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安张晓可方云祥钟 明李 宁安树青*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2. 安庆师范学院淡水生态研究所, 安庆 246011; 3.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安庆 246011; 4.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合肥 230061)
警惕外来种绿太阳鱼在大别山区的扩散与繁殖
万 安1, 2, 3张晓可2 *方云祥4钟 明1李 宁1安树青1*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2. 安庆师范学院淡水生态研究所, 安庆 246011; 3.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安庆 246011; 4.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合肥 230061)
外来种入侵是仅次于生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大别山区淠河流域鱼类外来种分布状况, 于2015年4月进行了调查。全流域共设置36个样点, 每个样点采取1人电捕, 2人手持捞网跟随, 以之字形路线进行捕捞, 采样时间为 30min。渔获物经分析鉴定, 共有 2个样点各发现外来种绿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 1尾, 两个样点距离较近(样点 1: 东经 115°57′23.256″, 北纬 31°13′30.744″; 样点 2: 东经115°55′11.6112″, 北纬31°10′25.0644″), 并且样点2正位于漫水河蒙古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
绿太阳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棘臀鱼科(Centrarchidae)、太阳鱼属(Lepomis), 为底栖性鱼类, 成鱼多宿于缓速溪流的静水潭和回水区的草丛中。该物种原产北美, 由于体色鲜艳, 1999年作为观赏和游钓用鱼引入我国, 主要在广东、广西等地养殖。在入侵地, 绿太阳鱼常捕食其他鱼类, 从而严重威胁当地原生鱼类的生存。在大别山区, 该物种无原生近缘种, 因此基因侵入的可能性较小。然而, 2个采集地均与天堂寨国家5A级景区距离较近, 因此推测该鱼很可能是作为观赏或食用鱼引入景区并逃逸到周边水域的。此外, 尽管本次调查中并未大面积捕获绿太阳鱼, 但2个采集地位于2条互不连通的溪流中, 且在样点2附近村民表示近几年有少量捕获(俗称“花鲫”), 因此推测该物种很可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种群, 并且能够成功繁殖。
由于绿太阳鱼耐受极端条件的能力极强, 且本身颜色亮丽, 极易被人们捕获后养殖、传播, 其扩散可以不受水文、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因此该物种在整个大别山区大量繁殖的风险极高, 需尽快采取相关措施, 尽早对该外来种进行防控。
万安(1980—), 男, 汉族, 安徽岳西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鱼类生态学, E-mail: wananahnu@126.com;
张晓可, 男, 汉族, 博士, E-mail: zxksgsg@163.com; 安树青, 男, 汉族, 博士生导师, E-mail: anshq@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