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菊 刘汉一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5)
1.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重新定位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地位,不仅仅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而是充分考虑多元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共同利益,通过权衡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使多元社会主体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体现出政府治理的公平、民主、法治和服务精神,保证多元社会主体之间更加和谐互动,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平等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了顺应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在依法治国的政策指导下也突出其治理方式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目标。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社会治理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正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和根本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重视。要使社会治理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帮助,就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价值方向来引领。这就需要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价值进行整合和选择。现阶段就是要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价值来为社会治理增添动力,提供价值导向和思想理论指导,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定向导航。因此,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彻到社会治理中去,社会治理就能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有效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从而保证社会的健康、稳定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文化氛围
社会治理的贯彻实行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其中文化环境是其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步离不开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一方面,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文化形式质量良莠不齐,挑战越来越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迫切需要一个核心的文化价值来稳定、推进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地推进宣传过程中在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核心”的思想穿透力使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文化趋向统一,使价值理念不断趋于达成共识,使整个社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在社会中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治理过程中要面对的诸如文化分歧、价值观迥异的问题,减轻了治理成本。
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建设,因此文化建设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方面,不管是思想道德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又或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价值导向。文化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要在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因此,中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干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握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应中国发展的时代趋势,使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树立起团结奋斗的思想认识基础,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3.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社会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方面诸如社会环境、社会主体以及经济发展都会对社会治理产生影响。首先,由于社会治理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一个评价标准和调节规范来进行准确评价。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当这一角色,它所倡导的民主、公正、法治理念是很好的评价标准。
其次,社会治理中的社会主体不仅需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共同实施治理,同时他们也是社会治理的对象。社会治理要想实现现代化,就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建立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主体进行制约,从而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的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各项内容是社会治理所要追求的理想状态,可以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不断调节改进,不断走向规范化。因此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不断改进完善各种道德规范,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在社会治理中体现社会主流价值,使社会主体行为更加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此外,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强国的复兴之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富强目标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指导社会治理树立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规范经济行为,为社会治理中的经济发展内容提供精神指导和物质支撑。
4.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软实力
社会治理现代化在运行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素质支撑和创新俱进的人文环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实施以及发展的主体是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社会成员,这些社会治理主体的素质直接影响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为增强社会主体素质的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的成长进步中形成的,树立了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对个人以后的进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对于实施国家治理的各级党政干部以及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主流价值取向,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软实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同社会治理现代化,用自觉的态度去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做贡献。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求社会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脚步,进而依托科技的力量,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断完善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风气,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软实力。
1.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有利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与学习,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培育与践行,需要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公正法治的检验方式,而这些都需要整个社会创造和拥有这样的资源。最根本和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社会治理的运行和完善中去创造。这就要求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以这些为基本标准,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外部因素。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对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治理的不断完善,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形式,从社会各个不同层次出发,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感受到满意,达到善治的目的,减少社会矛盾,从而创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人人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都拥有社会治理的权利,各主体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为社会治理出谋献策,从而实现人人参与,民主和谐不断加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
秩序是社会治理所要实现的最基本的价值,也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时代,社会治理不但要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同时还要规范网络上的行为。这就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在保障社会日常秩序和网络秩序的基础上,规范社会行为,优化网络环境,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就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除思想障碍
社会治理现代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中国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首要的就是要将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沿着正确的价值方向发展,在社会治理的具体行动中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社会中引领朝气蓬勃的社会风气,传播社会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是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也由于各种消极、对立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西方一些国家鼓吹的威胁论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受到严重干扰。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就可以发挥它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党政机关可以结合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坚决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治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的不良风气和行为,排除各种干扰,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践行。
3.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映证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建设要摆在突出位置,国家治理中的经济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这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是相同的。
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人人都是治理的主体,人人都有治理社会的权利,对于治理的意见建议有平等的权利,同时治理的收益也要归人人所有,惠及整个社会,这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治理注重效率,社会治理的效率价值可以归纳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社会效率是指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受保护,侵犯是否受到惩治,以及社会治理的功能是否有效的实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要求。治理注重的自由,不仅表现在治理主体的实施自由,还表现在各种观点行为存在和发表的自由。
在现下利益、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社会治理既要保障好社会共同利益,维护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又要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尊重差异,使其在宪法的保障下充分展现主体自由,满足自身个性化追求,从而激励各种方式、观点相互交流学习,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相符合。
治理还注重实现社会正义,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极力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氛围,形成正义的社会制度,建立公正的社会体系,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的权利,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交映。
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治理日趋重要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现,社会治理的不断进步会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使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友善。
以上表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现实映证的过程。社会治理现代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3.
[3]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
[4]胡宝荣,李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2).
[5]周东华.治理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孙力.社会治理需要核心价值的中轴[J].思想理论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