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仁
基于大体育课程观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李兴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7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访谈,指出了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基于大体育课程观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不断地增强体育课程的开放性;教师要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淡化授课形式的革新,把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重点;把校外、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纳入学习考核。
大体育课程观 高校 改革
大体育课程观是指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三个方面,首先是以现代运动为核心的开放型学习内容,其次是课内外结合的体育大课堂,最后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学习形式。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体育课程研究,即对体育课相关的一些问题的研究较多,对大体育课程观下的体育课程综合研究较少或者研究还不够深入。把课外锻炼与训练、校外体育、体育课三者独立进行研究,没有重视这三者彼此相关、相互促进的作用。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随着研究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推进,已进入到逐步完善的阶段。由于对大体育课程观理解不够深入,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体育课程观下体育课程学习内容是开放性的
大体育课程观以现代运动和运动技术学习为纽带,在“健康第一”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下,以体育课为载体,首先为学生选择一些最为流行、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以及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竞赛体育项目。近几年随着终身体育观念对学校体育影响不断深入人心,学校体育课程越来越倾向于扩大体育学习范围,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把各种休闲娱乐、民族传统文化项目、新兴时尚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程学习中。这也是现代学校体育课程顺应时代的潮流,与现代体育发展趋势构建开放式的学习内容与氛围,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与奥运竞技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
2.大体育课程观下体育课时间与空间向外延伸
狭义的体育课程较多地关注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课堂教学处于绝对核心地位,课余时间的锻炼从内容上与体育课程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或者异变为学生纪律的考评手段,与体育课程学习无关。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有充足的课余锻炼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专长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课余体育活动与锻炼的手段。在大体育课程观下,需要体育课学习内容与学生课余锻炼联系起来,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的愿望。体育课从时间上将不再局限于限定的每周两节体育课,从空间上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场所,学生体育学习的空间与时间都向外进行延伸。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运动队训练,继续进行体育运动技术或者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
3.大体育课程观下体育学习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学习形式
学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要完成这一任务,不是单靠每周两课时体育课就能完成的。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效性,希望通过每周两课时的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能力。显然,通过每周两课时体育课程无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课程任务。大体育课程观要求学校、家庭、社区要相互合作,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与活动,还需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家庭、社区的体育活动中。
1.课程改革主体对“大体育课程观”的认识
我们通过对陕西省7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高职院校3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共对37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在回答是否了解“大体育课程”概念时,有多达24人回答“不知道”,占有效问卷的65%,7人基本了解,6人较为清楚,各占19%和16%。通过资料让受访谈者知道“大体育课程”的概念与内容后,当问到: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在大体育课程观理念下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回答很有必要的有8人,必要的有6人,不确定的17人,回答没有必要的有6人,各占22%、16%、46%、16%。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受访谈者对“大体育课程”这一概念与内容了解很少,有65%甚至不了解,对“大体育课程”理念的认同也不够。这一现状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停留在狭义体育课程改革的层面上。改革的对象也只能局限于体育课的改革,也就不会把课外锻炼与训练、校外体育纳入课程改革的范围,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2.注重授课形式改革
通过对7所院校授课形式进行调查,体育课实行“三自主”模式的有4所,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有2所,一所院校没有进行上述两种授课形式改革。通过对学生和部分教师的访谈,普遍认为“三自主”、俱乐部模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但因项目差异、教师授课能力等因素影响,学生锻炼的时间与强度明显降低。一所院校没有进行上述改革,学生强制锻炼的时间与强度得到保证,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课余时间以及校外体育参与率较低。从以上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各个高校实现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由于其他原因,主动参与的时效不稳定,锻炼的强度与时间没有保障。
3.传统授课习惯的阻力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前苏联运动技术为中心指导思想的影响,虽然全国中小学,包括高等院校进行了多轮次的体育课程改革,但由于固有观念根深蒂固以及思维和工作习惯的惯性,很多教师在授课时,还是把体育运动技术作为课程的绝对核心。学生运动技术掌握的程度作为自己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没有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些传统的授课习惯限制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要求。
4.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指标单一
传统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主要采取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运动技术、达标水平、上课考勤等。这一评价模式一般以量化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是静态的、结果式评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缺乏对学生进步、态度、情感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够客观。
1.增强体育课程的开放性
体育课程不能只限于课本或者大纲要求的运动项目,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下,选择一些学生喜欢,难度适中的体育项目,可以把时尚性、娱乐性强的项目纳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提高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改革的观念,体育课程改革不只是体育课的改革,要建立大体育课程观的理念要求把体育课学生课余锻炼、校外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体育课作为桥梁,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校园体育社团活动,自主业余锻炼与训练等。在大体育课程观下体育课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要向外延伸,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
3.淡化授课形式的革新,把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重点
在大体育课程观下,体育学习不局限于体育课堂,只要能有助于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授课形式只是一个手段,不能够本末倒置,强调手段的花样出新,不考虑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4.把校外、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纳入学习考核
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只是体育课堂内的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向外拓展,把在校内外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体育考核中,用考核作为杠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增强考核的实效性与客观性。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改革的误区。大体育课程观为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提供了可能,在大体育课程观下要不断地增强体育课程的开放性;教师要提高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淡化授课形式的革新,把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重点;把校外、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纳入学习考核,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苟定邦,董林.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679-683.
[2]王广,王兴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96-98.
[3]蔡樟清.寓生命教育于高职体育教学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115-117.
[4]李胜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实施“有效教学”途径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130-133.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