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薇
高校书法艺术教学“技”与“道”的思考
何薇
大学的书法课教学,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汉字的书写技能,更重要的是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审美意识、文化心态和创新思维等诸多层面。因此,必须将书法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
书法教学 审美意识 文化心态 创新思维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发文,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相继开设了书法课。有人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属于“道”,培养的是审美意识、文化心态和创新思维;书法课教学属于“技”,训练的是书写技能。当前的书法课教学也大多偏重于书写技巧的训练,这尽管是必要的,却有点舍本逐末。笔者认为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是“技”与“道”的关系,而是密不可分。本文仅对此略陈管见。
中国书法是艺术,艺术是自然的美化。因而借助于书法教学,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而在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的影响力可谓最大。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在中国的诸多艺术种类中若以“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被接受状态”和“群体性痴迷”为标准,那么唐诗、书法和昆曲都曾“产生过长时间的社会性痴迷”,对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①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则以点、横、撇、捺、竖等基本笔画构成。因此,书法教学中一开始先练习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将字写得整齐端正,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将汉字的这些笔画搭配得整齐端正,不一定就是书法。古人云“字无百日功”,是说将汉字写得端正整齐,比较简单。但要将汉字的书写提升为书法艺术,却不是一百天就可以达到的。因为,汉字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本身就体现了审美意识。古代书法家观察惊蛇入草、三峡荡桨、担夫争道等情景,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目的是将其体现于笔下。
书法的审美性体现在用笔、结字、章法等层面。用笔,即点、横、撇、捺、竖的写法。古人谓“点如坠石,横如阵云”,是说不仅书画同源,汉字六书之一就是象形,而且书法的点画也应该具有逼真的形象性。其次,通过结字将笔画排列组合成汉字,更具有审美性。同一个“之”字,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就具有不同的形态,这是因为对美的体悟有别;在《兰亭序》中也无一相同,这是因为上下文用笔轨迹不同。再次,章法上最忌讳“布如算子”,因为那太呆板,缺乏灵气;印刷体集字不是艺术,因为那是机械排列,缺乏气脉。而《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帖》等法帖横涂竖抹,却活气盎然。
因此,书法教学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系天地自然的万千景象,体味“坠石”的动态、“荡桨”的力度、“争道”的避让,思考王羲之的字并没有画出虎头虎尾、龙鳞龙爪,却有“虎卧凤阙,龙跳天门”的美感,从而领悟汉字书法用笔、结字、章法的审美特点,培养其观照对象时的审美意识。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有裨益。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万千气象融合为书法的形与韵,此中自然蕴含着文化因子,具体体现在书法的表现形式、书写内容和创作过程三个层面上。要借助书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在表现形式上,书法作者用柔软的毛笔,蘸着黑色的墨汁,在白色的宣纸上,写出刚柔相济的笔画线条,这本身就体现出中国古代道家所阐释的阴阳、虚实、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和儒家所弘扬的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这些文化因素,具体体现在书写时用笔的虚实、疾徐,用墨的浓淡、枯湿,结体的和而不同,章法的疏密得当。书法教学中,就要结合这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这些文化要素。从而将练习书法的过程,变成学习文化的过程。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说的:“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②鲁迅先生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③他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④由此可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因此,在书写的内容上,应该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学习中国文化。第一个层面是古代的隶书、楷书所写,多是碑文,行书、草书所写的多是诗词文赋。要引导学生领会其思想内容,体味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对书写内容的深刻领会和对诗文艺术的深刻体味,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第二个层面是结合书写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与书写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行书,同样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书者下笔时所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同,诗文所表达的内容不同,书写形态便截然不同。而印刷体不是艺术,是因为不同的内容都用同样的字体排列。学生从正反的对照中体悟出来的,便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书法创作最佳的精神状态,在于有意与无意之间。纯粹有意,则难免拘束,难以尽情发挥;一味无意,则难免轻率,也难以尽情。苏轼的楷书前后《赤壁赋》,是赋成后“有意”抄写,循规蹈矩,并不算楷书佳作;行书《黄州寒食诗帖》现作现写诗稿,于书法而言是“无意”(当然有平时的“有意”练习作基础),却成为天下第三行书。要引导学生从书法的创作过程认识到做任何事,最佳状态都在有意无意之间,以有意作基础,以无意去表现。引导他们在生活道路上养成做事的最佳心态,以取得事业的成功,显然很有借鉴意义。
人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学问上有所建树,完全依赖于创新思维。因循守旧,陈陈相因,只能抱残守缺,难以另辟蹊径,所以,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书法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汉字形体的演进就体现出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仅仅是点、横、撇、捺、竖的排列组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殷商以来演变出殷甲、周金、秦篆、汉隶、唐楷和魏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笔画简化,用笔雅化,结体规范化,风格多样化,更适合于抒情言志,这里体现出来的就是创新思维。
书法的创作过程,也体现出创新思维。书法尤其是行书创作,最忌讳千字一面,要求同一篇中重复出现的同一个字,要有不同的写法,如《兰亭序》中的几十个“之”字,写法无一犯复。有的书法家写“桃”、“柳”等字,可以换成上下结构,“独”字可以将反犬移到右边。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前人谓“笔墨当随时代”,将一味模拟古人称作“书奴”,将其所作称作“奴书”。他们在书法上不求笔笔像古人,只求笔笔像自己,也就说要写出自家面目,这就是创新思维。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明书尚态,近代的碑、帖之争,甚至现代的流行书体说明历代书风的发展变化也是创新的结果。
学习书体演进史,总结书法创作过程,创造时代新书风都离不开创新思维。从中培养出来的,自然是创新思维。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道”,但道体现于技;书法教育是“技”,但技通于道。将书法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注释:
①余秋雨.笛声何处[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2.
②沈尹默,徐建融.书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108.
③鲁迅言论选编[M].长春:吉林日报编辑部,1976:58.
④鲁迅言论选编[M].长春:吉林日报编辑部,1976:88.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