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苏
听音乐会竟然听出了演唱会的热情,或许只有在“钢琴玩家”马克西姆的音乐会上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2014年11月28日的晚上,与以往音乐会气氛不同,北京工人体育馆内一片沸腾,场下座无虚席,观众的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台上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以惊人的速度在钢琴的琴键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在场的几千名观众无不被时而激昂时而悠扬的琴声打动,这其中,并非所有的观众都是学习钢琴出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欣赏音乐的热情,也不阻碍人们达到共情的状态。
放眼生活,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听歌哼曲,无论什么种类的歌曲都有众多拥趸者。那么,你是否想过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都爱听音乐?除了主观上的个人兴趣以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找到了其中的科学依据。
乐器的灵魂
乐器有灵魂吗?我相信有。虽然这个回答有些唯心,但看到马克西姆在忘情演奏时,观众得身体随着节奏摆动,神情随着旋律而变换,情绪也被乐曲牵动,我相信在那个时候,钢琴是有灵魂的,而这个灵魂就来自于钢琴本身与其弹奏者。来自于弹奏者,我们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常常会听到一些音乐家将某一种乐器比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音乐家全身心投入演奏时,也仿佛激活了那个乐器,使之发出的声音动人而富有情感。但要说,乐器的灵魂来自于其本身,就有些大惑难解。
疑惑的原因是再优美的乐器说到底都是一台“机器”而已,其本质是整组器械零件的产物。以一个复杂的“机器”——乐器之王——钢琴为例,好的钢琴总共有12000个以上的零件,普通的钢琴也有6000多个零件,其中和击弦有关的就有约4500个零件。我们直观看到的88个黑白琴键只是偌大结构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打开琴盖,就会发现盘互交错的“新大陆”——琴键由表及里连接着击弦机,通过杠杆原理按下琴键牵动击弦机上方的包裹有毛毡的琴槌敲击钢丝弦使之发出声音;但固定在调音钉上的琴弦因琴槌击打振动的声音非常的小,因此还需要通过弦码装置将振动传递给共振板,使共振板震动并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由此来放大击打琴弦的声音。不仅如此,为了控制琴音停留的时间,以满足击弦的速度达到8次/秒到12次/秒而不乱的要求,需要利用弹簧弹性的原件来确保琴槌在敲击琴弦发生后的刹那间就离开琴弦,再加上压在琴弦上的制音器的控制,才不致使弹奏的琴音“拖泥带水”。而足踩的三个踏板装置则是通过操控制音器、琴槌、活动绒布来调整琴音的音长、音色与音量。
就是因为钢琴复杂而又精细的发音原理,从发明钢琴的18世纪初到今日,300多年过去了,工业革命解放了无数行业的人力,却始终没有完全解放制作钢琴的人力。至今,钢琴的制作过程依然不能完全依靠机械化,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地调音、试音来精细组装,可以说钢琴的制作工艺也是一门讲究的艺术。因为有严格的音色与音准的要求,因此几乎只要从事与钢琴相关的工作,如制琴师、调音师乃至钢琴导购员都需要一定的乐理知识并能熟练地弹奏钢琴。
而钢琴的选购也是一项玄妙的工程。首先要看琴板的质地,在中国根据琴板材质的差异分南琴、北琴,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气候条件,如果“南琴北用、北琴南用”,很容易出现钢琴的木材因气候变化而发生变质的问题;其次要看不同的钢琴所发出的音色,钢琴发出的音色好比是人的指纹一样,不同的钢琴所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不同的音色搭配不同性格的弹奏者,音色醇厚自然与性格稳重,琴艺、曲风固定的人契合,而音色嘹亮的钢琴与性格开朗、曲风欢快的人合作更佳。
据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钢琴梦,这个梦或许是弹奏钢琴的愿望,也或许是欣赏钢琴的兴趣。虽然我们喜欢钢琴的方式不一样,但无不被其绝美的音色打动,这就是钢琴的魅力,也是钢琴的灵魂。
爱因斯坦“现身说法”
说到音乐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爱因斯坦,他可谓是音乐作用于科学的最佳代言人。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一生成就斐然,但他却把这一世功绩归为音乐的功劳:“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在他看来,自己拉小提琴的成就,比在科学上的贡献还大。
爱因斯坦早期的音乐教育得益于身为钢琴家的母亲波林。就在学校老师批评爱因斯坦“未来将一事无成”,并建议其退学的时候,波林不以为然,反而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培养其音乐才能。从此,爱因斯坦与小提琴形影不离,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琴,即使后来参加严肃庄重的科学会议,他都会带上琴盒;甚至经常通过音乐来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音乐真的能解决科学问题吗?爱因斯坦告诉了我们方法。他非常钟爱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舒伯特和巴赫的乐曲。用钢琴家莫斯考夫斯基的话说,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爱因斯坦不仅联想到耸入云端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就是这样意想不到的联想,让爱因斯坦察觉到:“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来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来组成。”不仅如此,爱因斯坦日后形成的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都可以追溯到他勤奋练习变奏曲的经历(变奏曲的音程复杂多变,练习演奏的过程相对较难)。包括相对论的研究,也是他因弹奏一番钢琴后激发了灵感而解决难题的。
这样看来,音乐真的可以解决科学问题,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音乐有助于科学家发散思维与疏通思路,也就是大脑工作。关于这一点,美国的神经科学家妮娜·克劳斯和巴拉斯·钱德拉塞克拉早在2010年便在《自然评论-神经科学》上指出,有证据表明音乐训练能够重塑人的大脑,因为它能够传递更广阔的认知益处。不仅如此,克劳斯和钱德拉塞克拉还发现,音乐训练能够强化我们对音调、节拍和音色把握的敏感性,进而提高我们识别对话中语气的能力,提高学习母语和外语的能力,以及识别抽象声音刺激的规律性等方面的能力。
当然,这些影响都是后话。让我们真正喜欢上听音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一种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而这种物质会令我们产生愉悦、兴奋的感觉,同时,释放的情感又在反向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如此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音乐产生感情,甚至视音乐为“知音”。
科学家的研究可不是浅尝辄止,最新的研究显示:人对音乐的好感不只与多巴胺有关,进一步更精确地发现了人类对音乐喜好的预测器——大脑中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个区域被认为是大脑的“快感中心”,位于大脑深处,是连接多巴胺神经元的区域,在进食、赌博和做爱时会被激活。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详实的问卷、实验发现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音乐喜好会形成不同的音乐规则,这个规则在大脑中会形成一个记忆模板,这个模板也就是伏隔核的预测标准。譬如,当我们听一首新歌时,如果对其喜欢的程度比预测标准强,那么它会转化为强烈的快感;如果比预测标准低的话,我们就会感到无聊、失望。这个实验解释了,我们喜欢听的音乐为什么总是那个类型的那么几首,即使有“新欢”,也仅是“那个领域”的延伸而已,当然“口味”变换另当别论。
阿尔法波音乐的魔力
如今,音乐的魅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动听舒心了,科学家还找到了一种神奇的音乐,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安神助眠、激发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音乐就是阿尔法波音乐。
在探讨这个神奇的音乐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阿尔法波(α波)”是什么。阿尔法波指的是人类的基本脑电波之一,代表大脑的意识状态。但它并不是一直存在,而是与其他三种脑电波的出现情况类似,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一般在初睡或初醒(即半睡半醒)时,阿尔法脑波会出现,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同时仍伴有自觉的警觉意识;但如果是深睡或者激动的情况下,大脑中就不会存在阿尔法脑波。
就是这种变幻莫测的脑电波的出现,有助于减少人的紧张感、压力和焦虑,提高免疫能力,同时提高注意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每个人都在吐槽压力大的情况下,就需要多一些阿尔法脑波的出现来帮助我们调松身体中的那根紧绷的弦。阿尔法波音乐就充当了这个“调音师”的角色。
阿尔法波音乐是一种潜能音乐,聆听时能够自然把人带入到阿尔法脑波状态,从而激发人的各种潜能。它不是一般的古典音乐,而且即使是同一首乐曲中,也不是所有的乐章都能激发人的潜能。只有每分钟节拍在60至70,频率在8Hz到14Hz范围内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阿尔法波音乐。
之所以称之为潜能音乐,是因为,潜能存在于人的右脑中,而人右脑的活动脑波就是呈阿尔法波状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经常听阿尔法波音乐,就会激发大脑时常保持在阿尔法波的状态下,此时,深埋在右脑中的潜能就会被渐渐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激发大脑中的内啡肽,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心态平和,全身放松。
放松身心是阿尔法波音乐的第一层作用,针对不同的人,它的功效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譬如,帮助孕妇安胎顺产;帮助婴幼儿提高专注力、开发创新思维、保持规范的饮食睡眠规律,防治多动症、自闭症等病症;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提高记忆力等;帮助失眠人群提高睡眠质量;帮助上班族释放压力、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目前有超过半数的世界500强企业,将阿尔法波音乐作为工作的背景音乐,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欧美的一些医院,已经将阿尔法波音乐作为一种“镇定剂”,应用于稳定病人情绪、激发患者的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