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海,王 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a,教务处b, 济南 250355)
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李军海a,王 琳b
(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a,教务处b, 济南 250355)
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有政策规定,也有实践探索,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创新教育包括课堂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短板和长板。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需要将三种模式予以协同,形成合力,但前提是要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确立为改革的基点,然后搭建创新平台,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拥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取得应有的成效。
大学生;创新教育;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在我国,教育有两个常态化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基本命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契合的。原因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创新,我们国家确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我们国家将立德树人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定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德”与“才”的合一。那么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否予以解决,如果能,又应当如何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和模式予以分析,并希望通过确立相关的改革基点和实施策略使大学生创新教育成为新常态。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规模化发展阶段,转向内涵式发展时期,内涵式发展是对教育质量持续优化的追求。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11年联合颁布《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可窥一斑。
近两年,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校每年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类信息的公开使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既可以认知,也可以比较。对高校来说,教育质量状况既关乎着他们的社会形象,也影响着他们的招生质量。这就使人们不得不质疑,如何保证高校向社会公布的这些信息具有真实性?即使是真实的,那么靠数据信息是否能够深入且全面地反映出教育质量呢?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看,这两类报告多采取数据化或形式化的表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到底如何,难以实现实质性的辨析。这是否是因为欠缺客观的评价标准所造成的呢?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应如何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又如何保证制定的标准是合理的呢?
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既模糊,又清晰的概念。“模糊”是因为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高校的专业也更加多元,难以制定统一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而且评价标准也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这就导致无论是针对所有大学生还是各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难以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清晰”是因为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明创造等知识产权方面和在各类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方面,这是可评价的;其实,大学生创新能力状况主要是在毕业之后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体现出来的,例如各类创新奖项和创新人才的评选与表彰,这也是可以量化评定的。
综合来说,大学生创新能力能否予以评价,如果能,又应当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可以暂且将分析的视角转归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上。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均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在2012年和2015年相继颁布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可见,大学生创新教育有政策依据,也有政策指导。当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有实践平台,高校在原有创新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例如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技能大赛、毕业设计等等。从教育层面看,大学生创新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范畴,如果将教育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如何使两个课堂形成合力,以此提升创新教育质量。
从两个课堂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现状看,各高校的实施状况参差不齐:有的硬件齐全,师资雄厚;有的只有空壳,配套残缺;有的初衷良好,但未能跟进;有的进展缓慢,难见效果;有的虽想普及,但学生参与度低。凡此种种,反映出大学生创新教育效果的掣肘在于培养和指导机制的不健全和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低度化。转归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评价指标,所以在尚未解决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开展创新能力的评价,无疑是颠倒因果,丢失根基。当然,笔者仅仅是将研究视角定位在在校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讨论上,因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既包括对在校大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对毕业生的评价。后者是一项社会问题,虽然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对象应当是毕业生,即毕业生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贡献状况。
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可以进行评价的,而且评价的结果是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质量的反映。人才培养是大学的职能之一,输送到社会的人才之所以能称其为人才必然是社会评价的结果。而毕业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在社会上接受再教育,同时辅之个人的努力,三项因素共同铸就了所谓的人才。相比而言,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际上反映了高校创新教育的状况和大学生自主创新问题,这就需要借助对不同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评析来继续反思大学生创新教育状况。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他们多是结合学校特点和所设专业性质来开展的。概括而言,有三种创新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科技竞赛模式、课题研究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公共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增长知识的必备场域,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微课等新的授课方式正在逐步兴起,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些新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只是载体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包括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引导,这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教学改革过程的关键点,例如案例教学法,被认为是“哈佛商学院成功的基础”[1],该教学方法已在我国高校普遍推广;再如研究性教学法,实现了“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2];还有的在医学教育中探索的“床边教学法”,贯彻了“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3]。
如前所述,教学有两个课堂,第一课堂正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向“教师与学生互动”转化;第二课堂则是“学生主导,教师指导”。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这两个课堂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这正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备要件。但问题在于如何根据专业的特点,探索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应当思考的是要实现两个课堂互补,具体的思路和措施如何设计,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科技竞赛模式
科技竞赛要求参赛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举办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今,各种类型和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利平台。国际级的有世界杯机器人大赛、iF概念设计学生奖等;国家级的有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省级的有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这些竞赛既有综合性的,也有学科性的,它们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正如研究科技竞赛的论者所指出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4]也如研究学科竞赛的论者所强调的,学科竞赛发挥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认为其具有“创新教育功能”[5]。
从科技竞赛的效果看,已经涌现出大批的创新型大学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对象不是某个或某部分学生,而应当是全体学生。换言之,科技竞赛模式的创新教育在选拔阶段或者是初赛阶段应当鼓励乃至创造条件激发所有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与行动。正是因为科技竞赛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所以高校对科技竞赛的组织管理体制、指导老师选配、奖惩措施制定等都应当着眼于大学生的全员参与,努力提高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模式
在我国,高校对自身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定位,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创新型大学,乃至应用型大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任何类型大学的共同目标之一。创新能力也是一种研究能力,在研究中创新和在创新中研究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思维。课题研究包括本科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和本科生自主从事课题研究两种情形。前者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后者则是学生为主导,教师仅指导。
课题研究模式的创新教育是国家或高校针对大学生设立的研究课题。在高校,广为推广的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也有的称为“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大学生研究计划”、“本科生研究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从国家层面看,教育部在2012年推出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开展研究的课题的级别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践中,国家级的课题往往是从校级课题中推选出来的,是对校级课题的升级。通过大学生课题研究的实践运行,高校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予以改进。其实,这种模式发展的瓶颈是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的问题,有的高校采取“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也就是加强学生科研的入门指导与研究的联系性和系统性[6];也有的高校探索构建项目管理质量体系[7]。在该种模式中进行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笔者认为,管理措施可以在参照教师的课题管理模式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从宣传发动、课题申报、审查立项、开题研究、中期检查、验收结题六个阶段实施节点控制,实现研究结果的最优化。
在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实践做法。但这是否回答了或解决了本文开头所引出的两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其既没有完全回答,也未完全解决,回答或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问题为大学生创新教育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那么时至今日,如何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沿着原有的思维继续前行,还是整合完善,亦或是另辟蹊径,这是大学生创新教育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就创新教育而言,现有的各种政策规定和各项实践举措还没有形成合力,所以可以采取整合完善的思路,首先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科技竞赛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三种创新教育模式并齐发展;然后对每种模式中的相关措施予以规范和整合,以此来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新体系;最后对这种新体系进行实践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当然,这仅仅是大学生创新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思路;其实,在进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之前我们都必须确立相应的基点,然后再制定改革的方案、思路、举措。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基点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既有个体性,也有整体性;既依赖于教育质量,也依附于个体素质。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理念,所以创新教育的立足点应当是大学生,教育的过程应当以大学生为主体和主导。那么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否有层级性?如果有,应当如何分级?目标是改革的方向,如何设计科学且合理的创新教育目标既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也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设定目标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个体之间在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创新能力尤为如此,所以创新教育的目标应当具有层级性,其可以分为一般目标、高级目标、终极目标。
一般目标是指大学生应当具有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8]。“创新能力是指个体或组织正确地审视并改善现状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行为主体运用知识和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有价值的新思维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意识、知识基础和技能。”[9]可见,创新能力的外延除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外,还包括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学阶段已经储备了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和拓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般目标的评价标准是“基本的”或是“基础性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具有一般性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0],这是一种能力上的界定,而不是物质性的检验。高级目标是指大学生应当有创新成果,并通过鉴定或认证。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源自创新教育的一般目标和高校健全的创新教育机制。国家、社会和高校为大学生搭建了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参与其中,即使参与了也并非都有创新成果,所以此标准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终极目标是指大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终极目标是以一般目标为基础,以高级目标为关键。当大学生将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延续到毕业后的工作中时,大学生创新能力将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大学生创新教育也将得到良性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目标三个层次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教育的改革基点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三方面属于个体素质范畴,需要以三种创新教育模式为依托,其中课堂教学模式是本体,科技竞赛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是两翼。当大学生创新教育能够在这个基点上完成使命的时候,必将助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策略
确立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基点,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观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可知,他们在采取普遍做法的同时,努力结合所设专业开展特色项目。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中医药类学生创新教育为例,既有全国性的竞赛,也有自主性的活动。前者包括“华佗杯”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皇甫谧杯”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后者包括“岐黄杯”中医知识竞赛、中医经典背诵大赛、针灸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登山采药及标本制作大赛等。除了这些竞赛或活动外,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实验教学,学校将中医“诊-疗-养-康”技术和中药“种-采-制-检”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之中,以此有助于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融合培育;学校设有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搭建了12个综合实验平台,通过建立二者的对接机制,使实验教学牵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课堂教学、科技竞赛、课题研究三种模式组成的创新教育体系,在中医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策略与姿态。
当然,各高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在思路和框架上也有相似之处,至于特色则往往是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所以大学生创新教育既要有通识性特点,更需要专业化形象。由于教育的生命力蕴藏于质量之中,所以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特别是将研究训练计划作为一种项目来实施的做法,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保障创新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由此,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策略应当是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以差异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路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
[2]刘广晓.课堂教育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州大学学报,2004,(4):84.
[3]张勇,黄一峰,钱峻.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床边教学模式思考[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3):52.
[4]杨钰,张文明.以科技竞赛为载体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30.
[5]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61.
[6]袁星,侯薇.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6):127.
[7]金晶,高小惠,徐薇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432.
[8]彭远威.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63.
[9]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
[10]王志强,刘晓宁,韩永.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71.
(责任编辑:王淑玉)
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LI Jun-hai,WANG Lin
( Dean’s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its regulations as well as policy,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bu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quality is different. In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includes classroom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research mode, each mode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as well 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ducation reform, three modes should be coordinated and formed together, but the premise is to chang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o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reform. And then powerful innovation platform should be est up so as to make innovation education have a clear goal and direction,alsp obtain due effects.
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2015-09-02
李军海(1979-),男,山东威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琳(1970-),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G641
A
1008-7605(2015)06-00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