮演角色奠定基础。由此四代力量形成了完备严密的传承体系,任何一名会里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各自的职责。公议庄村也形成了以五虎少林会为主体的公开、无偿的集体自觉传承模式特色。公议庄“五虎少林会”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祖上传”,靠的是村民一代代口传身授,自发参与,自我管理,集体传承。所以没有明确的师承分代形式的记载,不同于武术宗派,技艺宗派的那种严格的封闭式传承。

4.2 传承危机

五虎少林会的传承如今存在诸多困难。经济上保障不力,组织管理不严密,传承、发展没有原动力,效率很低。造成了会众减少,财力困窘,水平降低,内容缺失,文化含量减损的濒危现状。

5 五虎少林会的发展途径

5.1 集中在会的骨干力量 ,以主要传承人、责任人的使命感,全力投入传承、发展事业。利用现代化电子设备,开始系统整理,物化武术、花会两个轴心文化内容,实施保护和发掘,向成书、成电子图书影音化方面作积极尝试。摆脱只靠口传身授,容易缺失的困境。花会角度,选择培养的优秀者加入总会馆正式拜师学习“五虎少林会”内容,解决传承人缺少的问题。排练更适合广场演出的集体项目。

5.2 武术与花会分立,以武术提高水平,以花会弘扬传统文化。两者有机统一,互相促进,逐渐达到以武兴会、以会载德的目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用科学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彻底解决松散、涣散、效率不高的问题。形成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活动有序,高效率的良好局面。

5.3 寻根少林寺,深入学习少林武学精髓,对少林功夫民俗化现象作出理性分析。通过吸纳整理少林武术的精髓,和本项花会相互结合,融合发展自身武学精髓,打造会员精深技艺。

5.4 利用好新建的会馆,保证训练、活动日常化,摆脱小农经济时代“农闲起会”的被动局面,提升训练、表演的综合水平。积极培养年轻会员,编写各层次训练教材,向镇域内中小学普及武术课,协助各校促进传统体育特色校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的同时,培养更广泛的后备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外乡传授,使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伸枝展叶,恢复活力。

5.5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物品,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实物、荣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散失。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扩大宣传与交流。建立武术、民间花会、民俗传统方面的图书室,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认知水平,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5.6 广泛参加周边地区的重大花会表演活动,重返京城各大庙会。组织参加各级传统武术赛事,参加各级政府的花会调演,民俗日庙会演出。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节庆日表演、庆典演出、庙会、灯会,成立专业化表演队。参加武术赛事,参演花会调演,在世人面前展现中华武术与传统花会的文化风采。与同类花会广泛交流 ,互相促进,邀请召开研讨会。综合同类花会各自优点,根据会员人数和功夫水平,编排内容更丰富,观赏性更强的演出模式。参加各级各类武术协会、花会协会、民俗协会的活动,扩大学习交流空间,谋求新的发展。

5.7 实现产业化,和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扩大当地观光农业影响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整合发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原彩萍. 北京花会中民间体育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0.

[2]王华.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五虎少林会彰显传统体育活力[N].人民日报,2006-10-26(12).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Wuhu Shaolin"

WAGN Jin-wei1,ZHANG Yong-jin2,YUAN Cai-ping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Beijing 100081,China; 3.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 ,Beijing 100069,China)

This paper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Beijing suburbs of Wuhu Shaolin "folk sports mining, combing its historical origin, form and content, inheritance dilemma,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ims to promote the outstanding sports culture.

Wuhu Shaolin ;heritage; development

2015-11-16

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计划科学研究一般项目(TSSK2015B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TY013)

王晋伟,男(1980-),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适应性体育。E-mail:wangjinwei0402@126.com

G80-05

A

1004-2237(2015)06-0107-03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6.022

猜你喜欢
五虎花会武学
北京花会与年味儿
那些人
《五虎图》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美术作品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500年五虎少林会 京郊传承现雄风
奇葩姐妹换夫记
博弈名谱(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