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闻主播的自我突破

2015-04-09 19:03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播电视新闻

□ 梁 宇

现代新闻主播的自我突破

□ 梁 宇

当今媒体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网络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迅速、海量、可互动信息,让人们从传统的电视、广播、纸媒等媒介的被动接受形式中释放出来,受众自主选择的主体意识越发突显。以往由少数精英控制的信息垄断和传播方式被打破,传统媒介的权威在减弱,特别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不仅让观众知识面更加丰富,也让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专长的人具有了充分表达和表现的舞台,这无疑对传统广电媒体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耀眼地位形成冲击,主持人的神秘感正在消失,业务方面也必然受到更严格的审视。以往很多仅凭外形条件、声音条件和语言技巧来把控节目的主持人,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如何才能够在全媒体发展潮流中站稳脚跟,如何让越发“苛刻”的观众接受你的主持风格,是我们每位处在一线的主持人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一直从事新闻播音工作,对于新时代中新闻主播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切身体会和思考,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 、 专业是竞争力

在我国电视新闻主播的发展历程中,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播音员,如赵忠祥、罗京、邢质斌等,凭借优美的声线、庄重大方的新闻播出形象备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可以说,新闻播音员是在我国当时电视事业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自我传播学理论时的一个历史产物,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他们代表了新闻主播业界的最高水准。但在当今,时代发展迅速,多元媒体格局冲击着电视媒体的主流地位,机顶盒里上百个频道的竞争,无疑对新一代新闻主播有着更高要求。除了自身形象、声线、表达能力外,具备专业性背景更能体现主持人本身的竞争力,而有了这种核心竞争力,新一代新闻主播才有可能在千人一面的电视新闻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电视媒体业发展最早、最蓬勃,被称为主持人故乡的美国,大学里并没有播音主持专业,在美国电视人眼中,主持人是隶属于传播学专业中的传播者,只要学会了怎样传播信息,那自然就懂得怎样主持节目。①央视副台长孙玉胜也通过央视平台的观察得出结论:主持人可以通过选拔产生出来,但更应该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起来,新闻主播必须来自专业出色的新闻记者。②

众所周知,没有主持专业的美国,培养出了如克朗凯特、丹·拉瑟、华莱士、奥普拉等万众瞩目的电视新闻明星,这些电视明星无一例外都是熟练运用自己传播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素养进行采访报道的。大量与社会接触、积累所形成的经验,让他们具有独到观点,独特判断力,在播报中体现出丰富的底蕴和个性色彩,既有自己个人不同的播报风格,也因其专业性得到了观众的信赖。如果说在现代电视新闻中,观众对于新闻主播的评价标准会更多地放在主播本身涵养与节目的匹配性上,那么,主播的专业性就是观众信任的重要基础。

在央视这样的全国最高新闻传播平台中,具有专业背景的主持人更加让观众记忆犹新。如读外语专业毕业的水均益,就得益于其出色的外语水平在众多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在《高端访谈》中,他先后专访过上百位名人政要,脚步遍布全球,其中包括五次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访。英文素养让水均益思维更加开放,更加了解西方国家文化,更加接近被采访者的思想,加上其丰富的采访经验,流畅的表达能力,让他成为了央视对外高端访问中的首席记者。同样的例子来自于央视法制节目的主持人撒贝宁,他考取央视的时候就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所以在其擅长的法制领域发挥得如鱼得水,为其主持的法律节目增加了分量和权威性。

在香港凤凰电视台,更在整体上偏向于专业人士办台。总编辑、记者、主播、新闻评论员等,很多都是来自于不同专业的从业者,他们在政治、财经、外交等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和独到的判断力。如熟知财经的石齐平、学俄语出身的总编辑吕宁思、外交背景的主持人何亮亮、游学美国的阮次山等,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现出鲜明的特点。他们从其他专业转行电视新闻并不困难,反而因其这种专业背景显得有权威性并驾轻就熟。

目前,国内的电视新闻主播很少来自于专业背景,所以也少有显著特色风格,主持人结构性缺陷日益突出。一些只是凭借外形与声音条件的播音员在许多节目里被慢慢地边缘化,而那些有专业背景的编辑记者和其他社会人士开始进入播音主持岗位并受到欢迎。

二 、继续学习能力

专业背景的主持人受到市场欢迎,一方面,确实是对播音主持专业主持人的一种挑战;但另一方面,科班出身的主持人,无论从形象、音质、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具备非常优秀的条件,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适应新时代电视播出环境的要求,就需要保持自我增值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电视新闻节目,长时间现场直播是其优势,传播上注重即时性、时效性,这无疑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部分刚刚毕业走上岗位的新闻播音员,长期处于固定播音模式,有“提词器”依赖症。由于没有保持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学习,缺乏采访经验积累,也没有稿件写作过程的锻炼,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知识储备不足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离开了提词器里面预先写好的新闻稿,某些播音员会表现出逻辑不清晰,表达不流畅,甚至发生口误的状况。遇到需要主持人解释画面的时候哑口无言,或辞不达意,或结结巴巴,造成难堪和冷场,这都是缺乏历练和自我增值的播音员所面对的难题。要成为更全面的新闻主持人,还需要懂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保持全方位关注,要经常针对特定新闻事件展开研究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住事件本质,跟上时代节拍。

台湾的电视新闻节目竞争激烈,新闻同行在拼基本功的同时,也在拼自身的软实力。而这些软实力往往是“功夫在诗外”。

2013年的一次台东苏花公路大塌方,造成大陆游客团旅游大巴冲入海中。事发凌晨时分,当时中天电视台24小时备播值班的是女主播哈远仪,她被紧急召回台里,先是透过直播画面为观众第一时间呈现事故的救援过程,播报伤亡数字,与现场记者连线。整个长达两小时的直播过程都是突发画面,女主播不断由编辑提供的小纸条数据来为观众解说,并与专家分析救援方法,及事件为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等。在直播节目结束后,哈远仪又邀请专家录制一档苏花公路塌方事件的深度访谈节目,从更高层面去分析事件的走向。这一系列的播音主持工作,无论节目长度与强度都相当大,能够这样顺利驾驭下来,必定离不开主播的社会经验、日常积累、学习能力作为支撑。

像哈远仪这样的工作能力的新闻主播在台湾比比皆是,为了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类似常态式的高强度直播,他们非常注重继续学习,以此来为自己充电。每天播出前,台湾新闻主播们都看多种报刊杂志、专业类书籍,上网浏览各种与新闻内容相关的信息;不断关注着电视同行的播出动态、形式,对其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新闻主播除了播出,还保持采访习惯,甚至有部分还写专栏文章与读者分享自己的观点,如陈文茜就是这类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又保持不断学习的主持人,这种积累让她对社会事物和现象观察深入,见解更深刻,在处理突发情况时显得更为老练和得心应手。

实践证明,经过系统培训、继续学习和自我增值,再加上主持人的悟性及努力,依然可以像专业型主持人一样在专业领域获得成果。笔者主持广东电视台反映台湾地区社会生活的新闻节目《两岸视点》多年,刚入行时也是新手一名,连“蓝绿”阵营都分不清。但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自己边学边干,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台湾书籍、历史资料,关注电视、网络上台湾信息的习惯,务求把对宝岛的理解再深刻些,再全面些。同时又策划与台湾地区电视台的一系列合作,自己也数度到台湾采访、采风,全方位了解当地人文风情与台湾社会。经过数年积累,自己具备了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主要体现在节目播出时,会根据新闻事件形成自己独特的判断与观点,并传递给观众一种:我是专业的、权威的、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表达出来的是真实可信的感觉。

现在我们电视台并不缺乏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的新闻播音员,欠缺的是具备个性特点、拥有独立观点,能够应付高强度新闻直播而不乱方寸的新闻主播。所以,无论是优秀的传媒科班出身主持人,还是拥有专业背景的新闻主播,都应该保持继续学习、自我增值能力,才能在众多主持人的红海中突围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结论

在媒体多元化大潮中,电视新闻主播肩负着比以往更艰巨的任务。除了完成基本新闻播音工作,还要表现出比其他主持人更优秀的能力,才能获得受众认可,才能为自己主持之路拓展更广阔空间。而具备专业化知识,又懂得不断保持自我增值的新闻主播,才能适应这个充满变数与竞争的新时代。

注释:

①孙祖平.主持,不能成为一门专业

②孙玉胜.十年: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播电视新闻
第一次做小主播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我是小主播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