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丽爱
(云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云浮 527300)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从英语中考实行“人机对话”自动化考试模式的运行结果和近几年中考、高考英语卷面分值来看,如何搞好英语听力教学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重视的问题。而在现实教学中,听力成了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很多中学生害怕上英语听力课,对于极其简单的听力题测试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初级中学,听力课教学效果更是不如人意,教师和学生深感无奈。本文试分析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基础,并探讨应对策略。
1.学习兴趣不高
笔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某校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兴趣的情况。这次调查分别向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发问卷调查表252份,收回有效问卷250份,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学生学习英语听力课的兴趣情况
从表1可看出,喜欢英语听力学习的学生占41.2%,对英语听力学习只有一般兴趣的学生占18.4%,不喜欢英语听力课学习的学生占40.4%。这说明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较小,呈两极分化状态。对英语听力学习只有一般兴趣的和不喜欢英语听力课的总和的学生占58.8,超过了半数以上。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影响,就会设法克服学习困难。因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英语听力教学的关键。
2.听力基础不好
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不好,主要表现在词汇量的匮乏和没有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听力考试对考生掌握词汇量的要求很高。目前国内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初中阶段是2 500个,高中阶段是3 500个,但目前学生掌握词汇普遍只有1 000多个,这就直接影响了听力理解的正确率。同时,听力考试也会测试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比较级和最高级、情态动词等。考试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反应判断,并确定正确答案。例如:I should have gone there yesterday.(我昨天本应该去那儿,但是没有去。)如果在听的过程中对“should+have+过去分词”的语法结构不够明晰,就无法明白此句的意思,造成学生对语言听力分析的障碍。
3.缺乏答题技巧和方法
学生要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听力方法和答题技巧。听力测试的主要形式有: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在这两方面的测试中,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答题应注意:(1)快速理解对话的主旨大意;(2)获取对话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年代等信息;(3)推断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及与对话者之间的关系;(4)理解领会对话的观点、态度及意图。但很多中学生在听力应试中,连这些最基本的考试解题技巧和方法也不懂。
4.用消极态度对待听力考试
面对听力考试,很多学生的态度往往欠积极,没有真正调动起积极因素,直接影响其对听力的理解和考试成绩。在考试中,学生表现为:一是过于自信,没有集中注意力,当问题提出后,才发现对话考试的答案无从选起;二是对自己的听力水平缺乏自信,思维处于被动状态,精神高度紧张,解答问题时脑袋往往一片空白。
1.对听力教学认识不足
笔者以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作了调查,发出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6份,调查情况见表2。
表2 教师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情况
从表2可看出,有26.66%的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不够重视。有的教师认为,听力部分训练所得的考试效果不如笔试部分训练的来得快;听力考试分值小,平常若要急于赶教学进度,教师就往往减少对学生必要的听力训练。
2.教师教龄偏短,教学经验不足
据调查显示,云浮市城区的英语教师中,82%为30岁以下,15.5%为31至40岁;其中41%的教师只有不足3年的英语教学经历,只有10%的教师有10年以上的英语教学经验。
3.教师跨年级任课较普遍,工作量大,精力分散
调查发现,从事2~4个年级教学的教师占88.5%,特别是乡镇中学,教师每周上16节课以上的占46%。调查还发现,专任英语教师仅11.5%。他们往往要兼上其他科目的课,教学精力难以集中。同时,教师课务安排欠稳定,调查显示,在3年的英语学习时间内,在同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下开展学习的学生仅占14%,接受过2位或2位以上教师教学的占35%,9%的学生甚至接受过5位或5位以上英语教师的教学。中学英语教师跨年级任课现象较普遍,而且在超负荷工作,影响了听力教学计划的落实。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1.看英文电视节目、听英文广播歌曲。针对农村学生接触英语少的实际,教师可选取一些儿童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如Apple Song,Do Re Mi等,或者是一些朗朗上口的英文小诗,如 Good,better,best;Clap,clap,clap your hands等。这些英文歌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会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可让学生看一些迪斯尼英语公司出版的动画片,如《狮子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花木兰》等。精彩的画面,简单的对白,对学生是很大的吸引力。刚开始的时候,可让学生在中文字幕的提示下听原声配音观赏;第二或第三遍的时候,可取消中文字幕,画面和上下文的故事情节会帮助他们猜测其中的英文对白。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可建议学生看CCTV-9英文频道。但是,教师应指导学生看适合他们的水平的哪几个节目。另外,对那些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建议他们看新闻节目,但前提倡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国内外的大事,同时教师定期(如两周),将英语广播中涉及到的事件、人物、主要生词、典型句型等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解决学生在观看英文节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看英语频道的兴趣。
良好的听力依靠系统的有效训练。而超常的量的训练是搞好英语听力教学的关键。课堂训练,应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课后的训练以泛听为主,精听则作为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自学则宜精泛结合、重点突破。具体的操作是:
1.泛听3~5遍;熟悉语音,了解大意;
2.精听3~5遍;突破语音难点,理解重要细节;
3.听写其中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子,并作必要的笔记,对写不出的词语注出音标,猜测其含义;
4.核对原文或参考答案,思考出错的地方;
5.再次泛听,梳理大意和细节;
6.跟读模仿语言点;
7.口头复述。
优化语言环境的具体操作是:
1.借助收录机、电视机等设备,学习听力,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音频、视频学习听力;
2.多到英语角参加活动,提高听力水平;
3.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后听力练习材料的选择和选择合适的英语听力训练的网站,强化自我训练。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记录数字,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号码、数量、速度、年龄以及各种计量单位。其次,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好关键的词语。记录必须体现“简”“要”的特点。同时,要求学生不要过分依赖简要记录,学生在听录音材料时,应领会材料的主旨和内容梗概,然后判断材料内容所涉及的时间、场所、人物以及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焦虑、畏惧、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碍。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并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调整和恰当的评价。
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值得加以重视的问题。我们应客观、正确地对待听力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寻求对策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rod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
[5]郭常红.词汇衔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8(6):69-71.
[6]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