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铜牛信息新三板“跳板”
从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二级企业跃升为新三板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明星企业,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新三板实现了飞跃
文‖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新兴产业、引进外部力量、高管参股,是铜牛信息牛气冲天的原因。”市场对于该企业做出了如此的评价。铜牛信息总经理高鸿波认为,企业通过新三板上市,不仅摆脱了最初的困境,更实现了价值上的发现,在这一市场,作为国资背景的企业得到市场充分肯定。
铜牛信息原本是北京铜牛集团的信息中心,多次承担北京市科委的一些科技研发项目。为实现研发成果转化,2005年9月成立了北京铜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铜牛集团是北京纺织控股集团的二级公司,因此铜牛信息起步时主营业务是为纺织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然而由于行业的局限性和不景气,2007年,铜牛信息转型互联网业务,成为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运营商。2013年7月登陆新三板。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互联网数据中心,现在在北京市有三个数据中心。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东侧铜牛国际大厦和天坛南侧的金坛大厦分别建有1200平米和3600平米的数据中心机房,并运维三元桥国门大厦1000平米的数据中心机房。”铜牛信息总经理高鸿波介绍说。铜牛信息目前承担了北京市政府政务信息化的任务,主要负责数据中心运营,包括数据的存储、机房的运营维护等。此外,企业还含有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系统集成业务。
2005年成立之初,铜牛信息的注册资本仅为100万人民币,其中69.5%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值,因而实际上只有30余万现金,规模很小。直到2010年转型为数据中心运营商,随着企业效益逐渐好转,2010年6月,北京市国资委正式批复企业改制为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时值北京纺织集团的整体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传统的纺织行业在北京没有竞争力,铜牛信息作为北京纺织集团的三级企业,面临着各种调整重组的可能。因此,“去资本市场闯一闯”成为一致的想法。
2013年7月5日,铜牛信息登陆新三板。
实际上,融资和扩大市场影响力是当时铜牛信息新三板登陆的最大动机。
一方面,北京的纺织行业面临转型升级,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铜牛集团对于铜牛信息的资金支持非常困难,“不管是外部行业大环境,还是内部的发展需求,都逼迫我们去资本市场上找出路,去融资。”高鸿波表示。
新三板的推出令他们看到了生机。
“通过上市挂牌,能够令更多的企业知晓铜牛信息这一品牌,也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合作。”高鸿波表示。
“企业注册在中关村,新三板原来是中关村的一个股转平台,所以我们成为最早登陆的一批。”得益于地理优势,铜牛信息的上市得到了中关村管委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作为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为了顺利符合要求上市,亦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完善。
“原来我们是北京市国资委的三级企业,因为挂牌新三板我们提升至二级企业,这是北京市国资委对我们的极大支持。”高鸿波解释说,因为按照当时北京市国资监管规定,三级企业不允许对外投资。理由是三级企业投资后产生层级较多,并不利于国资监管。但对此承担辅助上市工作的券商提出质疑,企业既然挂牌新三板,在市场融资后却不能投资,那么上市的目的就难以令市场信服。因此,最终北京市国资委启动对铜牛信息的股权划转,北京纺织控股集团直接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铜牛信息从三级企业升为二级企业。
同时,在股权架构方面,铜牛信息推行了管理层持股方案。根据铜牛信息披露2014年年报显示,大股东北京纺织控股控股33.41%,铜牛集团持股23.86%;铜牛信息核心员工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北京高鸿投资管理中心持股14.7%,铜牛信息总经理高鸿波等4名高管,以及其余2名自然人合计持有公司21.69%的股权。
2014年铜牛信息成为首批参与做市的企业之一。“北京市国资委领导对我们参与做市非常支持”,高鸿波表示,在新三板企业必须首先要有流动性,如果没有流动性就不可能体现出价值,因此“虽然我们当时流动性不够,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先行先试。”今年铜牛信息股票被选为新三板的成份指数和做市指数样本股。
据其2014年年报,铜牛信息注册资本已增至2305万元。
新三板上市之后为铜牛信息带来了质的变化。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铜牛信息2014年营业收入约9170万元,增长47.68%,净利润1024万,同比增长57.1%。
“公司的经营业绩基本上维持50%左右增长,2014年我们每十股送一股,2015年我们每十股送四股,”高鸿波对企业登陆新三板后的表现非常满意,“在2014年10月,公司成功定向增发,融资5400余万元,用于建设铜牛信息天津空港云数据中心项目。”
铜牛信息表示,国资企业实际上对投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不同于民营企业,作为国企的铜牛信息被市场追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国资背景。“新三板企业如定增,一般机构都会与企业签署对赌协议,因为新三板市场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机构希望通过对赌保证自身利益。而我们作为国企,并不签对赌协议,机构仍然对我们非常信任。”
市场认为,铜牛信息因是国企,有着更标准的管理制度,企业经营稳定,业绩增长平稳,历史沿革上股权结构清晰,加上国企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均令市场对于铜牛信息非常信赖,“机构一般来看一两天就会决定是否投我们,甚至不做尽调,对我们充分信任。而且定增的几家机构全部承诺两年内不在新三板进行转让,对我们长期看好。”高鸿波认为铜牛信息的国资身份确实在新三板中占有优势。
事实上,铜牛信息自上新三板以来表现一直不俗,“股价从挂牌时的1元已成倍上升,通过资本市场拉动企业发展实现溢价”,企业上市的初衷达到。
高鸿波同时表示,依据新三板目前的发展态势,未来是否转板已经不再重要。“未来新三板如果推出竞价交易,不一定非要去转板,就像美国的纳斯达克那样。相信随着新三板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市场。”
铜牛信息挂牌后发展加速。
2014年11月,铜牛信息公告,公司为投资建设铜牛信息天津空港云数据中心项目,拟与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纺标(天津)科技检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其中铜牛信息为公司大股东。拟成立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铜牛信息出资153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0%。项目建成后铜牛信息的业务发展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