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中国人民银行曲靖市中心支行,云南 曲靖 655000)
2014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9.4 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同比下降9.1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310.19 亿元,增长6.2%,增速同比下降0.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39.44 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同比下降13.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99.77 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同比下降4.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8.81:50.89:30.30。
2014 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3.51 亿元,同比下降0.7%,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回落15.8 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增加值188.1 亿元,同比增长11.1%,重工业增加值225.41 亿元,同比下降8.5%。
分行业看,2014 年,十大支柱行业“六增四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9.24 亿元,同比增长11.6%;有色行业25.36 亿元,增长28.9%;食品加工及酒类制造行业14.93 元,增长2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2 亿元,增长29.4%;烟草制品业164.53 亿元,增长9.4%;电力行业30.32 亿元,增长8.6%;炼焦行业22.84 亿元,下降1.5%;化工行业14.79 亿元,下降0.7%;汽车制造业3.27 亿元,下降2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2.33 亿元,下降33%。
1.产业规模小,企业实力弱。2013 年曲靖全部工业增加值736.4亿,总量在西部52 个地级市排名第16 位,(2012 年排第9 位)人均增加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6827 元(全国17139),2014 年,云南省企业百强中,曲靖只有10 户入围,户均营业收入只有28 亿,而昆明有57 户,户均营业收入高达146 亿。
2.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而在重工业内部,又以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加工制造业明显不足,从轻工业来看烟草产业(152 亿)占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的85.6%,而纺织、食品、印刷等其他轻工业不到15%。规模以上企业重工与轻工之比为83.5:16.5。呈现出重工发展靠资源,轻工发展靠烟草的工业发展格局,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资源开发、电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步伐缓慢,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产业层次低。经济支柱产业的煤炭、炼焦、电力、冶金、化工等都是传统的重化工产业、资源原材料产业,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型企业75 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户,占规模以上企业534 户的4.49%。曲靖多数企业仍未形成集群发展、链条发展和优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链不长,产业关联度不高,企业相互依存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没有形成,带来了企业同质化,缺乏竞争力,经营成本高,吸纳就业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
1.支持产业转型与维护金融债权相矛盾。当前,曲靖经济运行处于异常艰难时期,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资金链出现问题,前期刺激政策下上马的基础设施项目也面临较大的后续资金压力,这些企业信贷风险很大,但又必须融入资金转型升级,平衡支持产业转型与维护金融债权关系的困难越来越大。
2.产业转型带来的风险可能向金融机构传递,金融风险防范难度加大。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将有一部分企业破产、停产、重组、兼并,这些企业还款能力将大打折扣,企业风险将向金融行业传递蔓延,金融风险防范难度加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在当前经济运行态势下,曲靖市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银行后续信贷资金难以进入,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会愈加突出;民间借贷风险。民间借贷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管,风险监测困难,发生风险时影响范围较广,往往会波及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发生后当事人一般都无力处置,影响较为恶劣。需要加强监测反馈,尽可能地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3.利率市场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叠加,维护金融稳定难度加大。2013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已经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初期金融资源争夺可能会提高银行的运营成本,给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地方性银行产生较大影响,为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高风险资产投资活动将会增加、银行业竞争压力倍增,信贷资金可能继续投入到那些靠银行信贷资金“死撑”的企业,推延了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周期,可能会发生风险事件、不正当竞争等,进而形成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难度加大。
SWOT 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这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其中,优势指研究对象在一定环境中的优越性、优点、特点和长处等;劣势指研究对象在一定环境中弱点、缺点和不足等;机会指研究对象在一定环境中有利的发展趋势走向;威胁指研究对象在一定环境中与同类的替代性,常常是在竞争者分析的基础上做出。
1.矿产资源优势。曲靖已发现矿产种类47 种,占全省发现矿种(142 种)的33%,占全国发现矿种(171 种)的27.5%。发现的主要矿种有煤、磷、硫铁、铅、锌、锗、钒、锑、铁、锰、天然气等。煤炭储量及开采居全省首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储量354.7 亿吨,潜在经济价值估算总额1.29 万亿元。
2.水资源优势。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6.28 万千瓦,可开发300.31 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截至2010年,曲靖水资源总量133.8 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6.1%,人均水资源量2279 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50%。曲靖水能开发利用率4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是制约曲靖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行政审批事项多、收费项目多和县域政府一些不恰当的竞争是制约曲靖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性障碍;金融生态不优、金融服务不灵活、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也成为制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使转型升级缺乏基础。
全市经济发展断崖式下滑。作为全省工业的重点布局区,曲靖产业曾因“三线”建设而兴,依托于煤炭资源发展了煤化、煤电、煤冶等产业,但单一的产业结构带来了结构重、规模小、耗能高、链条短、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发展方式粗放等突出问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使曲靖经济的脆弱性十分突出,发展大起大落、缺乏发展后劲。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耗能产业的严格控制,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曲靖以资源型、重工化、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2014 年4 月以来,煤矿停产整顿后,上下游产业连锁反应迅速加剧,给全市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中央政策支持,为金融介入提供了可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地方政府已出台产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措施,为金融介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4 年,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滇中产业聚集区马龙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和《云南省曲靖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初步设计,构成和完善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体系,明确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适应新常态,调整现有产业。在新常态下,曲靖的工业转型升级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为核心,以培育大产业、大企业为支撑,着力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促进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发展、聚合发展,推动曲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煤炭产业、新型煤化工、电力、冶金、烟草、装备制造、建材、服装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研发设计高端延伸来拓展产业链,不断增强产品附加值,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培育现代农业。着力实施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质提升、生产条件改善、市场开拓等“六大工程”,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分散农业向规模农业、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四个转变”,确保2020 年实现“三个翻番”,即:农林牧渔业综合产值达1000 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 万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两亿美元以上,较2013 年翻一番,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转型升级路。
4.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公信力,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农村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增强担保实力,扩大担保范围,积极尝试专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突破货款担保方式约束;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和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专利权抵押业务和知识产权、股权等权利质押业务,有针对性的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缩短贷款时间,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1.提前谋划好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在新常态下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履行好基层央行职责,提前谋划好“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2015 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提质增效为中心、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围绕片区扶贫开发,围绕一路一带战略,提前谋划,编制好金融“十三五”发展规划,当好参谋,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
2.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产业转型过程中金融发展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新进步新提高。要保持适度的融资增量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积极盘活存量,优化信贷结构,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三农”的金融服务力度,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建立滇中产业新区金融协调机制,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为项目引进来、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大民生金融的服务力度,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积极作为,适应新常态下产业转型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主动适应新常态,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微观主体活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围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等抓手,在自主创新、扩大开放等领域,加快推出一批兼顾当前利于长远的创新举措。改变过去固有的银行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针对新常态下金融需求的规模、形式的新变化,在期限、利率、担保方式和产品结构做出调整,以满足农户、小微企业、成长型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新区建设的需求。要着力解决新常态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等“本领恐慌”问题,增强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加强服务推动发展,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金融的发展。
4.引领新常态,探索金融支持工业向农业、服务业转型新路径。我市产业结构极不合理,新常态下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成为新趋势。创新贷款担保新路径。信贷创新要大踏步跟上新常态要求,在产品和业务模式上推陈出新。加大信贷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普惠大众的信贷产品体系,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新型贷款品种和服务,重点开展抵押担保制度、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开展林权、仓储、农户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滩涂、存栏畜禽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法,还可适时开办留守妇女、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贷款和受到各级表彰的劳模、先进人物、信用示范户等信誉担保贷款直通车,推出联合贷款、联保贷款、社团贷款、龙头企业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贷款、专业大户贷款等系列特色支农产品。同时,拓展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农民改进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