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中国模式”之诉求

2015-04-09 12:42董文明
社科纵横 2015年7期
关键词:物质利益中国模式人民出版社

董文明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 河南 商丘 476100)

一、何为利益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利益观以义利的伦理价值取代社会历史观中的利益范畴。古人大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人的伦理道德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头脚倒置,使人浮在“应当”的空中而无法与现实物质利益的地气相接。相反唯物主义利益观认为利益就是穿衣吃饭,人只有首先解决生存利益而后才有道德仁义。在西方对利益的诠释中一条路线是从经济学出发。如色诺芬最早在《经济论》中认为利益就是财富,财富是由农业创造的,农业生产就是利益。另一条则从心理学出发,认为利益就是满足某种欲望,它是由人的心理联想产生的。柏拉图就认为利益是满足爱钱和爱利的欲望。边沁认为利益是由联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一点得到了密尔的认可。

马克思、恩格斯在浩瀚的著作中并没给“利益”做明确的界定,但通过对文本分析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利益”是与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哲学范畴。谭培文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认为马克思对利益的理解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利益的一般意义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1](P98)另外“利益在虚幻的共同体中是颠倒的抽象的社会关系。”[2](P59-65)按照这一思路利益首先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满足人类吃、穿、住、用、行的物质生活资料。其次是一种社会关系,不过这种社会关系不像在真实共同体中那样把劳动当做目的,而仅把劳动作为获得交换价值的手段。

二、“中国模式”的利益根源

1.“中国模式”之物质利益

利益是个非常庞杂体系,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其中物质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是其派生物。因此,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412)物质生活就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就是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是人类的首要利益也是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之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视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而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4](P459)因此,物质利益并非思想意识,并不是政治国家决定物质利益,恰恰相反是物质利益决定政治国家,物质利益是与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客观存在。

“中国模式”从政治经济学维度看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模式的形成是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结果,同时它也为人们更多利益的获得提供了制度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究其原因就是“穷”,即人们的基本生存利益得不到满足。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379元,相当于168美元;同时代的亚洲四小龙中香港、新加坡在1978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1986年台湾超过3000美元、1987年韩国超过3000美元。[5](P5-8)建国30年后的中国人民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到底谁更优越?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决定着社会政治生活,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利益小岗人顶着风险把土地分给农户。这是改革的民间起点,是群众的伟大创举,更确切的说是物质利益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也扬起了“中国模式”的风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从1978到2008的30年间,GDP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达到3.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由第10位跃升至第3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1.8%提高至7%。[6](P5-12)2012年,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24565元,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是1978年的11.5倍;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7919元,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是1978年的11.8倍。[7](P14)2014年GDP总量为636463亿元(本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远远超出了1978年的3645亿元。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才推动了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调整,物质利益在这里“不是一般的抽象物质,而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条件”[8](P308-309),即与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客观实在。所以“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脚倒置。”[9](P250-251)

2.“中国模式”之社会发展

什么是社会,社会何以发展?在神学论者看来社会是由神安排好的固有模式,神的意志决定社会发展;在唯心论者看来社会是心理活动或绝对观念的产物,人的思想或客观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因;在自然论者看来社会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自然规律支配社会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0](P2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其中生产力是根本动力。在这我们不禁要问生产力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对自然的作用看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能力,从自然对人的作用看指人的劳动生产率。人之所以进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就在于在活动中能得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劳动中生产率越高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就越多,就越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这里物质生活资料就是利益(前文已阐述),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利益,并非神、思想意识或自然环境。利益不仅引起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且“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存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3](P412)为了适应一定的财产关系的变化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也会做出调整。因此,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是利益的产物,利益(关系)才是打开历史之谜的真正钥匙。

“中国模式”从社会发展维度回答的是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新中国通过革命的方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按照列宁“分成两半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已经成为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即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在中国已经形成,但还不具有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因此,如何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群众的利益需求应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此后不是把精力集中到生产力的发展上,而是注重了生产关系的建设。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不仅没能让人们过上殷实的生活,反而激化了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能不能依托先进的国家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调整经济制度,以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拷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经济“是今后主要的政治。离开这个主要内容,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11](P150)这一观点与列宁在谈俄国胜利后另一半任务时的理论相契合,他说:我们没有做到我们应该做到的主要事情,那就是表明无产阶级一定能恢复大生产和公共经济,使农民转到更高的经济制度上去。……我们要获得具有国际意义的后一半胜利,就要完成后一半任务——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12](P29-30)可见经济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与国家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有机结合才是正真的社会主义。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国家、集体、个人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只有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才能有效保障各方利益,只有加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才能减少不同主体间利益冲突,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巩固各方利益,只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实现人民的可持续利益。从根本上讲只有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利益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百年梦。

3.“中国模式”之以人为本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3](P524)人从事活动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是出于人类的“爱”,也不是施蒂纳提到的个人“善良意志”,更不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人类首要的活动就是为了生存利益而进行的满足自身吃、穿、住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而后才有理论、文学、哲学等利益需要。人不像动物那样被动的适应自然,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14](P67)因而,人的前提不是任何其它别的东西,他的前提就是自身活动,是不受任何意识支配的利益活动。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5](P2)任何社会发展模式如果不从人的利益出发,不能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的出路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使人的利益得到全面实现。从发展的视角看现在的“中国模式”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方式,它较之于以人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和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实现了更多的人类利益,人的自由个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还处于自由个性的生成、培育和构建阶段。如何更有效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需求,如何改革社会制度建立消除异化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当下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并不回避矛盾,因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4](P87)所以,只有不断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才能超越物化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关系,利益矛盾是社会矛盾的根源,它的最终解决是满足人的各种利益需求。“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实现民族、国家、人民利益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国家发展方式。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看,利益是“中国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正真原因。物质利益是“中国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模式”中最显著的成就。物质利益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推动上层建筑的完善,从而回答了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一言以蔽之,利益是理解“中国模式”的钥匙。

[1]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黄海洲.从国际市场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2).

[6]朱佳木.怎样观察当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

[7]吕庆喆.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M].李培林.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A].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物质利益中国模式人民出版社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抉择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物质利益理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