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王军
摘要:近年来,白城市坚持以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地域特色转化为竞争力,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白城市;农业现代化;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3.005
1主要做法
1.1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各地在农业生产上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增加高产高效的粮食作物面积。201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533.05万亩,同比增加0.3%。粮食作物1207.1万亩,同比增加0.5%。水稻、 玉米两大粮食作物面积分别达到716万亩和196.3万亩。农作物长势好于往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1.2加快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全市围绕水稻、绿豆、葵花、辣椒、蓖麻、燕麦、肉(奶)牛、肉羊、肉禽、野生鱼10个农业特色产业,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财政扶持等措施,扶优育强,拓展特色产业链条,强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25户,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 13.6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全市有益海嘉里、裕丰米业、吉林金塔、安大牧业等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5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11.1%。
1.3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改变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加强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各地以“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服务指导,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72.57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分别为4978户、198户、2526户,带动农户10余万户。
1.4不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使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抗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市农业发展后劲增强,有力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39万千瓦,同比增长5.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9%,比上一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2014年,共获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83亿元,利用补贴资金共购买农机具11030台(套);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积极推进“节水增粮”行动,完成玉米膜下滴管87万亩,新建排水井7070座,完成新打水源井3647眼,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
1.5提升品牌培育力度
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扩大市场建设规模,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全市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65个,年交易量150万吨,年交易额150亿元;加大“三品一标”的申报工作,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扶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全方位抢占市场,努力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对现有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名优特农产品进行筛选,确定品牌培育方向,对达到认证条件的产品,及时组织认证申报工作。目前,全市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种植面积发展到231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到128个,获省级以上著名商标31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9个。
1.6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
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制定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做到了明确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并与各县(市、区)农业局签订了农产品监管责任书。加强源头控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结合2014年白城市农药市场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重点加强农药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检查,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组织农药执法人员加大对全市农资市场特别是无公害生产基地附近的农资门市的整治。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经营,实现“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每年全市均出动执法人员千余人,检查企业近千个(次),整顿市场百余个(次),印发宣传资料几万份,立案查处百余次,建立经营档案,所有备案登记的经营业户都签订了保证书。
1.7着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抓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生物防治等五项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经常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做好指导和服务。开展农民“冬春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全市共培训基层干部和农民53万人(次),同比增加4.7万人(次);二是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继续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抓手,2014年,全市共落实89块高产示范田,包括玉米示范田46块,水稻示范田39块,高粱示范田2块,绿豆示范田2块;三是切实加强科学防灾减灾。科学制定和完善农作物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提高气候条件的跟踪分析能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动态,加强各种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科学抗灾减灾,努力将各类灾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下步打算
2.1要继续优化产业格局
大力发展“六型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点培育10个农业特色产业。以发展高端优质高效农产品为主攻方向,推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把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基地(园区)。结合城镇化建设,以白城市、4个县城和10个重点城镇郊区为重点,开发优势蔬菜产业带,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园建设,建立起经营层次高、功能健全的市场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集散地;沿嫩江、洮儿河流域建设无公害优质水稻品牌基地;沿洮儿河两岸红干椒种植基地;沿洮南、通榆西部沙岗地绿豆种基地;沿通榆兴隆山、洮南二龙、大安舍力盐碱地葵花种基地;沿通榆向海、洮南车力淡黑钙土蓖麻种植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
2.2要强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要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创造条件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深度开发具有白城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新、特、优”农产品;在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以及“专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提升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发展农业和带动农户的能力、水平。
2.3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要建立白城特色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要选择白城市主要优势农产品,逐步建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基地、企业、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农业综合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手段,完善制度,实行网格化无缝隙监管,在生产环节上把好质量安全关。
作者简介:王军,大专学历, 洮南市那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刘影,中专学历,洮南市那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