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莹,范聪聪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最早出现于精神病学文献。本文将从狭义上理解社会支持概念,将社会支持定义为社会各界针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各项救助行为或服务[1]。外来务工子女,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的打工人员的子女。其父母一般以体力劳动为主,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在本文中,外来务工子女年龄主要指6—18岁的未成年人。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发起和推动的,它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2]。在政府支持方面存在以下困境急需改善:1.立法体系尚未建立,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型产业,使得该领域规范真空、控制失灵,人们在很多问题上都不能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面对城市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国家至今还没有颁布专门法律予以规范,只是在一些法规上有所涉及。各机构、部门也因此职权不清,明辨不了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彼此之间不能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制度上,漏洞百出,没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在管理方法上,除了职能不明确外,其工作人员往往“走过场”,执法不严,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办事。2.认识和观念落后,投入不足。政府专项拨款尚未建立起来,资金严重匮乏。我国的财政补助远远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做相应幅度的调整。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城市,其外来务工子女只有很低的补助,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从社区本身来看:1.专业队伍素质偏低。首先,目前与外来务工子女社区支持相关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还比较少,人员经验和技巧知识方面都比较薄弱。由于薪酬较低,大部分专业人士不愿进入社区,加重了社区人才队伍缺乏专业性的困境。其次,大多数从事外来务工子女社区支持的人员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职工、单位退休人员。他们没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也没有参加岗前的专业能力培训。他们能做的仅仅是简单的生活起居类照顾,而对于一些负面情绪的疏导以及因个人差异而导致的多样化需求等更高层次的照顾则显得力不从心。第三,进入社区的志愿者人数较少,尚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他们都是暂时性、短期的,所以在社会参与方面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2.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外来务工子女精神、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需求。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孩子们的娱乐等基本设施,社区的服务项目单一且量少。它们多数是在社区内安置少量的体育设施,有时只能几个小孩子在玩耍,其他小孩子一直在排队最后也没能玩成。对于孩子们益智等方面的活动和设施,多数社区都未曾考虑到。也没能注意增强孩子们的自我表达、沟通交流和组织能力,从而能让孩子们自我独立地解决问题。
从居民与社区互动方面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居民参与率过低。传统单位制下形成的“单位参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的产生。旧的“行政本位”和“单位本位”所形成的参与体制和参与规范所产生的只是个人观念和行为上强烈的单位认同意识和单位参与意识,社区归属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培养还有待时日[3]。另外,以往的工作方法偏于行政化、僵硬化,削弱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其服务内容简单划一,不能够满足居民对社区生活人性化的需求,对居民的积极性起到压抑的消极影响,使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越来越低,不屑于参与社区活动。
社会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除政府和社区这两个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是:1.很多社会组织的认识和观念落后。很多社会组织认为外来务工子女素质低下,对他们存在歧视的观念,大多数社会组织不能够积极对城市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2.学校支持网络尚待更一步完善。学校是孩子进入学龄期以后最为重要的社会场所,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学习各自规范,参加学习竞争,为其将来步入成人世界奠定基础[4]。对于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在学校里面临的困难是学业困难和交际障碍。就学业困难而言,首先是选择学校的问题。城市中许多学校存在户籍限制,外来务工子女不能够进入该学校就读。其次是弱势科目的问题。有的孩子一开始在农村读书,后来随着父母务工转而进入城市就读。但城乡的教学资源和水平不一样,所以这些孩子一般难以适应新环境,不能跟上城市孩子的学习进度。就交际障碍而言,外来务工子女大多羞涩、自卑,不太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另一方面是由于城乡文化差异,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孩子的共同语言、兴趣爱好不一样,因而难以有效沟通。
按照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家庭支持主要分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低、城市物价水平高等原因,在物质支持方面,能够满足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不能提供更深层次的物质供给。在精神支持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欠缺的较多。他们大部分由于自身受教水平低等原因,从事劳动强度大、务工时间长的工作,往往身体疲劳而疏于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能够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在教育、娱乐等方面,他们有心无力,不能够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业上面临的困难,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们的业余兴趣。在怯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身边耳濡目染,外来务工子女略显自卑,不善于积极主动和别人交换意见、参与讨论。
1.明确政府定位,立法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合法权益
政府需从宏观方面把握城市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社会支持问题,做到政府策划主导、社区具体落实、居民积极参与。在社区实施过程中,政府和居民积极监督和反馈,以保证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首先,政府应高度关注城市社区外来务工子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城市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社会支持的相关方面进行立法,使得各项相关工作有法可依,尽量做到将外来务工子女在受教、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进行细化。同时也使各部门明确自己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权限和职责,相互分工与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工作网络。其次,政府需要严厉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合法的政策要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对于损害外来务工子女合法权益的要严惩。第三,政府需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定期进行检查。通过监督,反馈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效果,以便及时修正改进。
2.加大政府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对于社会支持而言,“资金投入”与“工作开展”二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政府的物质支持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首先,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起经济增长和资金支持的同步运作机制,适时加大投入,将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纳入政府资金支持专户,专款专用。其次,国家可以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一方面出台切实政策,提高外来务工者经济待遇,包括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5]。另一方面,尽力吸引企业捐助或者投资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例如对于这类参与捐助或投资的企业,国家减免税收。同时,也要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捐助该事业。采用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改变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1.加强社区服务组织与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在高校教育方面的支持。提高社工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社区助人自助理念、方法和技巧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其次,开设专业培训或进修班,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对从事外来务工子女社区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外来务工子女的需求和基本的心理障碍、与社区的融合度等有细致的了解。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后,可以实行“有证加薪”政策,提高薪酬待遇,鼓励员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技能。第三,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充分调动那些有善心、讲奉献的青年人的热情,积极建立志愿者组织,使他们有秩序、有规范、长期性地从事服务活动,进而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2.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意识
加大宣传关爱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分析外来务工子女社区支持的重要作用,把社区支持事业上升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同时,要培养居民“社区是我家,支持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可组织一些文化讲座,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让外来务工子女家庭能及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之能够较快地了解并融入当地风俗。居民的参与来源于居民对其在社区中地位的界定,只有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才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3.增加基本服务设施,争取服务项目多元化
对于社区一些比较陈旧的运动器材,应该及时加以检查维修和置换,并增加器材的种类,以满足孩子们身体多个部位专门化的锻炼。同时,要在德和智方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使服务项目多元化。在德的方面,可以举办一些“学雷锋”等活动,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区内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事先收集社区家庭关系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对于那些离异、父母与子女关系处理不好或患有先天性疾病、残疾的孩子,工作人员要主动与其联系,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在智的方面,社区可以举办一些“趣味问答”等益智比赛,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知识和技能。通过社区的这些服务项目,让外来务工子女和社区的其他孩子共同奋进,全面发展。
要积极宣传外来务工人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增强企业和有关社团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愿意把资金投放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事业中,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对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社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其信心,要相信自己一样具有聪明才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第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其他孩子不歧视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号召对于孩子们态度的改变会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习惯于服从集体和规范,如果学校的规范对外来务工子女表示接受,那么其他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认定彼此是平等的,进而达到身份融合的目的。第三,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缺点和优点,了解他们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从而建立真实可靠的档案,便于因材施教。老师要善于捕捉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在生活上多考虑他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他们能够做到的是提高经济水平和提供多一点的时间、精力陪伴并教育子女。父母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培训,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劳动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6]。这样便可以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增加薪酬,增强经济能力,提高家庭购买力,满足子女发展需求的花费。同时,倡导父母提高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关注度,增进亲子关系,要让子女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和理解,体会到家的温暖,构建较好的家庭环境。
[1]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3.24.
[2]陈雅丽.社区服务研究:理论争辩与经验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6,(6):37-41.
[3]周莲,方巍.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偏离[J].当代青年研究,2011,(12).22-27.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50.
[5]许勤明.关注外来务工子女教育 努力践引教育公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21-22
[6]余芳,刘玮琦.城市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适应性及社会支持建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