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导学 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015-04-09 14:02刘长清李秋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

刘长清+李秋华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引起教师的关注。可是如何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仍然值得研究。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育工作者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作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这种倾向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种看法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简单化、狭隘化理解,就是盲人摸象,雾中看花。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激励、引导,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用自己的激情、独特的见解和人格的魅力,引领学生思考,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并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为他们指明方向,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

教师仅能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不够。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点燃火花”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照亮学生创造思维的航行。

语文教学如何导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将本人的一些想法说出来,旨在抛砖引玉。

一、指明思维目的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目的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这种思维又叫无价值思维。只有当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明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学生的思维把好舵,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展开指出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超出课堂之外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

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注意到前者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而不少老师对后者却注意不够,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担心。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火车需要轨道/机器需要发动机/自行车需要链条/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的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为了思维而思维。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而在一次的“同文异教”的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女教师在讲《金岳霖先生》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辩一辩”环节,让学生讨论“金与林徽因女士”的情感问题,引起了与会教师的诸多争议,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思维目的出现了错误。

二、理清思维过程

许多学生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况;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教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比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的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认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 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专家的观点就都对吗?编教材的不就是专家吗?对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吗?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牵强附会吗?“因为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的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帮他们理清思维过程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介绍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三、拓展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

教苏轼的《石钟山记》时,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因为作者说的是“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拓展他们在思维上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哪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和思考,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如果再提供一些关于探索石钟山得名的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则更有价值了。

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先生在一次语文交流会上分析了“一个抱着孩子的疲惫女人说:‘最珍贵的,当然是结婚后的自由”这一句话时,曾这样推导:先是疲惫应该渴望休息,然后是结婚后带小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光是一时的休息解决不了问题,接着才引用了裴多芬的诗和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来指出自由的意义。这就是对思维纵深的拓展。

四、规范思维道德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比如,有同学在讨论《祝福》中到底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时,竟然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新,但无论从对作品理解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更有甚者,有同学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可爱也提出质疑,对李登辉的两国论态度也比较暧昧,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形成了一种思维的下意识逆反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从政治角度否定这些看法,而主要应该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准则仍是不可违背的。

培养学生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高尚人格和人文关怀把学生引向道德的人生、文学的殿堂,为他们照亮奋斗人生的旅途和创造思维的航程。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