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整理/暖阳 编辑/长歌
采访嘉宾
杨秉辉,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医院院长近20年,多年来从事肝癌的临床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负责编写我国《肝癌筛查的技术方案》,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1985年因“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因“肝癌二级预防的评价”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12月凭借“医务人员在健康科普中的责任”项目获得上海市本年度唯一的“科普杰出人物奖”等多项奖励。
近十余年来,他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并热心医学科学普及与健康教育工作。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评议组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职。主编《肝胆肿瘤学》《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与进展》《内科治疗矛盾》《现代内科学进展》《全科医学概论》等专著,及《家庭保健百科》《战胜癌症》等科普著作计5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文章近千篇。
《科学生活》:如今的人们是越来越长寿了,但是,能健健康康生活的老年人并不多,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甚至有些老人还患有多种疾病,这无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您作为健康教育专家,请您谈谈我国人民现在总体的健康状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杨教授:健康是人生命质量的体现,生命有数量(即时间)的长短,生命也有质量的好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生命的质量就是健康。从生命数量上来说,现代人的寿命确实变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5岁,现在是76岁,上海人的平均寿命更长,达到84岁,在国际上是名列前茅的,比美国人的平均寿命还要高。现代人既想活得长又想活得健康。但是,我国民众的生命质量并不是很好,有一个统计,中国人的健康寿命是66岁,就是说大部分人在66岁以后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这个数字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并不是很好。当然这个“健康寿命”的数字也许不是那么权威,但是,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很多老年人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且有些老年人还会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病,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人的寿命的延长更多的应该归功于医学科技的发达。像心肌梗死这种疾病,以前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发作生存率只有10%;现在有了心脏支架,很多人都活下来了。我们经常听说,里弄里的老张放3根支架,老李放4根支架,依然活得很好,但是,人类自身生命的规律并没有打破,年纪大了就会患很多的病,特别是慢性病。
虽然,人会变老这个自然规律没法打破,但是,我们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活得更健康,特别是一些老年性的病推迟一点到来,或者虽然患病,不是很严重、进展也很慢。更不希望因为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呼吸道疾病等,这些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病、高发病。我国统计,这几类疾病占到中国居民死亡原因的85%,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好这些疾病,那么,死亡必将有所减少。
《科学生活》:俗话说,“上医治未病”,与治病付出的代价相比,预防疾病的发生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很多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预防或推迟疾病的发生。但目前,预防疾病的知识在老百姓中还没有很好地普及,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杨教授:上面提到的这几种疾病与人日常生活的行为、饮食、习惯、嗜好等密切相关。所以,我这些年来更多地把精力用于这方面的科普宣传。对于民众来说,其实他们也更关心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预防的知识在老百姓中的普及率也比较低。我们国家的医学教育过去分成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两个大的专业。比如,我读的是医疗系,就是给人看病的。我同学是卫生系,是管防病的,当然,那个时候的防病主要是打预防针、消灭蚊蝇、治理环境等,和现在所说的预防疾病还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总的来说,医生不管预防的事,只管治病,如高血压该吃什么药、糖尿病该打什么针,诸如此类的事情。所以,让医生讲如何预防疾病有时也会有些为难。
但是,这些慢性病的预防效果要远远大于治疗。因为一旦患上这些慢性病,就很难治愈,而且要终生吃药、终生治疗。无论是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冠心病等都是终身性疾病,所以,我们就要从生活上进行干预,来预防这些疾病。
《科学生活》:这里要祝贺您在2014年12月15日凭借“医务人员在健康科普中的责任”项目获得了上海市2014年度唯一的“科普杰出人物奖”。您写了近千篇的医学科普教育文章、进行了600多场健康讲座、连续5年参与“科普进校园”、深入社区常年免费进行健康宣讲,无论在医务岗位上、担任中山医院院长期间,还是退休后,您都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医学科普工作……那么,是什么动力支持着您一直从事医学科普的宣传工作呢?
杨教授:我很久以前就一直关心这个事情,也一直在从事着这件事情。之所以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着医学科普的事情,是因为我觉得做医学科普工作比一个个看病人,客观上效果更好些,一场科普讲座、一本科普书籍能够救的人或许远远超过一个医生在手术台上、在门诊室里救治的病人,能够帮到的人更多,所以也更有意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民众都懂得如何预防疾病,就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呢!
《科学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可以不用再节衣缩食,相反,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舌尖上的美味让人们欲罢不能。但随之而来的是不良饮食习惯使人们提早患上了很多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您觉得我国民众有哪些饮食上的误区?
杨教授:我觉得现在人们的许多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都有待改善,其中饮食的问题很大。我们中国人的饮食在过去比较贫困的时候,买油要用油票,卖肉用肉票,连吃饭也要粮票。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饮食上很开放,很多人缺少科学的饮食观念,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我们经常说“管住嘴”,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都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还是要求人们在饮食上要有所克制,不能随心所欲,一看见大鱼大肉就暴饮暴食。确实,大鱼大肉更能引起我们的食欲,确实是比青菜豆腐好吃,但要有个节制。因此,要给大家传播科学的饮食观念,让大家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当然也不是说一两次就好了,还是要不断地给老百姓讲这些健康的理念,所以,也需要媒体的共同参与。医生们要抢占这块阵地,如果医生们不说,老百姓没法从正规渠道获得健康的常识,那么,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视听、误导大众。
现在人的饮食,总的来说,还是油腻的东西吃得太多,应该尽量吃得清淡一些。如果自己有这个意识,就会慢慢去改变。这里面有个误区,很多民众以为不吃肥肉就是控制脂肪饮食了,而炒菜时却很舍得放油,这样炒出来的菜确实很好吃,其实这样也会造成脂肪摄入超标。据统计,我国民众日常使用的烹调用油超标一倍。以前卫生部出台的《膳食指南》中规定的烹调用油为每人每天30克,上海市民平均为61克,超标一倍多。
还有,盐也是大问题。现在的民众大都知道不要吃得太油腻,但对于要吃得淡,还是认识得不够。许多人认为“淡而无味”,称盐为“百味之王”,而且越是北方,人们吃得越咸,据调查北方人患高血压病的比南方多,北方的食管癌患者也比南方多,可见饮食和疾病密切相关。在我们中国,高血压这个病是相当普遍的,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只知道吃降压药,却不知道控盐,结果是吃了好多药但血压却总是控制不好。高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中风是中国第一号大病。在心、脑血管病方面,我国人和西方人还不大一样,西方人心脏病多,我们是脑中风多。这与我们中国患高血压的人多,而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关。高血压的控制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吃药不认真,有的人觉得,“我今天挺好嘛,头也不昏”,就擅自停药了;另一个是只知道吃药不知道限盐,所以,高血压总是控制不好。
还有个误区是,有的人说,“我40岁就知道有高血压,我今年都60岁了,也没吃药,不是也蛮好吗?”但是他就不知道,这20年下来,他的血管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为血管不断地受到高压的冲击,说不准哪一天脑血管破裂,就发生了中风。
《科学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需要做体力活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白领,每天对着电脑坐上一天,上下班开车、乘地铁,几乎没有运动的机会和时间,这让原本就营养过剩的人们更迅速地变胖。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原本老年人患的慢性病也找上了中年人,甚至年轻人,您是医生又是科普专家,请您给大家提些建议吧。
杨教授:现在中国人缺少运动也是一个普遍情况。特别是年轻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电脑、手机上,而忽视了身体的运动。我们说每天花30分钟锻炼身体是绝对需要的。营养又好、吃得又多、活动又少,直接导致了糖尿病的增多。问题的关键是,老年人的病常常是在中年时候种下祸根的,中年人的病是从青年的时候种下祸根的。所以,不管年龄大小,大家要有防病的意识。
很多中年人觉得无所谓,自己身体挺好的,没有糖尿病也没有高血压,孰不知,中年正是为以后老年时代的健康打基础的。如果中年时候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年纪大了,那些慢性病就会找上门来。糖尿病、高血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希望年轻的、中年的朋友们一定要抽出时间运动,尤其是人到中年,运动更是刻不客缓了。
中年人有两种情况需要当心。一种是,有些人的血压有时高、有时不高,医生也不好诊断为高血压,这种情况有个形象的称呼叫“白大衣高血压”,认为是因为到医院看到医生紧张,所以,血压就高了,回家量就不高了。其实这就是早期高血压的表现,如果这种早期高血压不加以改善的话,很可能就会发展成临床上的高血压。那么,怎么改善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运动,当然还要少吃盐,也许就不会发展成为高血压。并不是人老了就一定会发高血压,上了年纪以后是否发高血压和年轻时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一种是,有些人验出的血糖处于临界值的上限,医生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其实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干涉,以后就会发展成为糖尿病。怎么办呢?也是要靠运动,饮食上控制一些,也许就不会发展成糖尿病。对于中年人来说这些是最重要的。
《科学生活》:现在年轻人中患脂肪肝的人也很多,不过好在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疾病,人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甩掉肝脏中的脂肪?
杨教授:脂肪肝也是缺少运动、饮食过量造成的。好在一般的所谓单纯性脂肪肝不是一个很严重的病,但是,它提示你的生活方式有问题了:吃得多、动得少。努力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消除这种脂肪肝。
2013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国记协等大会主办方联合向职业人群发出“双鞋行动”倡议书,呼吁人们多备一双运动鞋,利用上下班时间多步行,少乘车,改变生活方式,走向健康。
《科学生活》:如今,“管住嘴、迈开腿”的理念在逐渐深入人心,大家也知道运动有利于健康,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许多朋友为了让自己坚持运动而参加了各种健身课,但往往都是半途而废,没有几个能坚持下来。您平常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您仍然坚持锻炼,您是如何坚持的,请您和我们的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心得体验。
杨教授:运动这件事情确实是要靠自己,需要点毅力,等到形成了运动的习惯以后,每天就会主动地运动。很多规律运动的人,哪天不让他们运动,他们还会感觉很不舒服。
我喜欢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游泳、跑步、走路。但是,游泳这项运动对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受气温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虽然我喜欢游泳,但也只是偶尔去游泳,主要的运动是跑步,但随着年纪的增大,也将跑步改为步行。我现在基本上每天走个半个多小时。
这里我要提一下,我说的步行不同于平常的散步,而是“健走”,要“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大家都知道,走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不是像逛大街那样地走,这样走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健走”要走到出汗,否则,达不到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走路并不算是最好的运动,仅仅靠走路,运动量可能还是太小了。年轻人宜选择稍剧烈一点的运动才好,跑步、羽毛球、乒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说,步行才是最好的运动。或者,对于没有运动基础和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以步行作为运动的开始也是可以的。
运动这件事情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现在的人越来越胖,上海体育局每年检测上海人的体质,发现上海人越来越胖。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