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宇 刁 艳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展示空间及其采光方式
黄 宇 刁 艳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空间,作为展览建筑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常被论及。在此,本文尝试通过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展示空间并以之为切入点,系统地展开了其历史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对展示设计中所包含的空间问题进行了粗略地探讨。毫无疑问,人们喜爱自然的光线,传统的展示空间设计便着眼于利用自然光,然而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尝试通过对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在展览中的主要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当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分析它们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展示空间的含义;白色立方体的含义;发展中的遗址空间;改进空间;历史变迁进程;自然采光;人工照明
何谓展示空间?意即可以容纳和进行展示活动的场所空间。空间,作为展示设计中一个最原始,最基本的核心要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的关系,是展示设计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做好设计的前提条件。事实上,灵魂和情感是一个优秀的,感人的设计作品的标志,因此可以说展示空间的灵魂便是处理好空间。而展示照明设计作为一个重要实现条件和要求,在展示空间蓬勃发展不断深化的今天备受瞩目。在展示空间上有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把展品凸显出来,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要把展品的“原貌”呈现出来。展品维护也就顺理成章的聚焦了更多目光。
1、灵活的空间
最基本的实现途径便是赋予展示空间以灵活性和机动性,并加以利用和拓展。有一种陈列结构,是通过大的型活动的展板搭建起来的,计算机提前存入大量的模板,在实际的场地,计算机可以生成具体的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效果都很好。因为,这的确减少了人工成本,但是却不一定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一切都从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设计者只需去实调查一些展览馆的实际的陈列案例,记录并整理出若干“适用”的方案,就再清楚明了不过了。如果这样,便是“灵活无处不在”。人们需要的是展示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自动生成模板。
谈到空间的灵活性,就不得不提及巴黎国立近代美术馆——一个以追求灵活的展示空间为目标的划时代的建筑。创新地以固定墙壁围合的空间来取代可移动的展示板,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对空间的灵活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2、白色立方体的含义
“白色立方体”的含义是:参观者目之所及,包括四周墙壁、天花板、甚至不被注意的地板都是白色的,木线彻底消失,展示作品的空间甚至包括那些未装修的天花板。这在美术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那些摒弃任何多余的无意义的色彩和装饰的“白色立方体”已然成为美术展览馆的标志。现今,作为展览室的基础要素和原则,“白色立方体”已演变为一种特有形式。
自然采光是构筑白色立方体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进行展示设计的一大核心问题。然而,对于将自然光引入展览室内,依然存在众多反对声音。众所周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纬度是不同,接收自然光的强度差异巨大,这一环境因素对保存收藏品提出了不同要求。虽然这样,大家仍然想实现自然光鉴赏,因为人们认为自然光下我们才能还原设计者创作作品时实际的场景。
3、工作室的空间
另外,也有对“白色立方体”的批判。美术品如何能在纯净的白色空间中得到展现?艺术的创作一旦跳出了生活将走向何方?艺术来源于生活,必然要与生活中的美相结合,而不是被“囚禁”在展室中。因为这些人觉得,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普通民众、文艺创作者生活在那个空间,文艺创作者正是因为这种接触才产生了艺术灵感,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这时,展示空间,有可能存在于一种世俗的环境中,需要天时、地利。
4、发展中的遗址空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遗址空间也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独有的体系。这类展示空间的主题是再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模型布景是主要的实现手法,借此引导参观者产生联想和共鸣。另外,更加具体和真实的实物展示也愈发受到关注,成为一大趋势。在遗址上面搭建展示空间,虽然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难度大大增加,需要提前进行周密的策划,后期小心的施工,搭建起一些遮挡物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但是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讲,能够在遗址看到展览,是具有非常大的诱惑的。同时,这类遗址空间的展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带来的极高的回访率也是其它展示空间所不能比拟的。
在环境保护方面看,生态平衡的整体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对某些生物的繁殖、存在、数量和影响大自然的清洁程度,把这部分生态系统完完全全地展示,展示出了自然界、生物博物馆的走向。
5、改进空间
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体现,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的维护和再利用,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大难题。那些醒世的建筑作品被人们牢记,里面承载了很多人长时期的记忆和情感。建筑物一旦具有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特性,不仅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更是城市的历史名片,无异于在人们心中矗立起的方尖碑。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才更有魅力,而建筑物则是人们过往记忆的载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国内外有很多美术馆、展览馆都是由名人故居和古老宫殿改建而成的,北京故宫便是一例。此外为了不破坏原有建筑空间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景观,工程的主体大都都扩建到地下,并与历史建筑物直接取得联系。例如著名华裔建筑大师的经典之作——大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特托·现代和派美术馆(伦敦)也是由发电厂改建而成的,这些都让人们记忆犹新。
1、王宫形态
大英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欧洲,一些博物馆是由王宫和宫殿改建而成的,这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形式,而在日本,也在博物馆的设计上加入了宫殿的元素,这也是一种王宫形式的展现 。
2、中庭形态
京都近代美术馆
林原美术馆
这是相对于过去王宫建筑的中庭开闭形式,以寻求内外的连续感而开放的以中庭为中心的建筑形式。口字型的一边作为独立展览室,将房屋之间用回游形式连接起来。
3棟
、分 形态
路易斯安那州立现代美术馆
长野市立博物馆
展览室既保持独立又相互联系,使参观流线不至于混乱。让侧庭延伸到自然环境之中,深入到休闲的外部空间的建筑形式。
4、分棟回游形态
大阪佐野市乡土博物馆
这是从中庭发展而来的形态。其最大特点是,参观流线通过回游又重新回到起始位置。收藏品的进出搬运路线也易分开。
5、积层形态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美国惠特尼美术馆
蓬皮杜中心
为了满足城市型美术馆要求的密集的平面规划和复杂的功能结构,只有分楼层展示。大型电梯的安全性、地下防水工程的可靠性等技术的保证支持着这一形式。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就展示陈列品的根本目的而言,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是一样的。二者的权衡取舍的核心问题在于怎样能更好的保护和展示陈列品。关于自然采光对陈列品的老化影响,霍赫美术馆馆长曾这样说:“陈列品须得置于与创作它的场所相同的环境中去欣赏。倘若此画是在有光线进入的美工室绘制,便应该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来欣赏。”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者必须考虑世界各地环境条件的细微差异。自然光的品质受纬度的影响很大,若是以收藏艺术品的环境要求为优先条件出发,首先便是不能有自然光线的辐射。因此,要想坚持利用自然光进行展示的前提,就必须在如何引入自然光的问题上下功夫。
[1]日本建筑学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 日本. 丸善株式会社.2003
[2]王川. 现代装饰. 深圳. 深圳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2013
[3]赵奕. 当代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上海. 同济大学. 2006
G322
B
1007-6344(2015)07-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