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视角看巴黎气候变化谈判

2015-04-08 04:56:31滕飞
世界环境 2015年6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巴黎谈判

■文/滕飞

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即将来临,近百名国家元首将齐聚巴黎揭开气候谈判的序幕,众所瞩目的巴黎气候协议将以怎样的方式达成,又将如何引领未来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将是巴黎这个世界时尚之都岁末最为热议的话题。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公共品困境问题。虽然温室气体的排放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但产生的温室效应却是代际和全球性的,而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又往往由减排国自行承担,因此必然产生环境经济学中著名的公共地悲剧问题。最近公布的UNEP排放差距报告和UNFCCC的INDC评估报告均指出,目前各国提交的INDCs仅能将全球温升控制住3度水平,尚难以实现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度之内的全球目标。很多人寄望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可以为全球实现两度目标提供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但不幸的是,正如基本的环境经济学教科书指出的,指望一次谈判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最大的公共品困境问题是不现实的。然而人们也不必对巴黎气候变化谈判悲观失望,谈判是一个联合决策的过程,针对合作行动的博弈论研究为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内容。我们不妨从博弈的视角观察一下巴黎气候变化谈判。

参与优先还是力度优先?

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国际气候制度的模式选择:究竟应当是将2度目标及对应碳预算分解到各国头上的“自上而下”模式,还是基于各国自主行动的“自下而上”模式。而模式选择的核心问题是在联合决策时究竟是优先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还是优先保证参与国减排承诺的力度。博弈分析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将参与放在首位,而将力度放在其次。参与优先的主要原因是更广泛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强气候协议的有效性,而且可以通过更广的覆盖范围降低减排的成本。巴黎协议将建立在各国提交的国内自主决定贡献(INDCs)基础之上,基于各国自主承诺构建自下而上的国际气候制度。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60个国家递交了INDCs,递交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了全球排放的90%,从参与的角度看巴黎协议的自下而上制度设计是成功的。加强参与的其他方法还包括在气候变化与其他问题之间建立连接以吸引参与,以及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来加强参与等。在华沙会议提出INDCs之后,各国对于INDCs是否包含适应、资金及技术转让等其他贡献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发达国家认为INDCs应仅包含减排贡献,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INDCs应全面包含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等内容。从目前提交的各国INDCs来看,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INDCs中包括了需要提供的支持信息。INDCs涵盖的内容范围扩大有效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为巴黎气候变化谈判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推动,近年来通过气候变化谈判建立了绿色气候基金(GCF)等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扩大参与。迄今为止,巴黎协议在扩大各国参与上是成功的。

一锤定音还是渐进提高?

虽然巴黎协议在扩大参与上是成功的,但正如UNEP和UNFCCC的分析报告所指出的,目前各国减排承诺距离两度目标尚有差距。这一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减排行动作为一个全球公共品,在没有有效的联合决策之前必然是供应不足的,也就是说在各国没有充分的互信和合作的情况下,必然出于担心对方“搭便车”的考虑而不愿意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因此气候变化谈判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必然通过一个重复谈判的过程来逐步增强各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通过渐进提高的方式逐渐解决力度的问题。

博弈论的分析也为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互信提供了洞见。博弈论的分析表明即便各方在一次博弈中可能是互不信任的,但通过重复博弈的方式却可以提高互信,并渐进的推动彼此之间的合作。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谈判中大部分缔约方采用了“条件承诺”的方式,即规定了本国减排承诺生效的条件。例如欧盟及澳大利亚等国就提出了在其他国家采取同样减排努力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国的减排力度,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将本国的减排承诺建立在发达国家提供有效支持的条件之上。这些条件承诺的背后凸显的是各国之间脆弱的互信,因此采用了“条件承诺”的方式保护自己不被“搭便车”。而从目前巴黎协议中各国提出的INDCs来看,越来越多国家的减排承诺并没有附加条件,这说明自哥本哈根以来各国的互信有所增强,为气候变化谈判注入了“正能量”,因而也激励了各国提出更有力的减排目标。但是也要看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将本国的减排承诺建立在能否得到支持的基础上,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迄今为止并未切实落实哥本哈根提出的2020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在气候融资问题上造成了严重的南北对立。为缓解这一紧张局面,在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这一举措为加强各国互信,确保巴黎协议的胜利达成创造了良好的谈判氛围,发挥了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领导力。在力度问题上,各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渐进提高在加强互信与合作上的重要性,2015年11月发布的《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就建立五年期全面盘点机制达成了一致,这一机制如能在巴黎协议中纳入将会成为未来气候协议中最为重要的机制。同时双方也同意,盘点的结果将为缔约方以国家自主决定的方式定期加强行动提供信息,这一共识再次确认了未来加强行动的主动权在缔约方本身,这也是出于扩大缔约方参与的考虑。

改变激励结构

促使各方做出有效决策的前提是提供正确的激励,错误的决策背后往往是错误的激励。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促进各国合作的另一条重要因素是改变激励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往往被认为是有损于经济增长的,因而各国政府也因为其减排成本而不采取有力的行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以推动创新、提高经济增长并带来诸如可持续发展、增强能源安全、改善公共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广泛效益。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将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2014年全球经济与气候委员会的《新气候经济》项目更是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的结论,将应对气候变化与更好的经济增长前景连接起来。清华大学开展的《中国与新气候经济》报告也指出,我国提出的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与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全面提高环境质量的目标是一致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自身利益。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改变气候变化谈判的内在激励机构,推动各国在实现各自优先发展目标的同时更为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谈判中G77、伞形集团、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各集团林立,利益交织错综复杂,而各集团则都对中美欧等大国的动向异常关注。

大国的领导力及声誉

声誉和领导力在促进各国合作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一个博弈中领导者可以通过率先展示合作的意愿来影响其他参与者,而其他参与者会受到领导者行动的影响更倾向于合作。气候变化谈判中G77、伞形集团、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各集团林立,利益交织错综复杂,而各集团则都对中美欧等大国的动向异常关注。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中国以领导者的姿态与美国、法国、欧盟、巴西及印度等国家发布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些联合声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锁定了各方对气候变化谈判关键问题的共识,也不仅仅在于为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这一政治意愿向各国传达了明确而清晰的信号,中国将与其他国家一起以有力的行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而这一信号对于凝聚共识合作应对至关重要。例如在中国递交INDCs后,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向联合国递交了INDCs。而在中美中法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国际媒体的反映空前热烈,与哥本哈根前后集体抹黑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巴黎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角色的转换,意味着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从跟随者向领导者的身份转变。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与定位

从博弈的视角看,巴黎协议将是一个基于各国自主承诺的自下而上机制,并在五年定期盘点机制下渐进提高各国的承诺。这一制度设计以参与优先为主要考虑,并通过渐进提高、激励连接及建立合作声誉等方式逐步加强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互信,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构建确立了良好的基础。巴黎气候协议将重构全球气候治理,而这一改变也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首先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滞后,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为中国参与甚至主导这一进程提供了可能;此外,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世界第一,虽然减排压力很大但在气候变化治理问题上也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有决定国际制度演变的能力;第三,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气候问题,而是涉及发展、经贸以及金融等多方位的综合问题,为中国以气候变化问题为突破口重塑与我国有利的全球治理体系创造了条件。因此中国应当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参与和主导未来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建立,并以气候变化国际治理体系为杠杆推动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一系列国际治理体系的变革。而为了推动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领域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向外输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增长的理念及实践,同时进一步将我国国内治理的战略、政策、措施、技术转变并固化为国际治理体系的一部分,进而确立我国在未来国际治理中的主导位置。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巴黎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环球时报(2022-03-30)2022-03-30 19:14:11
巴黎之爱
环球时报(2022-02-23)2022-02-23 17:06:35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巴黎私厨》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4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2
巴黎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9:18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太阳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