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吴佳玲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试探当代建筑美学的走向
张志强 吴佳玲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随着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各地城市建设趋势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人们对建筑美学也有了不同的诠释。本文就如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应如何应用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地标建筑;生态建筑;城市景观
绪论:当人们提及建筑的时候,大都认为是我们生活和使用的房屋。但那只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像建筑构筑物、建筑景观、城市规划等,都属于建筑。人类的生活与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中的美学包括了许多方面,建筑的美学性取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建筑的美与艺术、技术、心里、环境等因素都相关,是综合的美,有着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那什么是建筑美学呢,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的空间和实用功能是建筑区别于其它审美对象的重要特征。
早在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开始为自己寻找容身之所,来遮风避雨、躲避野兽的攻击,虽然那时原始人类所挖“穴居”、筑“巢居”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建筑,但是已经有了建筑的雏形。已经体现了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方面的作用。建筑美学的起源是随着原始茅屋的出现所产生的,因为茅屋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类真正对建筑美的探索,应该是从对建筑艺术的崇拜而开始的,比如说: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式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希腊庙宇建筑以及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等等。这些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以巨大的尺度来营造出令人生畏的气势,给人以神秘和崇拜的建筑美学的空间和实体。建筑美学由此起源。
现如今,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越来越向往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近二十来年世界建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建筑美学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相应的现代建筑技术的研究,人类对建筑高度的不断刷新,如今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想在建筑领域领先于世界,寻求不同的建筑美学的发展观。许多建筑师打破了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在建筑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争先建造最高的地标建筑。建筑师们将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特色的设计手法设计出独具匠心的现代主义建筑。从19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情只增不减。摩天大楼已经不是美国的“专利”。许多摩天大楼早已打破了40多年一直稳居世界第一高楼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381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挑战建造摩天大楼,并打破了许多西方摩天大楼的高度,如今摩天大楼建造的速度是越来越快,高度也是越来越高。不断刷新着建筑高度的纪录。在中国台北的101大厦以508米的高度鹤立于世界之巅之时,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迪拜塔直冲云霄以它828米的高度整整超出了台北101大厦320米的高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高的摩天大楼建立在大地之上。
随着世界各地和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应该承认,建造摩天大楼已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标志性”的象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和塑造国家形象角度来看,建造摩天大楼对建筑美学和建筑工程学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建造超高的摩天大楼来表示国家或地区的强大,在建筑方面产生了以获取文化主权和建筑美学效益的为目的的空间。建筑师们以为追求着这种具有“标志性”的超高建筑,却扭曲了建筑美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建筑很可能成为后人的笑柄。
从20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虽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上都带来的许多便利,但人类对城市盲目的建设和工厂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许多自然资源,比如:地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等,人们对这些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近二十年,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好坏大部分因素都是由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劣来决定的。所以在对建筑美学发展到今天,建筑师在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上的建造和探索引起了当代人类的重视。
如今,许多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融入了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比如,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生态建筑的范例,它是由著名建筑师杨经文设计,建筑采用了多种手段来利用自然能源,首先,本建筑设有一个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这样空中花园里的绿色植物可以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含氧分的工作环境空间。其次,每层办公空间都设有对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通过这种设施人们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建筑的自然通风。再有,建筑设计很巧妙,它有个核心筒是被房间所围合而成的。通过这样巧妙的围合方式,在建筑中可以创造出许多的交流空间,这样在建筑中就避免了黑暗空间的出现。另外,设计师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通过大面积的运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为在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自然的工作环境。设计师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很好的利用建筑本身的形态把建筑和自然进行融合,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创造出一个生态和可持续的建筑,体现了在如今建筑美学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对生态建筑的关注。
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最有效的方式。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城市美学或建筑美学新的发展道路,更是城市建设最理想的方法。
城市的建设就其本身的形式而言总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是一种去自然化的建构。无论在任何规划用地上建造城市都是对自然的侵犯,对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系统或多或少都有破坏。
如今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也归因于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广泛推广和运用。也就是说,在当代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空间景观的建设,在生态建筑成为城市建设设计的发展方向之后,建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已成为设计师所探索新的城市建设道路。
当今社会,城市景观空间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手法也推陈出新,让人目不暇接。不得不提的是棕榈岛的多维立体景观,利用填海的方式造岛,将一幅巨型的大地艺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再加上对岛的精心布局,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以海岛为主题的公园,梦幻的海景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令人惊奇不已。棕榈岛的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设计手法让人们体验到了什么才是卓越的城市景观空间。
所谓景观化的城市空间,是一种技术性的景观和自然化景观的相互融合的景观空间,而库哈斯对其定义为自然化则是比较片面的。城市景观空间不单单是与城市的生态维度或者是可持续发展维度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应该是作为生态理念的伴生物,而应是当今时代人们的泛审美化的必然的结果。
从建筑美学发展的近二十来年来看呈现出了多种形式,我认为,就建筑美学主要的发展方向来说,主要表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
建筑的形式美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美,它不仅够给人呈现一场视觉盛宴,也能给人以心灵安慰。建筑的艺术内涵则是其独特的内在美,能够激发人类对于现实生活的热情。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人的行为习惯还是审美标准也随之变化。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地因素,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上和功能上的纽带,使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新潮。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4
[2]王辉。建筑美学形与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8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4]陈春。中国建筑美学发展方向研究。能源与节能,2011(9)
[5]孙俊桥。初探建筑设计中形式美法则及其运用。世界家苑,2012(1)
G322
B
1007-6344(2015)07-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