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5-04-09 03:34
四川水泥 2015年7期

蔡 洁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一、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供热现状

目前,北方的供热状况是:大多数住宅都是集中供暖,按房屋面积收费,而不是按实际使用量收费。我们认为,节能建筑如果能配合分户计量,才可达到真正节能目的。白天上班时可以把温度调低,节能建筑能防止热量散失,晚上回来室内温度也不会太低,这时再把温度调高,能源就大大节约了。

(二)公众节能意识淡薄

在住宅市场化的今天,消费者买房时首先关心的只是房价和户型,而很少有人关心房子设计的是否节能,公众节能意识的淡薄不仅限制了节能技术的发展和节能房屋的推广, 也成为节能政策和节能技术推进的最大障碍。

(三)新建建筑中贯彻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太低

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 20.7亿 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尚不足竣工建筑面积的 5%。至今,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20亿m2,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

(四)不合理的外围护结构保温做法

近些年我国的外围护结构保温做法有多种。为了降低造价,一些建筑师选择了内保温、夹芯墙保温等保温做法,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将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裸露在外或部分裸露在外,整个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不同温度环境会带来不同的温度形变, 导致墙体多处发生裂缝,破坏建筑物主体结构,使建筑物处在永久不安定的状态。这样的节能建筑不仅不能为子孙造福,还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原本立足于节能的建筑成了垃圾建筑。

(五)不合理的建筑节能产品会和能源争资源

我国建筑保温隔热所采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板和聚氨酯,而每生产1t聚苯板或聚氨酯, 则需要消耗约2t的原油。现在每年有20亿m2的新建建筑,既有建筑面积为420 亿m2如果这些建筑均采用聚苯板进行保温,按8cm厚的聚苯板计算,新建建筑进行保温时每年将消耗400万 t的原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消耗8400万t原油。若采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所消耗的原油量也与此相近。

(六)高舒适度的舆论导向将加剧能源和物资消耗

舆论大量宣传的高舒适度和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但这样的室内环境需要通过消耗大量能源的机械设备来达到,因而会加剧物资和能源的消耗造成能源紧张。因此,在现有国情条件下,片面地追求高舒适度和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脱离了我国能源和物资供应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是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我们要提倡建设低能耗建筑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追求。同时,从健康角度讲,片面追求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是不利于人类健康的。

二、我国建筑节能改进的对策

1、加大建筑节能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强化以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全过程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监管。如可以将建筑节能情况作为工程评优的重要内容,未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参加优秀工程设计、鲁班奖等奖项的评选;对没有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要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处罚,甚至吊销其资质等。例如,唐山市实行了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制度,即工程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都必须按照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审查—建筑节能备案—建筑节能稽查—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这个程序进行,并到建筑节能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建设局的技术、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建筑节能办公室出具的证明,办理本部门的相关手续,齐抓共管,协调联动,从管理上保证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到位。此外还有兰州市采用的节能设计审查,墙体专项基金足额缴纳,现场检验节能质量验收等措施,效果也相当不错。此外,还应当鼓励建立专业化的建筑节能咨询企业,从事节能方案、节能设计,节能改造等技术服务;建立专业化的节能系统调试、测试企业;建立专业化的物业设备管理公司,从事公共建筑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设备系统的节能运行。通过以上这些企业的服务和监督,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监督管理水平。

2、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和法规

相关建筑节能法律和法规是进行建筑节能工作的法律保障和强大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行新建节能建筑的墙改基金返还、税收减免以及给建筑节能单位的财政补贴和贴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消费者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定建筑节能验收规范和进行承包商建筑节能资质认证等措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例如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18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所售商品住房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基本信息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

3、提高广大居民和相关部门的建筑节能意识

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能否缓解我国能源供求的紧张状况,而且还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并通过发动群众来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应建立相关从业人员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培训体系,对主管政府官员及建筑设计、审查、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等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进一步推进建筑节的发展。

4、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的建造和应用

现代人需要舒适的、健康的室内环境,因而必然有相当的能耗,现代建筑就是用适当的技术手段保证一定的舒适度的条件下,减少能耗,尤其是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必须采用能源的尽量采用生态能源系统如地热地冷资源、风能、太阳能等。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建筑在使用中的耗能上,节能环保建筑在设计建造之初,就系统全面的考虑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问题,选用节能材料、应用先进技术、设计上统筹考虑,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建筑通过节能材料的应用、先进技术的使用、合理设计的整合来实现。在这三者中合理设计整合的重要性大于先进技术使用,先进技术使用的重要性又大于单纯的节能材料应用。如果要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标准,需要较多的设计经验和技术支持。节能建筑设计包括五大方面:规划整体布局;小气候环境的研究;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体形设计、开窗比例、遮阳设计、外墙保温隔热等;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等

结语:

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参与才能使我国的建筑节能水平不断的进步,每个地区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即依据能源储量及需求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等,选择一种对当地而言最有效的节能办法来促进当地的建筑节能工作。

[1] 赵健, 王锋. 建筑节能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M ]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邢永杰. 北方地区建筑节能问题的几点思考[ J] . 中国能源, 2005( 2) .

[3] 王梦奎. 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6~2020)[ M ] .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