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质量风险的防治与人的三重性

2015-04-09 07:11:22程振亭
上海质量 2015年6期
关键词:客体主体世界

◆程振亭 / 文

试论质量风险的防治与人的三重性

◆程振亭 / 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质量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风险。从质量风险成因的解析研究中,作者提出了质量世界中人的三重性的观点。即在质量领域,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质量主体、质量客体和质量体的三重性。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探讨了构建强有力的质量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

质量主体;质量客体;质量工程;人的三重性;质量风险;防控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强力推动下,质量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数以万计的质量工程正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和奉献亿万种新的质量体,以适应和满足全球质量客体日益提高的生活、工作、劳动与经营的需求。但是,必须看到,当前在质量领域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风险。这种质量风险,在一些地区,某些行业,一部分质量体中,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正在无情地影响或威胁着相当一部分质量客体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为了维护质量世界的正常秩序和发展,对质量风险加以分析并进行有效的防治与管理,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质量风险就在身边

质量风险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在影响、干扰和威胁着我们。请看2014年新年伊始,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上的三篇报导。

一篇刊登在2014年元月3日《人民日报》上:

《让“白大褂”更干净 严惩葛兰素史克行贿》。2013年7月,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

另一篇刊登在2014年元月9日《人民日报》上:

《监察部通报5起危害食品安全罪责案例》。其中一起是——安徽省萧县大量制售病死猪肉失职渎职案……

第三篇刊登在2014年元月15日《人民法院报》上:

《质检所违规检测 出假报告被判赔》。江苏盐城质检所违反规定检测并出具虚假报告,致使当事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今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侵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盐城质检所承担连带责任,赔偿原告鑫缘集团经济损失762万余元……

质量风险成因浅析

质量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要对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理和管控,就必须对质量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

1)各种利益的驱使,特别是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是产生质量风险最重要的原因。《品质》杂志2014年第二期刊登的文章:

根据媒体报道,山东食药监局近日对沃尔玛济南店出售狐狸肉假冒驴肉事件进行通报,紧随其后的,食药监局就此事件约谈沃尔玛中国高层。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养殖量大减,驴肉供应稀少,价格不断攀升,造成了严重的市场供应吃紧。与此同时,养殖狐狸虽然皮毛是宝,但是狐狸肉的出路向来令养殖者头痛。……狐狸肉本身虽然异常便宜,市价甚至低至1元1斤却仍无人问津。反观市场上高企的驴肉价格:生驴肉价格早已突破20元,熟驴肉价格则高达40元。若以狐狸肉代替驴肉,其中间的利润差价之可观可以想见。

高暴利,成为此次“狐狸换驴肉”的关键所在。并由此将利益链条上的生产商、供应商,甚至零售终端均拉下水。

2)监管缺失、监管不严、监管失职、监管渎职,是产生质量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请看《中国青年报》2014年3月19日刊登的文章:“问题猪肉”是如何流向百姓餐桌的。

据调查,深圳市每年生猪屠宰量很大,但每条定点屠宰线上的检疫检验人员平均仅4人左右,与屠宰规程中每条屠宰线原则上需配备12名检疫人员的需求相距甚远。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检察官表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屠宰加工企业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屠宰加工企业未配备肉品检验人员,自检能力薄弱,忽视或怠于履行自检义务。……但是,有的检疫员收取屠宰场经营者好处费后,在试纸检测程序中,未严格履行全部取样检测的职责;有的甚至在送样品检验过程中,直接用已经准备好的合格猪尿样送检,以确保过关。

3)管理链条不完整,源头控制和终端环节较为薄弱,治理存在盲点和空白区,惩治力度不足。

4)诚信缺失,有法不依,有规不循,随意操作,违规制造。

2014年央视“3•15晚会”聚焦了过期食品原料、“大唐神器”恶意软件扣费窃取隐私、尼康“掉渣门”、现货白银“骗局”、代步车等六大类型案例。

“3•15晚会”“头炮”直击食品行业。杭州广琪贸易有限公司因涉嫌大量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被举报,央视记者通过应聘成为该仓库管理员,发现该公司采购的“烘焙王”精制低筋小麦粉,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19日,保质期为8个月,早已过期;“甘比康”多谷粒面包预拌粉,早在2013年7月15日已经过期;“皇冠高达”天然奶酪片,“卡夫康”欧风高级预拌粉已经过期一年多。

从质量风险成因,探讨人的三重性

上述四条质量风险成因,虽表现各异,却都发生在质量主体身上。那么,为什么质量主体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这就需要运用质量哲学的观点来进行探讨。

从质量哲学的观点来看,质量世界的基本组成是:质量体、质量主体、质量客体、质量工程和质量市场。

质量体是质量的依存体和载体,也是质量的表现体和支撑体。如:各种工业产品、各种农业产品、各种服务、各种信息等。人也是一种特殊的质量体。每一种质量体都因一定的质量而生存,并根据自身的质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质量的形体,也不存在没有形体的质量。质量体居于质量世界的中心地位,并把质量主体、质量客体、质量工程和质量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质量主体,就是开发设计、制造、奉献、服务(维修)质量体的实体。对质量世界来说,质量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质量体的质量,都深深打有质量主体的烙印。质量主体是为质量客体服务的。质量主体是质量体的创造体、奉献体、生产体。质量客体,就是接收、承担、检验、鉴定、评审、评价和使用质量体的实体。对质量世界来说,质量客体是质量主体存在的基础,是质量体的使用体和鉴定体,是质量世界的“上帝”。

1994年,论文《试论质量工程》提出:生活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质量主体与质量客体的二重性。质量工程对这种二重性的基本要求是,在作为质量客体接受并检验事物(质量体)的质量时,要牢牢记住并履行自己作为质量主体的质量责任。

2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人们尊重这种二重性,发挥二重性的作用时,就能有效地保证一个或多个质量工程的正常构筑和运行,就会源源不断地向质量客体提供优良的或合格的质量体,从而保证质量世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而当人们不尊重这种二重性,不发挥二重性的作用时,就会出现质量风险,使质量工程的正常构筑受到破坏,使质量世界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

因此,要避免、防止和解决质量风险的问题,有必要在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三重性的问题。即在质量世界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质量主体、质量客体和质量体的三重性。质量世界对这种三重性的基本要求是,人们在作为质量客体接受、使用、检验质量体及作为质量主体制造、奉献、服务质量体时,都要牢记并履行自己还是一个需要时时接受教育培训、时时接受监督管理、时时接受加工修饰的质量体。

人的三重性的核心是,以对作为质量体的人的教育监管和控制,来保证其作为质量主体完成使命和任务时不越规、不出线,进而保证其作为质量客体的权利的实现,从而维护质量世界的正常秩序,避免和防止质量风险的出现和发生。

在质量世界中,人们首先是一个质量客体,它是质量世界的“上帝”,它时刻在接受、利用和享用各种各样的质量体。若无质量客体,质量体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质量工程和质量市场就无法进行,质量世界就无法运行。同时,人们永远都是一个质量主体,都在一个或几个质量工程中工作,时刻向社会提供一种或多种适合质量客体需求的质量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质量主体会出现越规、出线、违纪、甚至犯法,造成某一方面、某一行业、某一地区的质量风险,干扰和破坏了质量工程和质量市场的正常运行,影响或严重影响了质量世界的正常秩序。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人的第三个属性,即质量体属性来完成。需要强调的是,人们永远都是一个质量体。作为质量体,时刻需要在一个或多个质量工程中接受教育培训,接受监督管理,接受加工修饰,以保证其是一个合格的或优秀的质量主体,永远不违规,不出线,不走调。

在质量世界中,人的三重性的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三者共为一体,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显然,质量世界中质量风险的真正成因,就是由于在人的三重性中忽略了质量体这一重要属性的缘故。

构建强有力的质量风险防控机制

质量世界中人的三重性的观点,是防控质量风险的基础。防控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的质量主体或质量主体群,防控的办法是将其作为质量体进行教育、管理和加工,防控的目的是防止质量风险的发生。这就需要围绕特定的质量主体或质量主体群,建立三个机制和两个重点工程。三个机制是风险预防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教育培训机制。两个质量工程是特定质量主体的管控工程和跨世纪的系统工程。

建立质量风险预防机制。防控结合,防重于控,在风险预防上下功夫。时刻注意萌芽、苗头和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敲警钟,早提醒,早纠正,早根除。

建立质量风险控制机制。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全过程、全体成员、全覆盖,都进入监督管理状态,没有空白,不留死角。监督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在管理控制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和惩罚。同时,对监管人员也必须实施监管,确保监督、控制、管理真正到位,不失职,不渎职。

建立质量风险教育培训机制。对全体质量主体坚持进行各种教育培训,使每个人都清楚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道德和纪律,准则和法律。通过培训增强每个人的免疫力,时刻给自己敲警钟,自律自查自省,不越规,不违纪,不出线,消灭质量风险滋生的土壤。

构筑特定质量主体的监控工程。特定质量主体,是质量主体群中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中间有的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主要负责人,有的是一个质量工程、一个质量市场的主要负责人,有的是特殊岗位上、特殊环节上、特别业务中握有某一方面权力的人。这些特定质量主体由于掌握着一定的或较大的权力,因此对质量工程有较大的影响。对这些特定质量主体进行全方位持续有效的监控,是预防质量风险的最重要内容。关键是,如何做到教育、监督、控制、管理和惩处真正有效到位,如何使特定质量主体在任何时候都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牢记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不愿违规,不敢违规,以确保质量世界的正常秩序。

构筑跨世纪的风险防治系统工程。质量世界中质量风险的防治,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既是一项急迫的当代工程,又是一项跨世纪工程,需要几代人或十几代人持续努力艰苦奋斗去完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首先要踏踏实实构筑当前的质量风险防治工程,把当前危及人类的质量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结束语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又看到两则报导,一则公布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报告称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质量堪忧。另一则公布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全国203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检测”,其中水质呈较差级的占43.9%,水质呈极差级的占15.7%,二者相加接近六成。地下水的质量更令人担心。

警钟阵阵,形势严峻。让我们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更加扎实地搞好教育培训,更加有力地构筑质量风险预防控制机制,把质量风险对世界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人类生活质量越来越美好。

(略)

猜你喜欢
客体主体世界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1:39:47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论著作权客体的演变
论著作权客体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