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晓
(永城职业学院,476600)
齿轮失效的几种形式
李奕晓
(永城职业学院,476600)
齿轮的损伤和失效一般可分为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齿面塑性变形几种形式,本文分析了齿轮失效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措施。
齿轮失效 轮齿折断 齿面损伤
在机械传动的几种方式中,齿轮传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齿轮传动在机械设备中应用极为广泛。齿轮是一种容易出现故障的传动零件,在各种机械故障中,齿轮失效占有很大比重。机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产品的生产、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研究齿轮失效形成机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才能杜绝或减轻齿轮失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轮齿的损伤和失效,一般分为两种形式:轮齿折断和齿面损伤。轮齿折断有疲劳折断和过载折断两种形式;齿面损伤有点蚀、磨损、胶合和塑性变形。下面对各种失效形式进行分析。
一个或者多个齿的整体断裂或者局部断裂称为轮齿折断,它经常在齿根部位发生。
1、疲劳折断。在齿根处弯曲应力和齿根过渡圆角的应力集中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交变应力重复作用在轮齿上,疲劳裂纹会产生在齿根圆角拉抻侧,疲劳裂纹的加深最终会导致弯曲疲劳折断。轮齿产生疲劳折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材料本身的缺陷、齿根圆圆角半径小、齿根表面过于粗糙、热处理过程形成的微小裂纹、磨削烧伤、传动时的过量动载荷及其他有害残余应力。
2、过载折断。过载折断一般是短时意外的严重过载和冲击载荷形成的,这个突然的力超过了轮齿的极限应力。过大的动载荷、严重集中的载荷、失效的传动件、受损的轴承、进入啮合处的大体积坚硬物都会引起轮齿过载折断。为了提高轮齿的抗过载折断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通过使用正变位齿轮提升齿根部位的厚度;适当增大模数;改善材料性能;增大齿根圆角半径;消除齿根加工刀痕;采用强化处理对齿根进行喷丸、辗压等。除此以外,在计算强度时候,应让许用弯曲应力大于或者等于齿根弯曲应力。
1、齿面点蚀
在轮齿工作时,一种脉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力在轮齿的啮合处形成,这种接触应力会反复作用,将出现在轮齿表面的微小疲劳裂纹不断扩展加深。疲劳裂纹的扩展使轮齿齿面的金属脱落形成麻点形状的小坑,这种东西被称为齿面疲劳点蚀,简称点蚀。轮齿齿面产生点蚀后,轮齿齿廓被破坏,这会恶化传动性能,造成机器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增大。
一对齿轮在节线部位啮合时,由于这个时候啮合的齿比较少,齿间的表面接触应力很大;在节线附近啮合的齿轮齿面滑动速度比较小而且滑动方向发生变化,这造成齿面间不易形成油膜,增大了摩擦力。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点蚀容易发生在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其次再向其他地方扩展。
齿面强度小于350HBS的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经常发生齿面点蚀。在载荷小的时候,齿面会出现小麻点,这是由于工作初期轮齿表面接触不良造成局部应力过高引起的。但是经过一断时间的跑合后,接触状态又变好,趋于均匀,以上产生的麻点不再扩张甚至消失,这种点蚀成为早期点蚀。若在足够大的载荷作用下,则会造成点蚀不断扩展而演变成破坏性的点蚀。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带有振动和噪声,严重时候导致齿轮失效。
齿面强度大于350HBS的硬齿面接触强度高,高的强度可以抵抗点蚀。不过万一出现点蚀,由于齿面很硬造成点蚀不易跑和,而且材料的脆性大,点蚀坑的边缘不易改善接触状态而且继续碎裂成破坏性点蚀。
在开放式齿轮传动中,由于密封不好,轮齿会受到一些杂物的影响,例如灰砂、金属屑等。这造成了轮齿齿面磨损很快,迅速磨掉齿面表面和次表面上产生的很小的疲劳裂纹,不会造成点蚀。
预防轮齿的疲劳点蚀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①增大轮齿齿面的硬度;②减少轮齿齿面的粗糙度;③增大润滑油的粘度;④使用合适的变位系数。
为了防止齿面过早产生疲劳点蚀,在计算强度时候,应让许用接触应力大于齿面节线处的接触应力。
2、齿面磨损
在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轮接触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材料发生损耗,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磨损。
齿轮啮合过程中,起着磨料作用的外部颗粒,在工作齿间引起磨料磨损。磨料可以是齿轮和轴承等零件因损伤产生的颗粒、焊接飞溅物、氧化皮、锈蚀物、型砂和其他类似的金属物和非金属物。新齿轮装置跑合后没有清洗和润滑油污染会造成齿面磨损。
在磨料磨损的作用下,齿廓失去准确的渐开线形状,然后开始振动、冲击和噪声,最后轮齿磨薄到一定程度引起轮齿断裂,这是开式齿轮的齿面磨损形式。
提高轮齿耐磨料磨损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几下几种:①改善润滑和密封条件;②提高齿轮表面质量; ③在装配时保持清洁;④适当增加齿面硬度,并注意硬度要合理配对。
3、齿面胶合
轮齿严重的粘着磨损被称为胶合。胶合分为冷胶合和热胶合。
低速重载荷齿轮传动中会产生冷胶合。形成原因是局部齿面啮合处有过大的压力,油膜在低速下不易形成,轮齿接触面间的表面膜被刺破而发生粘着,冷粘着一般没有很大的摩擦热。
热胶合主要发生在高速度重载荷的齿轮传动中,润滑油在高速度、齿面高压力的联合作用下,极易被甩出,这将导致齿面油膜破裂,啮合处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局部温度快速升高,两齿面间接触点处的金属融化焊接在一起。
预防和缓解齿面胶合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①通过减小模数,降低齿高,来减小齿面的相对滑动速度;②减小齿面粗糙度;③通过采用变位和修形齿轮,提高接触精度;④增大齿面硬度。
4、齿面塑性变形
在一定条件下,例如轮齿材料硬度小、应力大,由于屈服的作用,轮齿材料会发生塑性流动,随后轮齿齿面发生塑性变形,这将导致齿面发生变化,失去正确的形状。
为了减轻和预防齿面塑性变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改进:①在一定的条件下,努力提高轮齿齿面的硬度;②合适的润滑油可以减轻轮齿齿面塑性变形,可以采用粘度较高、油性较好、添加减摩添加剂。
以上是齿轮失效的几种形式,一般情况下,齿轮会同时遇到多种失效形式,我们在考虑时,应该综合考虑,分析哪一种占主导作用,然后再校核其他失效形式。
[1] 廖初常,《PLC 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施利春,李伟,《变频器操作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志明,沈万慈,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彭文生,罗圣国,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 濮良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G322
B
1007-6344(2015)07-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