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未必要做“木桶”

2015-04-09 18:28王维审
师道(人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木桶特级教师特长

王维审

教师未必要做“木桶”

王维审

一个年轻老师发过来的邮件,说的话题颇值得人去认真思考。

邮件的内容很长,大意是说他们学校最近组织了几场名师报告会,邀请的都是一些 “功成名就”的特级教师,讲的都是他们成长、成功的经历。领导们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以此来激励老师“振作”起来,向名师学习,走名师道路。这个年轻老师还说,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一个名师在讲座结束的时候说的一句话,那个名师说: “我希望,甚至盼望,终有一天年轻的你们也会站在这个地方,向更年轻的老师讲你的成长道路。”这个年轻老师接着说,当时我真的是热血沸腾,真的渴望有一天也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名师专家。但后来,他一遍遍梳理了那些名师们讲的成长过程,得出了一个结论,特级教师是靠“荣誉”评出来的,换句话说,是靠各种证书 “养”出来的。而这些荣誉证书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也许一辈子都拿不到一件,更别说像名师们那样一摞摞的累加了。所以,他的心又凉了,刚刚鼓起来的勇气一下子泄了个干干净净。

最后,他问,教师的职业荣耀到底是在哪里?除了名师之路我们到底应该去追求什么?

这位老师的困惑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困惑,大多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成长之问。现在的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过多地把教师的成功定义为获得官方认可的名师、能手和特级教师称号。在引导教师制订成长规划的时候,也会不遗余力地建议每位教师把几年后发展成为何级骨干作为目标,而很少会考虑教师自身的喜好、特长和适宜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教育行政的任何评比都是有人数限制的,能够获得课赛奖的、教学奖的、课题奖的永远只是教师中的一部分人,而每项都获得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个官方认证的名师,除了要全部具备这些奖励之外,本身的评比名额也很有限,这就让名师成为了 “稀缺物品”,成为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拿这样的成长目标来 “诱惑”教师成长,除了制造一点瞬间的激动以外,不会为教师带来任何成长的力量。相反,还有可能让老师们知趣地选择平凡和随波逐流。

从自然素质上来讲,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官方认证的缺点是过分强调教师成长的 “木桶理论”,教师为了迎合这种评选不得不想方设法“补短”,这个补短的过程在实质上是放慢了 “扬长”的速度,两相结合成了相对均衡的 “木桶”,这种木桶只是比起其他人来相对完美,是正好符合了某种评选的条件,很难说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其实,再大的木桶也装不下一条小河,与其穷尽一生的力气去补短,去成为一个漂亮的木桶,倒不如静下心来去研究自己的特长,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永远充满成长的活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或许并不完美,但是足够有特色的教师。

如果你有唱歌的天赋,就用你的歌声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如果你有写作的爱好,就用你的文字感染孩子的心灵;如果你有演讲的潜力,就用你的激情点燃孩子的梦想……如果你什么特长也没有,那么就用你的真诚和爱,本分地教书,真实地面对自己。假如多年后,会有一个孩子因为你的歌声而走上了音乐之路,有一个孩子因为你的文字而写出了许多温暖的文字,有一个孩子因为的你鼓励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们曾经的,教育里发生的点滴细节,与学生当下的人生境遇和行为方式有了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只是我们说过的某一句话,做过的某一件事,让学生的生命朝向面对了阳光,那么就足够了。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以自己的职业骄傲。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木桶特级教师特长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木桶兄弟
老板的特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木桶和篮子
木桶兄弟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