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飞,崔丽娜
(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北京航空制造研究所, 北京100022;2.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需要产生的主体动因探赜
董晓飞1,崔丽娜2
(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北京航空制造研究所, 北京100022;2.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需要”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某种联系,它的本质即需要的内在规定性,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需要的产生不仅受到自然性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诸如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主体属性的制约。人的主体属性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需要产生的主观条件。通过对需要的内涵和需要产生的主体动因的探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理论,为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需要的本质;需要产生;需要理论;主体动因
“需要”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某种联系,它的本质即需要的内在规定性,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需要的产生不仅受到自然性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诸如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主体属性的制约。人的主体属性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需要产生的主观条件。通过对需要产生的主体动因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理论,为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需要的本质内涵是需要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会影响到需要产生、需要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关系着需要如何实现的重大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需要的本质内涵,对于推动需要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需要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需要”,国内不同的学者从各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界定。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的需要。他们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某种刺激,引起了自身所必需的事物在大脑中的某种内在反映。[1]在此意义上,人的需要是指人的某种愿望、欲念和渴望等等。[2]这种观点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外界自然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需要产生的影响,但是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从需要的客观性上来探讨人的“需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提出,由于人的需要是从客观实在中产生的,[3]需要反映了人在客观环境中获取某些有利条件的内在状态,因而,人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客观条件的某种依赖和需求。[4]这种观点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人的需要,对于深入了解需要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尽管社会客观条件是需要产生的直接来源,但是不能忽视人们对需要的认识和感觉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的意识总是倾向于能够满足自身人的需要的某种事物,[5]从而使人的需要成为一种有意识的目的性需要。
三是从有机体的角度看待“需要”。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有机体由于缺乏某种刺激,从而引起有机体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某种不平衡状态。[6]为了弥补这种所谓的不平衡性,有机体必须要展示出一种特殊的状态——摄取状态。[7]这是有机体为达到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积极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客观根据。[8]
“需要”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某种联系,它不仅体现了主体的某种内在的心理愿望,需要也表征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和自身活动的依赖性。[9]因而,要科学研究“需要”范畴,要把主体需要放在动态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予以考量,从而实现需要的主观性与客体性的有机统一。需要是指人们基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状况而产生,并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或期待状况的观念性把握。[10]为此,笔者认为,通过阐述“需要”范畴的概念,可为准确把握需要的产生规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需要的本质
需要的本质即需要的内在规定性,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需要的本质包括: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生产的内在动因、需要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三个方面。全面把握需要的本质,对于拓展需要理论的研究,满足和实现人的多样化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
1.需要是人的本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不仅是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而且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生活,首先要实现人的吃、喝、住、穿等其它一些东西。因此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是人们为了每日每刻必须要进行的历史性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1]换言之,人们为了摆脱外在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他们必定会通过某种劳动实践活动来对客体进行认识和改造,以此来实现自身的自然性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的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12]因而,在满足人们最为基本的自然性需要的基础上,他们会进一步主动认识自身和客观事物的发展状况,通过采取合理的劳动实践方式对客体进行改造,获取更丰富的生活资料,以此来满足自身多样化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最初动因,人们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不断满足自身的多样化需要,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2.需要是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阈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需要作为生产力的内在主体因素,它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起,共同推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动力,生产力在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人的需要的发展和满足。但是,由于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三个方面,而需要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因素,它在促进和刺激人的生产积极性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能力,并使劳动者主动追求并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例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也日益趋向多样化,在自身的自然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他们会不断改进生产工具,通过采取有效的实践方式,不断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人们产生对某种事物的内在渴求动机时,将会进一步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动因。[13]
可见,人的需要是生产的动力和源泉,“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14]因而,我们应当不断创造有利于满足人的多样化需要的条件,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3.需要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受动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是人们吃、喝、住、穿等自然性需要,还是享受快乐、追求自由的精神性需要,都必然要受到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是需要的受动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例如,人们都有无限满足自身欲望的本性,但是,人们在主观上的需要不是为所欲为、不受限制的,而是要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创造历史,而是要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客观条件下进行创造。[15]同时,由于受到家庭环境、职业差别等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和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他们的需要会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别。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主动性。人作为一种具有主体性意识的存在物,能够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状况,全面认识和掌握自身的某种需要,并使其转化为进行实践活动的动力。所以,实践的第一个要素和内在动力是人的需要。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16]人们正是在认识和追求多样化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展现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总之,人的需要从产生、发展和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与外在客观规律的影响,从而使人的需要表现为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一)认识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内在前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在进行观念把握中的某种反映形式。人们正是通过对客体的观念性把握,使自身真正区别于动物,并最终促进人的需要的产生。
首先,是否具有自主意识,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和人都具有某种意识,这是由生物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但是,动物的意识是被动的、盲目的。它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总是被动的对外在的自然界进行认识,并通过坐享其成的方式来获得大自然的某种恩赐。与之不同,人作为一种自为性的存在,常常要深入追问人和世界的存在方式,追问人之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等。而在这种追问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人类和自然界、人类和自我意识、人类和社会的新的关系,并对这种新的关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判断,然后会利用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外在的事物进行改造,最终实现自身的某种愿望和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7]
其次,人的认识促进自身需要的产生。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认识自我是哲学最高的目标。”[18]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正是通过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才能进一步进行各种评价活动和实践活动,以此来不断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于人的需要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主体在心理上对客体的渴求状态。因而,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多样化需要,必然要对主体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厘清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从而把主体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有意识的对客体进行改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认识是需要产生的内在精神基础。离开了人的认识,需要是不可能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主体意识和认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人们会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到自身的多样化需要,从而促进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可见,认识因素作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直接影响了需要的产生,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自身的需要进行评价和选择,最终促进需要的满足和实现。
(二)情感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动力
所谓情感,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所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某种体验。[19]情感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性特征,它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是促进人的需要不断产生的动力。
首先,情感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人的需要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内在的需求状态,这种状态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展现和增强。而人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对客体存在状况的主观诉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人的需要的内在特征。因而,情感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是人的缺失状态的内在表达,这种缺失状态体现了人们对客体的主观上的某种情感,若这种情感是好的方面,则会促使人们主动追求自身的某种需要,相反,若这种情感是负面的东西,他们则会克制并阻碍追求自己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原则,例如共同在土地上生活、结识等原因,人们的内感觉是可以相应的,痛苦、耻辱和爱慕对象都是可以被共同地感受到的”,[20]使人的情感和人的需要具有相通性。也就是说,当人们对某种客体产生了同情感,他就会顺其自然的对客体产生某种需要,并在这种情感的引导下,在促进人的个体需要满足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社会的整体需要。
其次,情感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动力。情感作为主体对客体在心理上的某种体验,表达了人们对客体的进行评价的某种态度。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生活环境和主体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客体的评价具有不稳定性。即是说,人们在评价客体时,既有正面的情感表达,也有负面的情感倾向。如果人们具有正面的情感倾向,他们就会对客体产生某种同情、仁慈等心理活动,“正是这种多同情他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了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21]这些正面情感诸如“人道和同情的原则如此深刻地进入我们所有感情中,并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可以使它们有能力激起最强烈的责难和赞许”[22],通过“引发于爱人之心”[23],并进一步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这种情感使我们不加思索地去援救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24],而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持久的快乐,提高自身的活动能力,最终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真实需要,促进了人的多样化需要的产生。相反,当一个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容易导致自制力下降、看问题偏激,从而造成对自身的需要认识和评价不到位,引起行动的瓦解和精神的疲惫,最终不利于自身需要的实现和满足。
再次,情感促使人的需要不断产生。休谟认为,理性只能提供给人关于事实或者关系的客观知识,但理性知识无法推动人去行动,真正“推动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推动人们去行动的动力之源,只能是情感”[25]。人的情感表达了人和客体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多方面意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主体自身心理因素的变化,人的情感会出现从弱到强,或者从强到弱的变化。情感的变化越大,人的需要受到情感控制的趋向就越大,因而情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个人需要能否不断产生和顺利实现。例如,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人们有时候受到政治环境、大气污染、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情感十分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特性也直接或间接促进人的需要的产生。然而,无论是当人的情感从弱到强变化,或者是从强到弱的变化,出于人们本能的考虑,“心灵的每一种对自己或他人有用的或令自己或他人愉快的品质都传达给旁观者一种快乐,引起他尊重,并被他冠以德行或价值的美名。”[26]因而,为了享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们都会努力摆脱和消除各种负面效应,努力创造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以此来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最终促进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和满足。
(三)意志是人的需要产生的保证
意志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来支配和调节行动,从而达到某种目的所产生的主观心理过程。[27]意志是人的一种特有的目的性活动,它不仅能够通过调节和激励人的心情和行动来促进需要的产生,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虚假需要来引导人们追求合理需要,最终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实现。
首先,意志是人的一种特有的主体性活动。人与动物的主要不同在于人有意志,有运用意志的特有认识活动。人们一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体验和认识;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客观环境和主体自身的发展变化,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自身的不同需要。虽然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会不断利用自身因素来适应它生活的环境,逐渐进化出了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身体部位,从而达到克服自然危机、实现自身生存需要的目的。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动物适应它生活的自然环境,那不是有自主意识的调节过程,而是“某种偶然的事情”[28],是一种偶然的机缘巧合。例如,动物在吃掉某种植物的时候,它们根本就不明白它们自己是在干什么,[29]而人类消灭某种植物,而是为了种植更加多样化植物,从而可以获得多倍的劳动成果,[30]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多样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31]
其次,意志通过调节和支配人的行动来促进需要的产生。根据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3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的需要不断从产生→发展→满足,再到需要产生的发展变化过程。而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发展和满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和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意志的调节来发挥和调动人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说,由于意志以“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33],因而,人可以通过自身的顽强意志来对主客体之间各种关系进行科学认识和合理评价,合理引导和调节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激励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人的某种需要,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再次,意志能够通过节制虚假需要来引导人们追求真实需要。在人的多样化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人追求各种需要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是为了炫耀自己,为了追求所谓的“符号”,这种所谓的“消费欲望已完全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34]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使人的需要成为一种所谓的人为制造的虚假需要。虚假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并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最终导致人性的毁灭。因而,人们应当充分发挥意志的支配作用,避免虚假需要的产生。一方面,意志具有坚定性特征。在尼采看来,哲学家所设定的禁欲主义理想是一种特定的禁欲主义,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哲学家获取最佳生存环境和最优创造力的最基本和最自然的条件。[35]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善良意志”的体现,那么,他们就会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来对客体进行选择和追求,以满足和实现自身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意志也具有克制性特征。即是说,当人们认识到自身所追求的需要不利于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时,他们就会“驱散想象,克制欲望,消除嗜好,把支配努力保持在它自身的力量范围之内”[36],以坚强的意志来克制和抛弃这种虚假需要,并使虚假需要向真实需要转化,为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构建健全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意志作为人的主体认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对于人的需要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顽强的意志是实现人的合理需要,建立崇高的道德情感,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内在保证。
(四)能力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关键
能力是人们能够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37]它作为人的主体要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需要的产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人的能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能力体现了人们能够做好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包括人的知识储备、评价能力、工作方法、决断能力等,这些因素对需要产生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人的能力具有自然性特征。即是说,人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具备了满足自身吃、喝等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例如,婴儿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吃母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天然本性;另一方面,能力又具有社会性。由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进一步满足自身的多样化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然性能力是社会性能力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人的需要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同时,人们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进一步提升和满足自身的多样化需要。因此,人的能力体现了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其次,人的能力不断促进自身需要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他们首先会努力实现自身吃、喝、住、穿等最基本的自然性需要,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前提。而为了要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必须要“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8]这说明,人们出于本能的需要,他们在对客体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某种劳动实践活动,来对客体进行改造,并把主体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客体的劳动过程,从而促进人的需要的产生。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起了关键的作用,是实现劳动对象化的关键。而人的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核心因素,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满足了需要,接着又产生了新的需要”。[39]正是如此不断循环反复,才把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推向一个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和谐的发展阶段。
总之,需要的主体性是需要产生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通过发挥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的合力作用,不断促进需要的产生、发展和满足,以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377.
[2]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00.
[3]赵科天.论需要层次的形成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1994,(2):13.
[4]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71.
[5]刘诗白,邹广严.新世纪企业家百科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2592.
[6]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1.
[7]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79.
[8]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20.
[9]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
[10]阮青,牟笛.当代中国社会需求观问题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6):5.
[11][12][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32-33,46.
[13]苑一博.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8.
[14][16]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11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18]【德】卡西尔.人论 [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
[19]张永谦.哲学知识全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735.
[20]J.Butler,FifteenSermons,Virginia,Reprinted by Lincoln—Rembrandt Publishing,p28.
[2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 [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
[22][26][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 [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2,148.
[2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20.
[24]【法国】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3.
[25]廖申白,刘须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学名著27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44.
[27]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356.
[28][29][30][31][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8,558,558,559,558.
[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
[34]【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35.
[35]【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M].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86.
[36]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M].何怀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35.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42.
[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39]【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 [M].何怀远等译,曲跃厚 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7.
(责任编辑:孙书平)
Analysis on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roduction of Needs
DONG Xaio-fei1,CUI li-na2
( 1.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y,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 Department of party work, Beijing 100022 China; 2.College of Marx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7 China )
"Need" sa, a link between man and object, its essence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need as well as a real distinction between man and animals.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needs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natural factor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re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other main attributes of the constraints. Subject attributes of man include understanding, emotion, will, ability, and so on, which constitut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need to produce.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need connotation and the need to produce the main reason not only helps us to deepen of the study on Need Theory,but also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eds.
Essence of Need;Production of Needs; Need Theory; Subject Agent
2015-08-12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11XZX001)阶段性成果;教育部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项目“转型期中国公共生活的道德缺失问题研究”(ZS14008)阶段性成果
董晓飞(1979-),男,河南宝丰人,政工师,博士,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价值哲学研究;崔丽娜(1977-),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哲学、文化观和历史观研究。
B025.5
A
1008-7605(2015)06-0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