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浅析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刘莹
高级英语课程在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在分析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体说来,教师应在文化背景介绍、文学体裁划分、修辞手法运用、文章主题升华等方面加强引导,使学生欣赏英语语言的魅力,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级英语 文学鉴赏能力 修辞手法 主题升华
高级英语在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思辨能力、强化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深化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等。高级英语所涉及的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涵盖了有关文化、文学、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名家之作,使学生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细细品味语言之优美、措辞之精炼、修辞之得体、意韵之丰富。然而,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文章内容的讲解、段落的划分、词语的释义和长难句的翻译等,却忽视了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名家之作。这种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后看似能读懂每个句子,却无法从整体把握文章的脉搏,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效果,从而使得学生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大打折扣。本文就如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或作者本人所处的家庭背景以及其独特的人生经历。高级英语课本中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极富时代精神、体现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在引导学生赏析每篇名家作品之前要注重其文化背景的导入,不应割裂其时代性和历史性。
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七课 “Everyday Use for Grandmamma”一文中,介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真正的思想和生活,着重叙述了一个非裔美国家庭中母女三人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如果脱离黑人民权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去分析该文本,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在黑人权利运动的倡导下,Dee表现出对寻找非洲文化之根极端热忱的态度。她将家用的古老搅乳棒和手工缝制的被子仅仅看作装饰品和艺术品当摆设之用;她将自己一直沿用的独具非洲文化特色的名字改成毫无意义的类非洲名字,可见D ee盲目地追潮流赶时尚,却不清楚日常物品和名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流露出她对民族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而母亲和M a gg ie的言行则体现了他们对黑人文化的深刻记忆和清醒认知,她们才是非洲文化之根的真正追寻者,也是非洲民族文化遗产的真正传承者。
另一篇反映文化遗产传承的文章是由北美印第安文学的代表作家——莫马戴所著的《通向阴雨山之路》。这篇作品向读者介绍了印第安部落中的一个渺小支派——基奥瓦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基于作者莫马戴独特的基奥瓦人身份以及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读者可以对独特的北美印第安文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对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重新加以解读。文化背景的渗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欣赏名篇佳作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异域文化。
作品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例如小说《海上无航标》的创作源于作者萨克维尔-韦斯特本人对生命的思考。当时的她已身患绝症,并不久于人世,因此这部作品的诞生是基于作者的深刻人生感悟。此部作品的创作倾注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并以作者本人亲身经历为小说的创作原型,作者的健康状况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这部作品记述了一位单身记者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而进行的一次航海之旅,抒发了主人公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年近五十岁的埃德蒙曾经为了追求事业而无暇顾及爱情;他曾经坚决地奉行物质主义而对环保主义者却嗤之以鼻;他曾经只关注时事评论而无从享受人生;他曾经为生活疲于奔命而迷失自我……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之时却身患绝症,在所剩无几的最后几周时间里,他选择通过海上旅行的方式去反思人生的真正价值,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幸福的重新定义。
高级英语课本中所精选的文章体裁丰富多样,有著名的公共演讲节选、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小说、还有意蕴优美的散文等。一般来说,公共演讲题材的文章措辞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小说题材的文章更注重事件的叙述以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散文类型的文章语言洗练、发人深省,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在授课前,教师应整体把握每篇文章题材的特殊性,从文章的布局谋篇和体裁特点作出概要介绍,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整体结构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便于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
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十一课“The Way to the Rainy Mounta in”是由北美印第安文学家马戴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欣赏文章之前授课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意蕴。这篇散文揭示了人类的共通性即文化的寻根,作者着力展现在美国被边缘化的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和记忆,让读者跟随作者的历史文化朝圣之旅共同追忆基奥瓦文化的兴衰历程。在高级英语授课中对这篇散文的赏析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追忆本土文化之根,重新审视并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珍视并传承我国优秀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来发扬光大。
高级英语第一册第十三课“No Sign posts in the Sea”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代表。当提及到意识流这一概念时,许多学生都感到望而却步,常常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障碍,觉得意识流小说因缺乏一定的故事情节而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在分析和理解课文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的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介绍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风格以及联想、想象、象征等多种典型意识流手法在全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跟随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体验作者孤独的内心独白、纷繁芜杂的思绪和真实情感的流露。对比手法的大量运用突出了主人公海上航行前后价值观的巨变,使读者有更广阔的空间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真正追求。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思绪为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去分析理解全文,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意识流小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全新的解读。
高级英语与基础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目前,高级英语课本中所收录的文章大都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语言优美,修辞手法多样。一般来说,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体现语言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在高级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分析作品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加强英语修辞手法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在《海上无航标》这部作品中,作者多处运用拟人、拟声、移就等修辞手法,足见英语语言之独特魅力。例如文中有这样一处描述::“The young moon lies on her back tonight asis her habit in the tropics, and as, I think, is suitable if not seemly for a virgin. Not a starbut might not shoot down and accept the invitation to become her lover.” 作者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这轮新月的优雅睡姿,如同处女般妩媚动人,连群星都被她的魅力所倾倒,愿意接受邀请成为她的情人。主人公埃德蒙将这弯新月联想为劳拉,千娇百媚,而把群星同自己和上校等众多追求者联系起来,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如此的描述意味深长,深深地道出了主人公心中对劳拉的爱慕之情。拟人手法的独特运用反映出作者的别具匠心之处,以突显文章主题,给人以更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在丘吉尔的演讲中,排比、拟声、明喻、暗喻、头韵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韵味丰富,意味深长。在演讲的开篇,作者运用六个“I see…”的排比句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六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人们能看到俄国士兵誓死捍卫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人们能看到他们的家人正翘首以盼他们能平安归来;人们能看到在俄国的乡村依然能找到最原始的欢笑;人们能看到纳粹的战争机器正在发动猛烈的攻势;人们能看到呆头呆脑、唯命是从的德国士兵如蝗虫般缓缓行进;人们能看到遍布漫天的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早已严阵以待,欣喜若狂地等待着轻而易举便可以捕获的猎物——俄国。从前三个画面中可以看出俄国的淳朴民风,在战争尚未开始前人们幸福安宁的生活状态;而后三个画面则着力刻画德国纳粹分子的丑恶嘴脸,他们面目狰狞、整装待发,一场惨无人道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这篇著名的演讲中,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丘吉尔对俄国无辜百姓的同情,头韵、明喻、暗喻、拟声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极端愤慨之情。排比句式的运用也使得行文流畅、情感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高级英语授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修辞美的同时,更应加强对文章内涵的挖掘,突出主题的升华。学习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到文化的共通之处,通过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学生可以抒发个人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并身体力行地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成为文化的践行者。
例如“The Way to the Rainy Moun tain”这篇散文可被视为作者的一次寻根之旅。作者将祖母的个人经历与基奥瓦人的民族文化传统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将对基奥瓦文化的追忆喻为一次朝圣之旅,表达了作者对基奥瓦民族历史的缅怀,体现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和他亘古不变的基奥瓦民族身份认同。这篇文章内涵丰富,主题深刻,教师可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从而引发学生对文化传承态度的深刻思考。因此,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的这次基奥瓦文化的寻根呼吁我们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不要忘记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并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发扬光大。
在《海上无航标》中,“航标”一词反复出现,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是主题的升华的点睛之笔。首先,航标象征着引导,即主人公埃德蒙摆脱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他的想象力可以自由地驰骋,憧憬着自在而快乐的人生。其次,航标也象征着人们为忙碌的物质生活而制定的一个个生存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找到了真正的人生航向,即无航标的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无航标的生活意味着摆脱物质世界的奴役,放下世俗的一切纷纷扰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获心灵的释放和自我本真的回归。象征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真正追求。在学习本课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抒发各自的人生感悟,或认同或否定,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级英语的授课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针对字词的理解、语法的运用、段落的划分、内容的分析等,当转向于对文章的赏析、修辞的运用、文化的渗透、主题的升华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1]康有金,沈国环.走出“高级英语”教学的“死胡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王占斌.高级英语课应为欣赏课[J].山东外语教学,2005(4).
[3]俞微.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教学的现状和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4]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张淑芳.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