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宏观异常收集的一点思考

2015-04-08 12:28张登科李惠玲
山西地震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网宏观部门

张登科,李惠玲

(1.山西大同市地震局,山西 大同 037008;2.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21;3.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太原 030025)

0 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续的科考工作表明,惨痛教训之一就是:地震宏观异常不能及时汇总到有关人员手中,震前多分散在各地个人手中,难以形成可作为预测依据的异常群体[1]。因此,如何创新宏观异常管理模式,做到有效收集、及时上报震前的大规模宏观异常,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1 现行地震宏观异常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国不断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新建扩建一大批群测骨干观测点和宏观测报点,“三网一员”工作队伍体系已基本形成。宏观观测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对“三网一员”认识不足,对宏观工作重视不够,观测员岗位津贴发放不到位;个别县、区机构不健全,无专人负责辖区的管理工作;机构健全的县、区也存在软硬件投入不到位、对宏观点运行的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震前宏观异常的有效收集。

宏观异常上报的程序一般是逐级上报,即由村(居委会或社区)开始,经乡镇(街道办事处)、县、市(区)到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地震部门,电话上报的同时一般还要求以固定格式的文件上报,如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等。现有上报模式存在异常上报速度较慢、地区间交流程度差、地震预报决策部门无法宏观把握等弊端。

2 提高大震前宏观异常发现率与上报率的建议

2.1 充分调动“三网一员”工作积极性

首先,管理部门要强化保障,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费渠道,以调动“三网一员”工作积极性;其次,各级地震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地震宏观异常收集、分析与研究队伍,既要抓好宏观异常收集与上报工作,也要做好宏观异常的属性判定工作。可定期到县乡与“三网一员”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多了解观测情况,帮助解决一些观测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震区在每一次地震前后,组织“三网一员”人员参与到宏观异常调查工作中,交流学习经验,使其真正认识地震工作,关心地震工作,认识到震前宏观异常的重要性;另外,制订必要的奖励机制,对于在震前发现并及时上报宏观异常的单位或个人,政府部门要视情节予以表彰或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2.2 收集方式要改变思路

在宏观异常收集方式上需要改变思路,要“快、准”为先,“析、判”在后。先快速准确收集宏观异常数量及分布范围,然后再对异常的属性进行分析判定。多次震例表明,大规模的宏观异常往往出现在强震临震前几小时,若把逐级的异常核实放在第一位,无疑会延误对异常数量与分布汇总的最佳时间,影响上报进度。

2.3 强化地震科普知识的普及

公众对宏观异常的认知与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密不可分,加强公众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是宏观异常收集的基础。为此,地震部门要抓住各种宣传时机,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与手段,不断探索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模式,让地震科普知识真正深入到社区、村镇,特别是每一所学校,增加宏观异常收集的群众基础。

2.4 疏通宏观异常工作各个环节

一个地震前兆宏观异常最终能否被“采用”,涉及多个工作环节与因素,主要有:异常能否被立即发现,发现者是否有及时上报的意识和行动,接收部门如何处置,核实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等,既涉及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是否规范,也涉及异常发现人及地震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业务素质,每一个环节和因素都会对异常的正确判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地震部门特别是多震区的地震部门应定期对本区域宏观观测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宏观点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定期对宏观异常上报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做到行之有效。定期开展针对宏观异常收集与上报工作流程方面的省、市、县三级联动模拟演练,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畅通。

2.5 充分应用新科技,拓宽宏观异常报送渠道

提高宏观异常效能的重点就是要解决突发大规模宏观异常的发现问题、上报问题,特别是上报的速度问题,以及整个工作体系的效率问题,在短短几小时之内,地震部门如何全面掌握宏观异常的种类与规模、空间展布、时空迁移特征,需要认真考虑。随着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手机APP、微信等一系列信息交流平台迅速发展,若能将这些优势资源合理地运用到地震宏观异常的收集上报中,存在的问题可得到适当的解决。

2.5.1 开通宏观异常上报“网络直通车”

开通宏观异常上报“网络直通车”,建设全国统一的网站,将“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置于显著位置,“三网一员”在网上填报几个异常关键要素,确认后即可在网上提交,公众也可通过一定入口及时填报发现的宏观异常,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快速获取与处理上报数据,如此,形成一套具有时空分布的动态系统,地震预测预报部门可直接看到整个数据实时动态变化情况,将会节约大量的时间。

2.5.2 开发报送宏观异常的手机APP

开发方便报送宏观异常的手机APP、服务器端的程序和数据库,实现服务器端的智能分类与汇总,通过App客户端可便捷地查询与填报宏观异常,实现宏观异常报送的网络化与智能化。

2.5.3 利用微信建立工作系统微信圈

微信是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于一体的多模态软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三网一员”微信圈,可弥补固定电话收集资料的众多缺陷,它的便捷性、准确性等特点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通过微信圈,地震部门与“三网一员”随时随地交流,适时发布一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供“三网一员”阅读,既可提高其业务素质,又减少了培训成本。“三网一员”也可随时在微信圈内发布当前宏观观测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便于地震部门随时掌握情况并做好服务,必将会极大提高宏观异常的发现率与上报率。

2.6 增加12322平台使用频率,扩大其使用权限

地震专用12322平台的建立,为“三网一员”、公众、地震部门了解震情、灾情提供条件,但从目前使用情况看,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可考虑进一步优化12322平台的功能,各市、县地震局通过该平台定期(如每周)向本地“三网一员”发送一些宏观异常科普知识短信,既提高观测员对宏观异常的认知,也提醒其随时注意观测身边的各类宏观异常。目前,使用权限方面,多限于各市、县地震局及“三网一员”,公众的参与度较低,可考虑进一步扩大12322平台使用范围,让公众熟知这一平台,并参与进来,扩大宏观异常收集的覆盖范围,以提高宏观异常的发现率与上报率。

3 结语

宏观异常的客观存在,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可能的地震前兆信号,是强震预测预报方法的有益补充,提高宏观异常的发现率与上报率是发挥其在强震预测预报中作用的关键环节。要不断改变思路,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我国地震宏观异常分析与研究工作,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

[1]车用太,鱼金子,刘成龙.地震宏观异常与临震预测成功的希望[C].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138.

猜你喜欢
三网宏观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宏观与政策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宏观
宏观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