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滑坡多元化解析及对策研究

2015-04-10 06:18杨杰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滑坡

杨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铜陵244061)

大学生体质滑坡多元化解析及对策研究

杨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铜陵244061)

摘要:大学生是即将踏入职场的准社会人,其体质健康状况多年来呈现持续滑坡的现象,已逐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失衡;学科本位的迷失;学生本位的不足;网络的诱惑;传统智育观的束缚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薄弱几方面,多元化解析了大学生出现不佳体质现状的缘由.提出了侧重体育政策法规的微观规制管理;加强体育学科本位思想建设;教学改革渗透学生本位思想;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大力宣传身心健康人才观以及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等建议,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滑坡;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本位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年9月联合发布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持续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 m跑、男生1 000 m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1].大学阶段本是人体发育成熟和身体素质提高的最高峰,但中国的大学生却成了体质虚弱的代名词,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本文从体育政策法规、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网络诱惑等几个方面加以解析,建言献策,旨在为全面实施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服务,为逐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1  大学生体质滑坡的多元化解析

1.1政策法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从宏观层面指导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大学生体质为什么会呈现多年持续下滑的问题,主要是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宏观调控而轻视微观规制,形成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和缺位[3].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如同政策法规的左右手,缺少了哪一只手,都难以解决和处理好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问题.微观规制为宏观调控奠定微观基础,宏观调控为微观规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者相辅相成[3].长久以来由于国家、各省(区、市)体育职能部门忽视自身不仅是宏观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也是政策法规的执行者.而在微观政策法规执行力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形成了国家、各省(区、市)体育管理职能的严重越位和缺位,弱化了微观层面进一步对政策法规落实、监管与考核的实效性研究,造成政策法规微观规制管理的严重不足.在这种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宏观政策调控,轻微观规制的失衡状态下,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体质滑坡的“病根”所在.

1.2学科本位的缺失

当今教育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德、智、体、美”四育之间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德育是智育的方向,智育又是德育的基础,美育是动力,三者都离不开作为生理基础的体育,可见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由于受我国多年重文轻武的教育体制,以及高校出于防止各种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顾虑,在校运动会及体育课上不积极推动体育运动开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体育活动因小失大,出现大学体育学科与高等教育背离、扭曲的现象.正是高校长期存在不重视体育,忽视体育学科在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至于大学体育课程流于形式.另外,高校热衷于追求博士点、硕士点及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与高校教学主管部门不重视大学体育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是否锻炼了学生身体、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大学体育学科本位观的漠视、不关心,俨然成了大学生体质滑坡的直接“推手”.

1.3学生本位的不足

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必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充分突显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在项目课程课堂上,教师围绕学生选择的项目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然而现实中,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多数高校还沿袭着以体育技能和能力传授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现代创新教学理念未能完全体现与渗透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如此教学内容、模式是无法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求[5].当今素质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高校体育主管部门以及体育教师能否立足长远,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切实从思想上、态度上、行动上,认真地研究并贯彻学生本位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由于“人人得而尽知,却未必人人得而倾心”贯彻现象的普遍存在,致使以学生为本成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假把势”.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本位思想的落实不足,导致大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导致大学生体能不足、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现实.

1.4网络的诱惑

随着科技信息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网络电子产品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由于大学生上网条件便利、时间自由、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且缺乏一定自我控制能力、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等原因,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也逐渐成为最可能发生网络依赖及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而且由网络成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也逐年增加,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威胁大学生学业、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6].现今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学生用手机、平板电脑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乐不思蜀的场景.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的诱惑,造就了大学生的“宅”文化.网络中“新、奇、特”的文化现象以及不良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致使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依赖,部分学生出现了网络成瘾的迹象.由于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1].正是这种不能正确合理适度使用网络现象的普遍存在,让很多大学生丧失了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才逐渐演变成今天大学生体质整体滑坡的可悲现状.

1.5传统智育观的束缚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长期受佛、道、儒三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其教育体制中存在严重的重文轻武思想,即便是现代高等教育,短期内同样是难以脱离传统智育观念的束缚.大学里各学科各专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了增加竞争实力,很多大学生除了上课,还得把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各种从业资格证书以及考取研究生的学习中,因而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于作为必修科目的大学体育考试,则自我要求偏低.只要能够考试及格,不影响毕业即可.在这种从文不尚武的传统智育观念束缚下,社会需求型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当下大学生单一智育发展的畸形现状,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所抨击与摒弃的教育错位的具体表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进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大学生体质逐年下滑逐渐显露无疑.

1.6终身体育意识的薄弱

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体育意识不可或缺.只有终身健体终身受益,才能创造活到老学到老的基础条件.终身体育意识薄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个人体育习惯的缺失.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习惯不成形、欠缺的现象,许多大学生长期忽视、无视体育锻炼,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排斥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程度不强.缺乏锻炼、害怕锻炼、不愿锻炼、懒于锻炼,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生活方式,享受快乐、好逸恶劳,令当代大学生饱受诟病.个人会不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能否把健身与工作、学习、生活整合到最佳,达到完美的和谐状态,追求高品质人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如果大学生人人都能以“健康我身,娱乐我心”的终身体育态度,把锻炼身体当做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势必不会出现今天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痛心局面.

2  发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政策法规宏观指导,侧重政策法规微观规制

国家、各省(区、市)在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者之间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政策的实际效力.现阶段应加快大学生“体测与毕业证挂钩”政策的落实,此政策宏观上指明了扭转大学生体制下滑的工作方向,但莫要政策如一纸空文,则应切实注重此政策的微观规制管理及实效性研究,尽快出台政策的执行细则.建议构建国家、各省(区、市)高校管理部门与各大高校的联动机制,共建共抓大学生体质,强化政策的执行、监督及考核,对于政策执行偏差、敷衍了事的相关负责人给予行政约谈或问责,保障政策的实际功效落到实处,以扭转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局面.

2.2加强学科本位思想建设,提升体育学科生命力

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公共科目,承担着全国约2 500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其责任与意义重大.高校要切实把体育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等同视之,不断加强体育学科的本位思想建设.首先,高校要确保体育学科课时计划的充盈,避免降低课时现象.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课外体育锻炼课时计划,以促进体育学科的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巩固其教学成果.其次,开设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并纳入期终教学笔试考核,形成体育学科既要笔试考核又要实践考核的考试传统,以改变大学生以往不重视体育学科的现象.再次,高校应积极开设受学生欢迎的时尚选修课或建立体育俱乐部,以升华体育学科的本位形象,提升体育学科的生命力.

2.3重视学生本位思想渗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部门一定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渗透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本位思想.首先,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补充更新趣味性、娱乐性、时尚性及休闲性的体育项目,形成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其次,体育教学模式要积极实现由传统的传授型、形式型、枯燥型向现代引导型、实效型、快乐型的教学转变.再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实践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7],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4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提倡科学合理使用网络

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干预与管理,开设一定量的网络辅导课程,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提高网络的抵抗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其次,高校应加强崇尚运动、热爱锻炼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恋,控制上网时间.再次,加强大学生日常作息制度的管理,鼓励大学生多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最后,高校应加强学生宿舍的网络及电力资源的监管,采用平时、周末及节假日不同时间节点的断网断电方法,调节学生的作息习惯.

2.5大力宣传身心健康人才观,提高社会认同

传统的智育观念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拂逆了全面发展的原则.大学生不仅要文明其精神,还要野蛮其体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冲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引领素质教育革命新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对新世纪人才内涵的新认识、新审视,树立身心健康的人才观念,进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及社会大众上的广泛认同,引起社会共鸣:即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还应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8].

2.6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强化终身体育意识

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石,关键在于学生个人体育习惯的培养.高校体育部门应逐步深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动性、积极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讨研究,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对于提高个人身心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积极推动各类趣味体育活动及校园体育比赛,形成校园浓郁的体育氛围,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巩固其体育爱好,使之建立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发挥高校体育社团、俱乐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定期邀请体育教师开展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讲座,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自编自练且逐渐完善、比较科学、实用而能持之以恒的一套健身方案,不断地强化和巩固个体终身体育意识[9].

3  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国家繁荣强盛需要新世纪的大学生,健康中国更需要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因此,党和国家必需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质危机”的现状,强化高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宏观指导,注重政策法规的微观规制与管理,加快落实“体测与毕业证挂钩”新政策,以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态度,对于目前高校体育工作中:学科本位缺失、学生本位不足以及网络诱惑等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反思与探究.任重道远、负重前行,改变现状、绝非易事,需要国家、社会、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各高校多方协调配合,齐心联动、形成合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就能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阳光下奔跑”,逐步改善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保驾护航[10].

参考文献:

[1]徐皓.大学取消长跑是因噎废食[J].教育,2013(2):32-33.

[2]闫志刚,李萍.军训:大学第一堂课[J].教育与职业,2011(31):46-51.

[3]王健.理顺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5):20-25.

[4]尹章豹,任敏,但爱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J].价值工程,2013(33):229-231.

[5]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105-109.

[6]谢晶,方平,张厚粲,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成人依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7):545-54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l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R].北京:教高司,1998.

[8]侯丽,杨杰.“体育成绩将与中高考挂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606-608.

[9]程丽芬.论体育课程新课标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47-48.

[10]杨杰.大学生“体测与毕业证挂钩”的问题及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4):90-93.

(责任编辑:欧恺)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8-0045-04

[收稿日期]2015-06-09

[作者简介]杨杰(1980-),男,安徽淮南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

Analysis on the Diversified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Quality Getting Worse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Ji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ongling Polytechnic,Tongling 244061,Anhui,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re a group of young people being about to go into workplaces.Their physical quality has been getting worse in recent years.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Chinese people.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diversified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quality getting worse from the imbalance of macrocontrol and micro-regulation on campus sports policy;subject standard which is lost;student-oriented problems; network temptation;shackles of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education view and weak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Such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s the micro-regulation management of sports policie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discipline standard;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hought;strict network supervision;emphasis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view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getting worse;macro-control;micro-regulation;self-counscinousness of physical tranining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滑坡
水库滑坡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及浸润线计算模型——以石榴树包滑坡为例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